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中世纪法国城市织匠行会规定:成员必须接受严格约束及会长的领导;每个成员可在家拥有三台织机,不得在家外设置织机;布匹至少有7迦尔特(长度单位)宽,织布时不得在真正羊毛中央杂羔羊毛;行会有裁判权,对违者的罚款,一半归于国王,一半归于会长与陪审员。这反映出行会(     
①行使行业管理职责②规范成员的生产和经营③掌握王国的司法权④成员平等参与行业自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以下是某朝形势图,该朝在①地区采取的措施(     
A.有效管理了西域地区B.保障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
C.迫使北匈奴西迁远方D.防范了蒙古对中原的袭扰
3 . 汉武帝时下令“好文学,敬长上”的人才经地方官考察可入太学。晋武帝时专为贵胄子弟创设了国子学。唐代,国子学、太学分别限定为三品以上和五品以上官子弟,“庶人之俊异者”亦可入四门学、律学等。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B.上计制度的衰落
C.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D.选官制度的变革
4 . 下图展示了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演变。对其总体认识正确的有(     

①维护了各国领土主权②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③适用的范围不断扩展④消除了各国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5 . 18世纪以后,英国法官在审判时会首先将眼前的案件与他日的先例进行比较,寻求合适的判例规则,如果发现后案与先例契合,则依先例进行判决。这种做法(     
A.凸显了法官的地位B.强调成文法的权威
C.突出了律师的作用D.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6 . 1904年,张之洞等人上奏,主张自1906年起,科举考试每科进士名额减三分之一,生员减四分之一,“十年三科之后……生员进士皆出于学堂”,获得清政府的批准。下列对该事件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属于清末新政的内容②有利于新式教育的发展
③有利于选官制度改革④文官考试制度由此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 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大臣高颎的建议,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叫做“输籍定样”,颁布到各州县,规定每年正月初五县令出巡,根据定样标准划分百姓的户等上下,重新规定每年征发的差役与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被称为“输籍法”,是在“大索貌阅”基础上采取的措施。这一措施有利于(     
①加强对百姓的控制②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③抑制地方豪强势力④折合银两征收赋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波斯国王掌握着帝国官职的任免权:中央官职中的千夫长可能是国王卫队的统帅,此外还有“持杯者”“持矛者”“搬运王凳者”“战车驭手”“信使”等;行省总督和 驻军指挥官大多由国王直接任命,听命于国王。由此可知(     
A.所有官职都与国王家事关系密切B.波斯帝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C.波斯依靠制度优势最终征服希腊D.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大权
9 . 法国的文官制度强调公务员所作所为必须对上级负责,以奉命行事为常规,办事需审批,程序繁杂,文书汗牛充栋,被称为“文书政治”。据此可知,法国文官制度(     
A.队伍不断壮大B.体现浓厚的官僚色彩
C.管理体系混乱D.文官干政的趋势加快
10 .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变迁图”的理解准确的有(     

①个税起征点的变迁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计划经济时代收入差距小没有征收的必要
③对调节个人收入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④起征点的不断提高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3-01-06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