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35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年摸底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2 .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诏书旧典,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汉灵帝时,刘焉目睹政治衰缺,以为刺史威轻,乃建言: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授予军政权力,镇安方夏。汉灵帝时期州牧的设置(     
A.加剧了地方的离心倾向B.调整了中央的行政体制
C.提高了地方的监察效率D.动摇了郡县制度的基础
3 . 南北朝时期,吃胡食、穿胡服、住胡帐、学胡坐成为中原地区风靡一时的活动。同时,在吐鲁番地区的墓葬中出土了草编粽子;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亦有西域民众在寒食、冬至、腊八等中原传统节日举行庆祝仪式的记载。这些现象反映了(     
A.中原节日开始传入西域B.华夏认同观念成为共识
C.民族间的隔阂逐步消除D.区域间文化的交流增多
2024-05-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八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中华民国初期一些方志明确记载:“民国创兴,起义者纷纷不一,众议改用阳历,即以其年一月一日为‘元旦’,各省军、政学界普同庆祝,由是造印历书者阴阳并载。军、政俱用阳历,民众、农、商,凡年节一切仍用阴历”,历法上形成“二元社会”格局。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西方节日融入中国符号B.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C.基层社会思想封闭保守D.社会生活转型特征明显
2024-05-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八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材料一   制举是唐代科举中一种特殊的选才形式。唐代制举效仿汉代察举,多在新君即位、改换年号等重大事件发生之际开设,由皇帝亲自下诏选拔贤良人才,以表达乐善求贤之意。新君通过制举选贤的形式与天下对话,表明自己是一位招贤纳士的仁德之君,意欲广纳贤才、励精图治,令天下人臣服于其统治,从而确保统治权力平稳过渡。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从唐太宗到唐文宗,几乎所有皇帝在即位之时都开设了制举。

——摘编自田子爽《从皇帝即位改元看唐王朝的制举选贤》

材料二   中国科举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宋代所独有的特奏名登科群体。宋代鉴于前朝灭亡的教训,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为巩固统治、拉拢士人,对多次试于礼部而不中者,给予额外的考试资格并赐予进士头衔。据统计,两宋科举共录取合格者11万人左右,其中特奏名进士、诸科登科人数总计大约51193人。特奏名登科后,大部分人虽然都有机会登入仕途,获得一官半职,但是往往入仕起点较低,职权较小,升迁的机会也相对于正奏名进士而言要少很多。特奏名登科群体虽然整体行政素质偏低,但对宋代社会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

——摘编自华桂玲《宋代特奏名登科群体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制举制度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实行特奏名制度的影响。
2024-06-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关于尧舜的记载(部分)。据此可知,早期中华文明(       

记载

出处

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史记·五帝本纪》

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

《史记集解》

归,格于艺祖,用特(“艺”是“祢”的异体字)

《尚书·尧典》

A.呈现出鲜明的理性色彩B.出现了祭祀祖先的习俗
C.蕴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D.展示了清晰的文化传承
2024-04-22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血亲复仇之风在秦汉时期非常流行,后世统计汉朝时的血亲复仇,已确定的就有59例,其他一些统计结果则高达105例。如《后汉书》中记载:“淮南王刘长怨恨辟阳侯审食其未曾谏吕后救护其母,以藏于袖中的铁椎将其击杀:也有会稽魏郎兄为乡人所杀,郎百日操刃报仇于县中。此外,还有东海吕母独子吕育忠耿好学,无端被县宰处死,吕母散尽家财,招募勇士3000攻占县治,将县宰当众问斩。”两汉的法律严厉禁止复仇,在司法实践上却又格外包容。这种矛盾的现象根植于(       

A.传统宗法制度的遗存B.两汉尚武的社会风气
C.儒学影响立法的观念D.法律价值的内在冲突
2024-04-01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资治通鉴》对某税制有“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的记载,下列符合该税制内容与特点的是(     
①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                     ②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③租庸调、杂徭悉省                     ④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9 .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越南地区)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1942—1945年,法国人在越南发掘出一处3—6世纪时的俄厄海港遗址。在这个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中,有罗马的宝石、青铜灯和罗马的铸币。上述材料表明(     
A.海上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主通道B.考古发掘与文献互证才有价值
C.罗马帝国已经成为汉王朝的藩属国D.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10 . 《论语·雍也》记载“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荀子·王制》记载“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些思想(     
A.促使民本思想与君主权力相结合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C.致力于协调民众与地主间的利益D.强调统治者应加强道德修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