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通州师范学校建立后,为了解决编印教科书和相关的学习资料这一难题,1904年,张謇创办了翰墨林编译印书局。其经营范围。一为编辑出版新式教科书;二为服务张謇个人政治主张的宣传;三为出版各类学术著作;四为张謇个人著述及其所办实业服务。下列各项中,对于张謇此举的意义解读正确的是(     
①旨在保存文化典籍,凸显服务公众的职能
②推动民族资本家们开办工厂,“实业救国”
③促进文化大众化。助推民众文化修养的提高
④主导新式教育,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主要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下图是反映西方文官制度局部发展过程的时间轴。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
B.文官制度建立过程中注重法制化建设
C.文官制度保护了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
D.文官制度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的传播过程
3 . 自行车的历史



19世纪,骑马出行还是很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但养马需要专人打理,马粪也会给道路带来污染。1817年,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能够保持平衡的“跑步机”(甲)。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前轮安装了脚蹬的“米肖自行车”吸引了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这种装着木头轮子的自行车价格昂贵,是富有阶层的娱乐工具。1870年,一种配有钢质辐条的车轮诞生。1885年,英国人约翰·斯塔利发明了罗孚安全自行车(乙)。1888年,充气轮胎的发明提高了骑行的舒适性,自行车逐渐流行起来。不少女性加入骑行行列,她们抛弃沉重的裙装,走出深居简出的生活,“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自主”(丙)。

20世纪上半叶,自行车大批量生产,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普通民众的宠儿。“工人和职员不必住在工厂附近,可以选择享受郊区的环境;农民不必困在乡野,而可以选择体验城市的繁华。”自行车形成完备的生产、销售和维修体系,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如法国的标致和德国的欧宝都是靠自行车制造起家。二战后,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远距离高速的舒适体验使汽车取代自行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七十年代后,因石油价格上涨、工业污染以及汽车带来的交通拥堵,一些国家重新倡导自行车交通。近年来,与移动互联技术相结合的共享单车兴起。自行车没有噪音和污染,又能锻炼身体,深受城市精英阶层和健身爱好者的喜爱,成为引领时尚的新潮流。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交通与社会变迁的视角,解读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07-09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考古专家常将文字、铜器、城市作为文明起源的要素。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认为复杂的农业模式、使用灌溉等技术是两河流域南部文明产生的重要条件。8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发现两河流域北部在没有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由分散的聚落向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经济中心汇集。对上述材料的最准确解读是(     
A.古代各地文明不能用统一要素认定
B.新的考古材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全貌
C.了解历史需要掌握一定学术前沿知识
D.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是文明出现的前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由于宋代传世典籍材料相对丰富,故北宋时期宋辽、宋夏榷场以及南宋时期宋金榷场的研究成果较为丰赡,而对于夏金榷场则多语焉不详。自黑水城出土的17件西夏榷场使文书公布后,夏金榷场研究得到极大改观,其中一份文书如图
   
对该文书解读正确的是(     
A.行文的对象是三司,属于下行文,但无行文机构
B.可以证实榷场是各对峙政权之间商贸往来的场所
C.可以推断大庆三年西夏开始设立榷场使管理榷场
D.文书的性质不明,无法判断所述事项与榷场有关
2022-11-03更新 | 348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所示为新中国几次重大的移民活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现代中国(     

时间

事由

移民人数

1957年

修建三门峡水库(河南)

约41万

1959年

修建兴安江水库(浙江、安徽)

约44万

1994年

修建三峡大坝(湖北、重庆)

113.18万

2003年

启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

22.4万

A.移民活动服务国家建设B.中部地区是主要移民区
C.移民活动均由政府主导D.经济交流助推移民搬迁
2023-05-15更新 | 134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综观黑奴贸易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黑奴贸易走向高潮;1807—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直至1890年,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主导第一时期的黑奴贸易
②黑奴贸易的高潮为欧洲工业革命提供丰富劳动力
③美国南北战争中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宣言
④黑奴贸易的兴衰折射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1215年,英格兰国王约翰被迫签订《大宪章》后,教皇英诺森三世则发布诏书宣布该文件无效。他在诏书中斥责男爵们藐视宗座、侵犯国王,且禁止国王履行文件中的内容,也禁止男爵们要求国王履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A.世俗王权高于教皇权力B.教廷试图维护封君封臣制
C.英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D.英国进入君主立宪制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图1、图2分别为埃及最高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由打磨整齐的巨石堆砌而成,高度近140米,建于公元前26世纪)和美洲最高的金字塔(提卡尔神庙金字塔,由石灰岩堆砌而成,高度约70米,建于公元8世纪)。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图1                                                            图2
A.世界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区域文明发展兼具共性和个性
C.金字塔建筑都承担祭祀的功能D.古埃及科技水平高于古代美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表是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若干重大举措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举措内容解读
租庸调制庸指的是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以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并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两税法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逐步向以人丁为主转变
一条鞭法赋役合一、一概折银,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反映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