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辣椒在中国

材料一   辣椒起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1493年,哥伦布把辣椒带回到了欧洲。1542年,葡萄牙人把辣椒带到了印度果阿,15-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主要有2条途径,一条是通过马六甲海峡传入广东和福建的港口,另一条是通过菲律宾传入福建泉州和浙江宁波。

——摘编自邹学校、朱凡《辣椒传入中国的途径与传播路径》

材料二   西班牙人及西班牙人开辟的盛极一时的从墨西哥—菲律宾—中国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路线在辣椒传入中国的问题上发挥着首要作用。从1565年到1815年的两个半世纪中,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当局每年都派遣14艘大帆船,来往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之间,每年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在100万比索至400万比索之间,用来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等商品。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国。

——摘编自郑南《关于辣椒传入中国的一点思考》等

材料三   几则关于辣椒在中国的记述

内容出处
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燕闲清贯笺》(明·高濂,1591年)
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1765年)
海椒,俗名辣角,土苗用以代盐《嘉庆重修一统志·贵州志》(清,1812年)

中国历史上很早形成偏重农业的生产传统和民艰于食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人对辛辣的偏嗜。辣椒在中国有“番椒”“海椒”“辣角”“辣虎”“辣子”等多种不同称谓,表明了其分布的地理与人文特征……辣椒在中华大地不均衡普及的过程,表明越是经济生活相对贫穷的地区,嗜辣程度越深。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食辣习俗广泛存在于西南以及两湖等地的农村与口岸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川菜、湘菜为代表的辣菜逐渐在一些原本少有食辣习俗的沿海城市扎根……食辣逐步成为一种主流的饮食习惯。

——摘编自曹雨《中国食辣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15-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描述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过程。(要求:史实准确,逻辑合理,表述清晰)。
2024-01-2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世纪行会

有学者指出:从历史主义的立场来看,由于中世纪尚不存在作为强势主权单位的民族国家,因而,行会扮演了“类政府”或“准公共组织”的角色,实施市场监管,开展社会救助、提供公益服务,关系到那个时代社会治理的根本。

自由人的誓约团契
中世纪行会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补偿城市生活中极为稀缺的东西—亲缘共同体及其保护作用。行会成员自愿宣誓立约:在成员的人身受到伤害或威胁时施以援助;对陷入生活困境的成员给予救济。
谋求健康而诚实的经济
行会严格限定每个小作坊招收学徒的数量;统一规定本行业使用的生产工具、工艺技术和工作时间;以行会集体购买之类的方式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行业内秘密,不可外传。
在我们的旗帜下
从规模上看,中世纪的手工业行会是一种小型共同体。加入一个行会从而获得兄弟身份的最明显的标志,是穿上由行会统一制式的会服。那些因家境贫寒而不能添置全套会服的会员,至少要买一件衣服罩子,以示自己是本会兄弟。对行会行动来说,会旗具有特殊权威。大多数行会都有自己的会徽,会徽寓意象征着友爱、尊严、快乐、集体幸福等。
使城市共和国运转
城市共和国的公共职位,例如,具有立法和决策咨询职能的大议事会、小议事会的成员,管理行政事务的执政官、财务官、督察官、公证人等等,都向行会开放。另外,行会还筹集资金兴办公共事业,在居住的市镇建起小教堂、附属礼拜堂、公会会堂及文法学校。
亲兄弟明算账
大工业生产及其推动的经济交往和社会交往,彻底打破狭小的地域限制,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延展性和开放性,由此带来的治理任务之复杂,也就很自然地超出了行会这样的微型职业共同体的规范能力。“亲兄弟明算账”的生意经成为社会流行风气。科学知识创新和职业培训学校兴起,行会和学徒制度声望逐渐下降。

——摘编自张风阳《一种特殊类型的共同体——中世纪行会功能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中世纪行会的兴衰。
2024-01-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人民币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2023年4月,孟加拉国和俄罗斯已商定同意使用人民币来支付俄罗斯在该国建设的核电站项目款项。这表明(     
A.资本流动全球化速度加快B.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正在加深
C.中国国际金融影响力提升D.金融机构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
2024-01-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2022年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人口比例从2019年的25.3%增长至29.6%,全球饥饿水平仍远高于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面对日趋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减少粮食储备,发展冷链物流产业
②保护水土资源,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
③加强国际合作,协调粮食生产及供应
④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生产的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中指出:“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该观点说明(     
A.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受到中国科举制影响
B.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借鉴了中国君主专制
C.近代中国民主共和制度与罗马制度近似
D.中国近现代公务员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功
2024-01-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英国《大宪章》对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了明确约定。例如,大贵族领地要按照原有封建习惯缴纳封地继承金,1216年基本定为100镑。但1220—1247年间的《国库卷档》记载的征收数目,则包括500、1000镑甚至1332镑。1230年,尚欠国王债务的贵族多达80人,其中有人负债高达1163镑。据此可知,《大宪章》签署后(     
A.契约的履行取决于国王及贵族的意愿
B.英国宪政历史发展的历程大大加快了
C.公平、正义、义务的契约精神得到传承
D.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未能有效协调
2024-01-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在入主西欧之前,武力、勇猛及血统是成为日尔曼王的标准,但是只有得到部落人民同意和认可的王才具有真正的统治权威。入主西欧后,国王的加冕礼通常由教会设计,著名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指出:只有一个品质出众、道德高尚且获得国内人民一致同意的人才能继承王位。材料表明中古西欧王权的合法性(     
A.仍受民众选举原则影响B.完全被基督教会所控制
C.取决于个人品质和道德D.失去日尔曼人原始遗风
2024-01-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06年,孙中山首先在《民报》上提出“五权制度”和五权分立学说,其中考试权应由考试机关独立行使。在他看来,考试制度“最为公允”,可避免“盲从滥选”和“任用私人”的弊端,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擢用。孙中山这一思想(     
A.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B.彻底清除了晚清时期官僚体制的弊端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奠定了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
2024-01-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辛亥革命以前,近代中国政党报刊界限分明。武昌起义后,各派政党势力重新分化组合,组织所谓议会政党……党报大多沦为各个党派党同伐异、争权夺利的工具,不少政党报刊甚至“纯以谩骂为事,不知报纸原则之何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武昌起义后的党报成为各派夺取政治权力的工具
②混乱的政党政治是造成党报畸形发展的主要原因
③各政党及党报之间的竞争都是着眼于国家的利益
④辛亥革命后人们对民主共和的理解仍有明显缺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清代沿袭明代赋役制度,人民“有田则有赋,有丁则有役”。康熙五十一年,清廷决定丁银征收以康熙五十年丁册为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清廷推行“摊丁入亩”,将丁银合并于田赋征收。这一变革的重大影响是(     
A.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B.彻底解决了清代土地兼并问题
C.导致了清初人口递减D.减弱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2024-01-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