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王安石变法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2023-08-15更新 | 179次组卷 | 40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列传》

“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2023-08-15更新 | 284次组卷 | 97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小豫同学为探究性学习而收集的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部分重要史料。下列对他所收集的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重要主张选摘

作者及文章

“即今日欲开民智,开绅智,而假手于官力者,上不知凡几也,故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上权过重,民气不伸;民气不伸,国势亦因之而弱”

易鼐《中国宜以弱为强说》

“拓睦仁(日本明治天皇本名)之未竟,用明治之五誓言”

樊锥《开诚篇》

A.维新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B.救亡图存成为国人共识
C.戊戌变法触动顽固派利益D.有识之士一致赞同变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     
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B.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
C.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D.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
2023-08-04更新 | 138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馆藏有一份清末预备立宪筹备清单底稿,它与清廷正式颁布的清单定本存在诸多差异。清单底稿第一年第一条原有“请旨宣布开设议院年限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同办”,最末一条原有“光绪四十三年第十年”字样,正式颁布时两个关键性条目均被删除。这反映了(     
A.预备立宪不得人心B.中央集权走向式微
C.政府改革决心不足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6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94次组卷 | 133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据材料指出汉初中央政府面临的威胁,并简述汉武帝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023-07-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贝恩德·施特弗尔在《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一书中写道:1973年11月5日,在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部长会议上,他们首次达成了“一致决议”:普遍降低石油产量25%。仅仅几周后又做出了原油价格翻倍的决定。……这种“石油封锁”对整个西方经济都产生了影响,并且从这里演变为一场全面的世界经济危机。这段史料的记述方式主要是(     
A.根据历史解释推出历史观点B.基于历史事实作出历史推论
C.基于历史叙述得出历史结论D.依据历史结论评价历史事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欧洲各国热衷于欧洲统一和欧洲联邦的人士开始将其理想付诸行动。1946 9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讲演,吹响了战后欧洲统一运动的新号角。战后初期,丘吉尔曾在西欧各国旅行,并在瑞士的讲演中明确提出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主张。同时,丘吉尔还特别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必须在重建欧洲大家庭的进程中共同发挥带头作用。此后,丘吉尔积极地推动欧洲统一运动的发展。1948 5月,“欧洲统一运动国际委员会”发起和组织的“欧洲大会”在荷兰海牙举行,来自欧洲16个国家的700多人参加了大会,其中包括丘吉尔、阿登纳、罗伯特.舒曼等著名政治家以及200多组议员,12名前内阁总理和60多名部长。19495月,欧洲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欧洲第一个政府间的政治组织,包括了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外交部部长组成)、议会(由成员国议金代表团组成)和秘书处等机构。此后欧洲联合的步伐大大加快。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湖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欧洲合众国”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联的科研成果虽然不少,但近1/3的科研课题毫无使用价值,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有40%则因种种原因而被长期搁置。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这说明苏联科研体制(     
A.与国外的合作交流密切B.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
C.缺乏创新机制和推动力D.苏联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