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一座城池

城市,亦有“记忆”。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图片所示历史事件都发生于
A.北京B.南京C.上海D.深圳
(2)依时序先后,为上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填写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3)仅凭图B,可用以研究
A.近代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事实B.中英双方对具体条款的诉求
C.作者对条约签订场景的认知D.清政府外事活动的一般流程
(4)为更连贯地呈现这座城市发展的面貌,你认为应再增补哪一时期的历史资料?解释你的回答。
(5)有人用“屈辱与荣光”定义这座城市。结合史事,对此定义作出解释。
2022-05-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1-2022学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2 . 民族交流与互鉴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以上材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状况,将其与所属民族对应。(填字母)
鲜卑:______契丹:D蒙古:______满洲:______党项:______
(2)根据提示,完成以下表格。
材料视角信息
A______反映了西夏统治者仿效中原王朝铸造货币
B社会生活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
C政治和文化反映了元朝统治者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国号
D文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少数民族学习和借鉴中原风俗制度的根本原因当是
A.彰显个人才干B.巩固政权统治
C.传播中原文化D.保护民族传统
(4)据史书记载,上述民族在其崛起和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大都经历了由“不知稼穑”“不事耕稼”到“农牧并举”“注重农桑”的转变。你如何认识这一变化?
2022-05-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1-2022学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2022·上海浦东新·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中国人的“亚洲观”

材料一   意大里亚,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国。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第二曰欧罗巴洲,中凡七十余国,而意大里亚居其一……其说荒渺莫考,然其国人充斥中土,则其地固有之,不可诬也。

——(清)张廷玉等编《明史》

材料二   西洋温带之地,则为地中海所占,而欧罗巴亦偏于冷带,利未亚(指非洲)亦偏于热带。故儒、道、佛、回教、天主教皆主阿细亚洲,天文算法亦皆创自阿细亚,而后流被于欧罗巴洲。

——(清)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同治年间(1862-1874)的进士平步青在《霞外捃屑》中,从《尔雅》和《说文解字》引经据典,称:“亚者,次也”(《尔雅释诂》)、“丑也”(《说文解字》)“细者,微也”(《说文解字》),故而“亚细亚”实为‘次小次洲’之意”,“明人甘受利玛窦之侮慢,而不之觉,曾无一人悟其奸者。”

——黄冬兰《亚洲的诞生》,刊《新史学》第二卷

材料四   呜呼!优必胜、劣必败,红黑棕三种,民质陋劣,已渐归淘汰矣。黄种开化最早,今且不白种若。岂白种果天骄之子耶?亚洲大陆,黄种所萃,联络而维持之,其庶免异种之蹂躏也夫。

——蔡郕编《高等小学新国文范本》,1915年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你认为清朝时的中国人对于利玛窦带来的“亚洲”知识的态度是否一致?简述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文史书籍对于“亚洲”形象的描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3)你怎样看待近代中国人的“亚洲观”?
2022-05-0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4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022·上海浦东新·模拟预测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地名背后的历史奥秘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1)请将材料一中三幅地图反映的时代进行时序排列:
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填写数字)

材料二   北京地名沿革表

朝代北京当时名称
幽州
南京幽都府
中都大兴府
①________
②________1368年,改名北平府,1403年改名京师(北京)顺天府

——(据戴均良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整理归纳)


(2)完成表格中两处填空。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表格中“南京”、“中都”、“北平府”等不同称谓中“南”、“中”、“北”得名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释名》曰:“幽州在北,幽昧(昏暗不明)之地,故曰‘幽’。”……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幽州。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4)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了北宋初年全国政区建置情况和历史变化,却对于材料二中五代十国时期辽朝对北京的地名变更和行政级别升格只字未提,这一现象可以推测出作者怎样的心态?
(5)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从作者立场意图和史料价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太平寰宇记》对北京地名的处理?
2022-05-0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4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022·上海浦东新·模拟预测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探索

你在准备“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探索”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开展相关理论学习与材料搜集工作,首先你整理出的大事年表时间轴如下

材料一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探索



(1)根据材料一,完成材料目录填空(填写字母)
A.改革开放   B.列宁主义   C.战时共产主义   D.马克思主义
E.苏东剧变   F.空想社会主义   G.新经济   H.巴黎公社

老师看过材料一的大事年表时间轴后,认为还需要增添“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艰难选择与必然结果”这一子目作为补充,你又找到了下列材料

材料二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万国公报》第121期(18992月)

“麦喀士曰:现今之经济社会,实少数人掠夺多数人之土地而组成之者也。……”

——梁启超《中国之社会主义》(《新民丛报》1904214日)

“(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为《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及其批评》(19121014日至16日演说词)

材料三   “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30日)


(2)你认为材料二与材料三叙述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由
2022-05-0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4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022·上海浦东新·模拟预测
6 . 多元纷呈的世界文化

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博物馆将举办“多元纷呈的世界文化”主题展览,邀请你参与布展。


(1)根据展品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展馆。(填写字母)

①亚洲馆   ②欧洲馆   ③非洲馆   ④美洲馆
(2)上述展品是按照地域布展的,但也可按照内容专题布展。依照示例,试拟定专题,并选择与之匹配的展品重新布展示例
专题:文字中的早期文明
展品:ABC
专题:________
展品:________、________(至少选择两项)
(3)如果要增加一个“古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的主题展馆,请你为下列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与文字介绍进行匹配(填写字母)
①张骞            A推动佛教传入东亚日本
②玄奘            B欧洲自然科学的引入
③鉴真            C开辟与中亚的丝绸之路
④徐光启        D介绍翻译南亚佛学知识
2022-05-07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4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鞅》

材料二:(孝文帝):“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1898年)《定国是诏》

问题:(1)—(3)题单选。
(1)《史记·商君猎装》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B.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
C.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D.将都城南迁至长安
(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皇帝勤于政事B.政府部门尽忠职守
C.提倡官民上书言事D.撤并政府机构各部门
(4)根据材料和所学,概述商鞅和孝文帝进行改革内容和影响。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定国是诏》颁发的原因。
(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时代与改革的关系。
2022-04-21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等级班)试题
8 . 邮票中的历史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具有时代性和政治性。

材料一   中华民国发行的纪念邮票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一套,主图分别为当时国家的最显要人物。图1-1肖像两侧为稻穗,图1-2两旁是麦穗。


   
图1-1

图1-2

问题:
(1)以下对上述邮票的叙述,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①邮票上人物分别是孙中山和袁世凯(   
②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③可透视革命派与北洋势力妥协与合作(   
④见证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   
⑤能佐证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⑥能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已经形成(   

材料二   美国发行的邮票以下是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画面背景为当时的中国轮廓图,左右两侧分别是林肯和孙中山的肖像。肖像下方分别标有英文“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和繁体汉字“民族、民权、民生”。



图2
(2)图2邮票是美国为纪念中国抗战中的什么事件而发行的?
(3)从邮票可透视出孙中山与林肯治国理念的相似性是(   )(填涂字母)
A.主权在民   B.以法治国   C.中央集权   D.和而不同

材料三   新中国发行的邮票

图3-1为1956年发行的《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纪念邮票,画而右侧写有“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文”:图3-2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邮票,画面左侧是孙中山1916年提写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文题”;图3-3为《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画面中突出了纪念馆墙上题词“天下为公孙文”。



图3-1 1956

图3-2 1981

图3-3 2016

(4)图3-1和图3-3邮票画面文字中,可以透视出孙中山的思想中受到了_________和 (思想)的影响:图3-2邮票画面文字中的“潮流”是指
(5)依据材料和所学,分别概述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五枚孙中山邮票的时代诉求。
2022-02-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英镑与美元

英镑与美元地位的消长,浓缩着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演进历程。

材料一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0000》剥夺国王征税权,王室经济拮据。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英格兰银行法案》,王室政府颁发“皇家特许状”,同意英格兰银行在伦敦针线街正式成立。此后百余年间,银行给王室政府贷款支持对外战争军费,包括英法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等。

——《英美中央银行史》

材料二   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1929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四   1944年,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召开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00000体系走向瓦解。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四中缺省的分别是_
(2)下列关于早期英格兰银行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主要为商业目的而设   B.经营与政府关系密切   
C.能决定国家内外政策.   D.助力英国的殖民扩张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出是什么因素导致金本位制度形成和崩溃的。
(4)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可以从哪些视角理解从英镑到美元的兴衰。
10 . 文化的创造与传播

早期人类在世界各地曾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上的世界性帝国助推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1)请将下列各地先民与其创造的文化成果相对应。(填涂字母)

(2)请将下列帝国的统治中心与亚欧轮廓图上标注的大致位置相对应。(填涂字母)

①唐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阿拉伯帝国(   )④亚历山大帝国(   
(3)若研究唐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可以参考下列哪些史料?(填涂字母)
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
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
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
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安接邻》
吐鲁番出土的8世纪
边境丝马交易契约
文艺复兴时期《群神
宴》图中的青花瓷
鉴真东渡船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撰写的诗
ABCD
(4)历史上的世界性帝国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助推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022-02-20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