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初,中国先后与东欧五国签订了历史类和语言类留学生的双向派遣协议、技术类留学生的单向派遣协议。这些留学生负笈国外,开辟了新中国派遣出国留学生的先河。此后,中国政府还向苏联、朝鲜、越南、蒙古、埃及、印度等国家派遣了留学生。在这些留学生中很多人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不惜中断国外的学业,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参加建设。

——摘编自李涛《中华留学教育史录》

材料二   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第一批52名访问学者赴美留学进修,从此揭开了中国向美国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更大规模的、全方位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政策,为中国当代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元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信和独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中国加入了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大多数国际组织,成为国际舞台上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极大地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此后,出国留学出现了留学渠道逐渐增多、留学规模逐渐扩大、出国热潮逐步形成的总趋势。

——摘编自剐艳《新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留学教育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0-01-13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教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代以来,“国学”泛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近现代掀起几次热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国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晚清到辛亥,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提出“用国粹激烈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著名口号,倡导保存捍卫国学。第二阶段是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开始,人们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文化价值来发展中国的文化。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北大、燕京大学纷纷设立国学研究学院,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他们认为国学不能关起门来研究,应当始终与世界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东方学研究连接在一起。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又一波“国学热”,进入新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新世纪国学热兴起和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90年代以来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周琳《当代国学热的表现及评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学发展的背景和变化历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当下国学热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5年,邓实、黄节等人在上海成立国学保存会,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提出“国粹成则其国存,国粹亡则其国亡”,由此掀起了国粹运动。据此可知,晚清的国粹运动旨在
A.实现儒家文化的复兴B.推动民主革命的转型
C.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D.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4 .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2020-01-04更新 | 696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这些人才大多数都来自于士阶层。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人才。士人求仕最常用的办法是游说自荐。一个普通士人若通过游说国君,即可骤列高位,拔居要津。如商鞅初入秦就是通过游说得到秦孝公重用。公孙衍、张仪也通过过人的辩术纵横捭阖于各国之间,成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风云人物。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行,收有门徒的士人往往被尊为“夫子”,其“率徒讲学,辩其谈说”,声势比一般士人更盛。各国养士之风盛行,最著者如齐国的稷下学宫,名流荟萃。其他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中(申)君,食客都达3000人以上。战国士人有着较强的自尊自主意识,号称“从道不从君”,在后世大一统专制王朝的统治中,这种意识仍然长期存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每次公民大会开始后,传令官会向全体与会者发问:谁要发言?任何人都可以应声而起。柏拉图指出:当公民大会对有关城邦管理的事务进行审议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者普通人,没有人对这些人提出反对,即使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专长和经验,他们也试图提出建议。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阿卡奈人》中,穿着破烂衣服、被称为叫花子的狄开俄波利斯也走上讲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除了少数走上讲坛的人,台下的数千名听众也可以自由行使他们的发言权,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把演说者直接赶下台。

——摘编自崔丽娜《演说自由与雅典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演说与战国士人游说的差异和原因。
2019-12-01更新 | 1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唐代,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之多,阶层之广,都是中国古代所罕见的,唐玄宗不仅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马球能手,而且爱好围棋、斗鸡。与前代主要作为宫廷娱乐项目和军事训练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相比较,唐代体育已趋于大众化。足球用球和球门已与现代足球非常接近,除两队角逐、竞争胜负的踢法外,还适应不同参与者产生了其他踢法。女子不仅和男子一样进行打球、骑马、射箭、弈棋等体育活动,而且还创造出一些自己的专门运动项目。

——摘编自黄中安《论唐代的体育活动》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英国相继颁布了《公路法》《城市警察法》对城镇中混乱的街头足球运动者进行惩罚,大量以残害动物取乐的娱乐活动在此时也被政府严厉禁止。到了19世纪中叶,人们不仅意识到健康的心智和强健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关系,也认识到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们遵守规则和纪律的习惯,激发团队精神,培养领导能力,甚至可以提高人们为帝国服务的能力。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在体育文化领域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是有组织体育运动的出现,社会中萌发出了一股竞技热。各个公学、大学之间,社会上各类体育俱乐部之间频繁举办各种赛事。大量的郊区体育运动俱乐部也开始对女士开放,年轻的男女可以自由的共享公共运动,不必担心流言蜚语的纠缠。

——摘编自杨海霞《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中产阶级的休闲娱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体育活动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体育活动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体育运动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00—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世界中国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1696年,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该书是法国耶酥会士李明在华期间写给法国要人的通信汇编,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
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到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法国另一传教士白晋同在宫廷供职。1689年,张诚和徐日升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
1663年,黄宗羲完成《明夷待访录》。
1644年,清军入关。
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
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帝,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上表中任选两组中外历史信息进行解读,主题自拟。(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儒家文化注重德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宣扬和倡导一种绝对无偿的进贡以体现对国家的忠心,使得古代中国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剥削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我国古代税收立法虽然也规定了课征的比例,但有法不依、法外征收现象非常普遍。通过巧立名目法外征收往往又使税收立法流于形式,征税随意性大,官吏使用权力的机会多,导致聚敛过度,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

——摘编自樊静:《中西方税收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到民国时期,中国的税收制度逐渐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先是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注: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超过历史上的田赋,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国民党政府的间接税,除了关税、盐税以外,还对卷烟、面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各种商品征收。比较重要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政府从外国引进了近代直接税制(注:直接税指税负不能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所得税、房产税等),当时财政部曾经为此专设了直接税署。

——摘编自刘军:《中西方传统税收文化的比较》

材料三   在治税思想上,近代西方国家确立以税收法定主义为普遍原则,即税收的征收和缴纳必须基于法律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依据,国家就不能征税,任何人亦不能被要求纳税。而且,在西方所谓的法律仅限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任意征税是非法的,正式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凡开征新税、废除旧税,或制定、修改税法,都须以不违宪为原则,并经民选的议会审议通过。贵族、僧侣等阶层不再享有豁免税收的特权,纳税普遍原则和征税确定性原则得到广泛承认。

——摘编自樊静:《中西方税收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税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中国税收较古代有何新变化;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古代中国,说明近代西方国家税收的历史影响。
9 . 国家观念伴随的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并随历史的演进,涵义有所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西方
中国古代“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认为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梁启超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启蒙运动时期,洛克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卢梭等人则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然融入新时代的国家意识之中。全球化没有削弱民族国家的地位,国家主权的属性和功能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8-30更新 | 19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
A.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2019-08-21更新 | 1223次组卷 | 3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