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明清十大商帮之一、闽商敢为人先,冲破阻挠,自行下海,发展成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私人贸易集团。明朝中后期在东南亚商业中占据优势地位,成为欧洲与中国贸易的重要中转者,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通过马尼拉、巴达维亚等地中转到欧洲。他们相信“爱拼才会赢”,坚持道义和利益相辅相成、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树立中国对外贸易的形象。基于传统经济基础、时代环境的束缚,加上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1819世纪闽商影响逐渐减小。

材料二   受重商主义的影响,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发皇家特许状,授予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间的贸易权。1612年公司形成了贵族、商人集资,合股经营的机制。在管理上,公司规定高层领导至少需要1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最初,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与闽商等进行货物贸易,1678年建立厦门商馆向中国渗透,1757年广州十三行成立后,中英间茶叶等商品的贸易量激增。1795年英国占领马六甲后,东印度公司获得东南亚贸易控制权并在中欧贸易中占比达到63.3%。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傅晨溪、李金云《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闽商贸易往来的研究》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闽商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的背景及影响。
2024-01-3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年开始,北京作为中国三座大城市之一,人口大幅度增加,从1881年的87万人,增加到1910年的100多万人,1932年则增加到150多万人。……从19241948年,北京共开辟了6条电车线路,总通车里程约48公里,在北京城墙之内纵横交错,为北京内城和外城间、东部和西部之间提供了跨越城区的交通联系,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交通网络。但是北京电车系统却面临许多严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乘坐率低。192910月,北平发生了人力车夫砸毁电车事件。最终电车公司不仅没有能够扩大电车网络,降低票价,而且被维持昂贵的票价,最终使电车成为多数城市居民承受不起的消费。另外,为有效使用电车,需要铺设轨道,架设电线,或是拓展街道。但是作为历史文化古都,城门、城墙和牌楼之类古代标志,既是封建都城权威的象征,也是传统建筑美学的体现。对扩展电车轨道、竖立电线杆而言,它们都构成极其严重的障碍。在许多人看来,现代技术将会破坏古都的风貌的宁静。有些人还搬出中国所特有的“风水”观念,宣称电车的到来,将给城市人民带来厄运。电车公司开始时曾请求市政当局批准拆除影响施工的牌楼。然而,当这一消息泄露后,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猛烈谴责。市政当局不仅拒绝了电车公司拆毁牌楼的申请,而且命令其修复在安装悬空电线和铺设轨道期间遭到破坏的所有牌楼。电车公司不得不取消最初计划,另寻电车路线。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电车公司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尽管如此,电车、汽车这两种最主要的现代交通工具在各个大城市还是比较普遍地被使用着。

——摘编自李长莉等著《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电车初步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北京电车乘坐率低的原因,实质上反映了什么矛盾。
2024-01-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的近代轮运业由外国人首创。鸦片战争以后,外商几乎垄断了中国主要沿海航线,后向内河航线发展,赚取了巨额利润。轮船运输具有快速,安全,运费低廉等优点,洋务派掀起“师夷智以造炮制船”“造轮船兼习驾驶”之念,以“渐收利权”。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实行官督商办的管理体制,内有官款,承运漕粮等官物,享有免税等特权,其丰厚的利润吸引了中国商人投资于近代轮运业。甲午战后,民族资本轮运业获得较快发展,据统计,宣统三年商办小火轮公司561家,资本797.6万元,拥有小火轮978艘,总吨位28274吨。随着近代民族轮运业的发展,原来沉睡在山冈下的地下资源得以开发,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通过水路交通网络连接起来,于光绪三十四年形成中国最早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水远山长处处通”,也使国人由“完全无缺不带杂质之乡人”,一变而为国人,再变而为世界人。

——摘编自陈振江主编《中国大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轮船招商局发展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轮运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2024-01-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随着传统政治秩序的崩溃以及统治者对于武官的制衡,大批寒门士子通过科举入仕,士大夫群体迅速壮大,参与政治的热情空前高涨。当时, “不抑兼并”的土地管理政策引发出贫富分化、农村人身管理混乱以及土地纠纷不断等现象,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双刃剑”效应,金钱至上,享乐之风盛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士大夫们将重内省、重秩序的基本理念融入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逐渐成为社会管理的主导者和实施者。

士大夫们以家庭教化为起点,用家训家风的形式,推动儒家思想传播的平民化和通俗化,营造良好的基层德治氛围,他们在振兴宗族的旗帜下,重新调整家族管理的标准和秩序,实现了地方社会治理与民间血缘宗法关系的融合。在灾荒与动乱时期,官府救济往往力有不逮,士大夫经常投身于社会救济事业之中,稳定秩序,安定民心,较好的弥补了地方治理在这一方面的缺失,成为保障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器”之一。

——摘编自韦玉潇《宋代社会管理及其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士大夫主导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归纳宋代士大夫实施社会管理的主要举措。
2024-01-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和工业工场,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镑起着共同的贸易货币作用。战争使英国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稳定地位也发生动摇。1931920日,英国宣布废除英镑金本位。资本主义各国高筑贸易壁垒,实行纸币流通制度,出现英镑区、法郎区、美元区等货币集团,加大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分割局面。二战后期美国和各盟国希望在战后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为各国生产项目提供贷款,缔结统一的关税贸易协定,消除国际贸易的障碍。1944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作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据材料,说明伦敦世界金融地位从20世纪初到二战后期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货币体系变化的影响。
2024-01-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双十节”纪念会,林森在演讲中号召为抗战将士募集慰劳金及伤病难民棉衣,动员全民为抗战效力。1942年“双十节”,为扩大国防科学运动,宣传部贴出“加紧科学建设,充实国防力量”、“提倡科学要发挥组织的效能”等标语,对民众进行动员。1944年抗战即将结束,为动员广大青年参军,政治部于“双十节”编印特刊,用宣传列车绕本市宣传。

——摘编自周游《国难与国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双十节”的纪念与阐释》

材料二   1942年“双十节”,边区政府在延安中央大礼堂召开纪念报告会,由吴玉章报告“辛亥革命经过”,李六如报告“武昌起义的几件事”。1944年太行地区为纪念“双十节”召开的座谈会,邀驻地附近杀敌英雄、劳动英雄及士绅参加……叶剑英在延安抗大三分校第七期的开学典礼中对学员讲话,用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嘱,勉励学员在中共领导下为此继续奋斗……边区政府在“双十节”纪念中非常强调民族统一战线对于抗战的重要性。“统一战线”被毛泽东喻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成功,因而也被边区政府解释为“统一战线”的成功。

——摘编自周游《边区政府对“双十节”的纪念和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双十节”纪念活动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国共双方进行“双十节”纪念的共同特点,与国民党相比,共产党的“双十节”纪念活动又增加了哪些新的内容?
2024-01-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教师形象要求

来源

1951

教师要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努力成为又红又专的人民教师。《关于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的报告》

1963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说话、写字等教学基本技能。《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983

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与原则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知识指导实践,教师要掌握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

1993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00

要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指导意见(试行)》

——摘编自许峰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研究》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英国的自由传统奏响了序曲,也为专利制度的孕育提供了技术劳动力和商品经济环境以及科学革命和文艺复兴等思想文化支撑。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重工主义的经济政策鼓励自由建立新产业,催生了1624年的《垄断法规》(专利成文法),该法规与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共同促进了初始工业化时期英国专利的实践。17世纪末到18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推动专利制度与产业革命之间相互影响,专利法治体系更加成熟。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专利制度和经济实践因其存在的大量缺陷而面临巨大危机,引发了一场席卷欧洲的专利制度存废大论战,最终促进了专利制度的全面改革。

——摘自李宗辉《17-19世纪英国自由传统与专利制度的演进研究》

材料二   西欧在19世纪30年代之后技术创新潮流开始放缓,自由贸易经济开始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这样的经济形式下,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兴起,在贸易自由、契约自由的旗帜下,通过授予专利权使一些工商企业受到保护、免受竞争的现象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注意。同时,专利制度自身的问题也日益引发人们的不满,当时英国专利制度尤其令人诟病。19世纪中期之前的英国仍然坚持专利特权制度,其授权程序复杂、成本高昂、费时不菲且含糊不清,专利诉讼也存在较大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19世纪50年代西欧爆发了如火如荼的反专利运动,但19世纪70年代之后,这种反专利运动最终还是消退了。

——摘编自袁锋《专利制度的历史变迁:一个演化论的视角》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专利制度的产生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一、二、分析西欧反专利运动的爆发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专利制度的认识。
2024-01-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忽必烈即皇位后,循用蒙古国旧制,在北方创建驿站,灭亡南宋以后,在江南亦普设驿站,“盖以通达边情,宣布号令”。全国总计约设驿站一千五百余处以上,构成一个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有馆舍,顿则有供帐”。元朝规定各地运送物资要尽量使用驿站,如果运送大宗货物,要尽可能使用水站。宫廷人员办理皇室事务,一般也可以使用驿站,只偶尔受到限制。边疆地区驿骑往来,与内地无异。如辽阳行省共设120个水陆站,在黑龙江流域因地制宜地设置了15处狗站。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保持边疆驿道的畅通,遇有灾荒,由朝廷拨款赈济在驿站服役的站户,补买马、牛等供给驿站。尽管后来元朝设急递铺专门传递公文,以保证朝廷能迅速了解各地发生的紧急情况,并及时下达命令,但驿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始终发挥着远为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周良霄《元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驿站的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传制度的历史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江南一词本义指代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中国南方地区。秦汉之际,江南指长江中游南部,荆楚湘江之地。魏晋南北朝,江南东扩,延伸到江浙一带。初唐时,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岭南以北设立了一个行政区划——江南道。明清时期,江南指代的地域范围主要在太湖流域(今苏南浙北一带)。这一地理范围的变化既与以北人中心为感知的出发点有关,又和行政区划的演变紧密相连。其中,经济效益的累积和政治形势的博弈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江南还是一个文化概念,兼容并蓄的江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江南的崛起与江南文化的形成得益于文明进程中一个又一个契机。

——摘编自丁梦琦《江南地理内涵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象》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指代的地域范围呈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列举为“江南”崛起提供“契机”的重要历史事件。指出材料释读“江南”这一概念的主要角度。
2024-01-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