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面对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激荡和冲突,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上的许多冲突是由不同的文明所造成的,强势文化必然战胜弱势文化。中国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论,倡导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正确处理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著名的“美美四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摘编自王能宪《纠偏文化趋同》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1-05-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分封者,就是周人的一个或数个血缘氏族部落,集体向新的土地迁居。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原来是周公东征讨伐的对象之一,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地。

鲁国的受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而鲁侯伯禽受封的六个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以往的国都都是因氏族的自然聚落而形成的,偏重于血缘关系,这个时候的国就有了地域的概念。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鲁侯伯禽受封建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在不断强大以后,加大对外扩张,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的商贸及其他交往不断加强。而随着交往的频繁,矛盾在所难免,在解决问题时所适用法律的矛盾同样十分尖锐,因古老的罗马公民法不能保护外国人的权利和利益,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到公元212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各海外行省臣民以公民权,除奴隶外,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从而形成了万民法。

——摘编自谢冬慧《罗马法的借鉴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罗马发生的变化,并分析罗马采取的应对措施对当时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周朝和罗马对国家的治理中得到的启示。
2021-05-08更新 | 391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A.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B.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C.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D.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2021-04-29更新 | 183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5 . 在古代雅典,“女性要保住自己的面子,就必须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但劳动妇女却四处可见,由于穷人家没有奴隶,所以他们不得不允许自己的女人走出家门,抛头露面。这表明
A.雅典社会缺乏自由平等公民观念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社会阶级差异决定妇女生活性质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2021-02-20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倡议的核心理念是(     
A.共商、共建、共享B.引进来,走出去
C.民主、富强、自由D.亲、诚、惠、容
7 . 清顺治、康熙年间,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天主教在中国获得较快发展。后来,罗马教皇不准中国教徒敬天祭祖,一些来华的传教士又干涉中国内政。最后致使雍正于1723年下令禁止传播天主教。这反映出(       
A.皇帝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天主教传教方式存在分歧
C.儒学统治地位受到冲击D.西学东渐伴随着文化冲突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源头,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对宇宙自然和社会人伦有着类似的观点和看法,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古希腊在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发展了自然科学,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泰勒斯的天文学、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等这些从哲学中过渡派生出来的科学思想,为构筑一个宏大的科学体系提供了必备的思想要素。而中国的哲学家们却或远或近地疏离了自然科学,他们不像古希腊的哲学家同时是几何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而是肩负政治家的角色。他们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伦理胜过关心自然本身,而且善于从自然的规律反躬自省,寻找社会的和谐之本。

——摘编自黄谊《浅析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科学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对后世东西方科学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共同影响。
9 . 1903年,革命派在上海创办的《女界钟》刊文指出,要解放妇女,必先反对君权,结束君主政体,这就必须发动妇女参加争取民权的运动,呼吁妇女“救国救民”,“为造就新国民,组织新政府而奋斗”。《女界钟》的这些号召
A.指出了妇女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B.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C.把妇女解放同民主革命联系起来
D.指出妇女解放是民族解放的先决条件
2021-01-19更新 | 268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正向着中国梦奋力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材料二: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坚定地提出: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然而,所有的黑暗罪恶非但没有根除,反而卷土重来。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这使孙中山从不遗余力地奔走于革命事业转而冷静地思考中西民族性的差异,探索在中国进行更为必要的心理建设的途径。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谢毓洁《试论近代中国人的觉醒

材料三: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

——以上均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最早“醒来”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说明“洋务派”“改良派”学习西方的实践活动。请举出一个“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的典型事例。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使“民族复兴梦”牢靠起来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三人的共同认识,分析近代中国“人的觉醒”的背景和意义。
(3)根据材料三在“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中,毛泽东做出了哪些理论贡献?说明“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取得成功的理论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