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14世纪的一份古埃及纸草上记载了《关于雇佣两个女奴的契约》,该契约记载了牧人摩塞雇佣女奴赫立特、赫奴特的事情。从契约可以看出,订立契约不仅要写明订立契约的时间和主要内容,而且还要有不止一个的证人,与此同时书吏还要将订立的契约记录在案。据此可以看出(       
A.古埃及契约有严格的订立程序B.这份契约违反了政府的规定
C.契约应用广泛存在于古代社会D.古埃及法律非常全面,领先世界
2 .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材料一   1337年--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最后,法国获胜,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在战争中,法国为了赶走英国军队,奋起抗争,涌现出了民族女英雄贞德。

材料二   《马赛曲》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阐释15-19世纪,西方国家是如何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
2024-02-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7世纪英国内战特别是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大土地贵族取代国王掌握了国家权力。合适的政治制度为英国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17世纪末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在技术和制度层面上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后世统称其为“农业革命”。正是农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为英国城市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其中一部分逐步向城市转移,对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工业部门和其他非农部门转移,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农村生产率也迅速提高,产生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为城市数量和规模的急剧扩大提供重要的载体来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部分自由劳动力,从而成为英国城市化发生的必要前提。

——摘编自赵煦《英国城市化的基本前提——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依据材料,概述英国城市化进程发生的前提,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024-02-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2019年,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展品中有汉朝的“五星出东方”锦护膊,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据此可以判断(       
A.新疆和田地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B.汉朝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C.汉朝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D.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5 . 恰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由上千座规格相近、结构相似的房屋群落构成,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箭镞、矛头、镰刀等工具及小麦、大麦、豌豆等作物种子,还发现大量女性雕像。这说明当时(       
A.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B.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C.已经开始农业定居生活D.形成了早期的城邦国家
2023-07-15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朝前期,在对西南地区的治理中,形成了中央政府委任的官员与士绅、少数民族首领共同协作,“编立保甲,查缉匪类,逢望日宣讲上谕,以兴教化”的机制。从这一现象中可知(     
A.清朝前期的施政重心是开发边疆地区
B.改土归流有利于西南地区稳定与发展
C.清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拓展了疆域
D.保甲制度加剧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动荡
7 . 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     
考古成果历史解释
A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汉代西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B湖北荆州西汉墓出土“南郡簿”记载,南郡“免老”(对老人免征税役)人数共2966人,平均每县174人汉代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C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唐朝时开始出现实物借贷
D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化传播
A.AB.BC.CD.D
2022-11-04更新 | 994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统一后,围绕郡县制的问题,在朝堂上发生了“师今”和“师古”的争论。丞相李斯认为,“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应加以禁止。李斯的主张(     
①有利于巩固统一局面   ②反映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③体现了进化的历史观   ④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 . 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联合国宪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9-08更新 | 4387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2022-09-08更新 | 6305次组卷 | 60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