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9年11月,上海市政府规定:所有国营企业的钱一律存入国营银行,不得向私营银行和民营企业贷款;私营工厂不准关门,不仅要照发工人工资,还要尽快缴纳税金。与上述规定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投机商人疯狂囤积居奇B.国民政府大量发行纸币
C.工商企业推行公私合营D.中央政府实现财政统一
2024-01-25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安徽专用)-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认为,全国受命于君,身以心为本,国以君为主,所以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就君民关系,董仲舒说:传曰: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故君唱而民和,君动而民随;就君臣关系,董仲舒说,臣是受命于君的,所以,君臣之礼,若心之与体,心不可以不坚,体不可以不顺,臣不可以不忠。董仲舒认为,统治者是天命神授的,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摘编自丁银高《论董仲舒的王权思想》

材料二   黄宗羲对以君为主的君主专制制度有所不满,明确肯定了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君王的天下,所谓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他对君主专制下的也进行了批判,认为的产生是要与君共治天下的。他把治天下比喻为曳大木,臣与君是共曳木之人也`同时强调了人治的有效规范、引导与约束惩罚。

——据鲁敏《黄宗羲反君主专制思想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和黄宗羲的君权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君权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4-01-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三新”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2005103日至21日在巴黎举行第三十三届会议,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

——摘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材料二   “文化例外”与“文化多样性”概念形成的重大事件

时间

事件

1993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有关去除视听服务产品的所谓“文化例外”之争。

1994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加拿大在其中增加了文化例外的条款。

1997

在“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框架下起草的“多边贸易协定”草案遭到大量支持文化例外的非政府组织与国家的抵制,最终不了了之。协议于1998年作废。

1997

对抗“多边贸易协定”的“法国文化多样性联合会”成立。

1997

加拿大采取保护与促进加拿大期刊产业的措施受到WTO的惩罚。

1999

“加拿大文化多样性联合会”成立。

2001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3

建立有关文化多样性法律手段的谈判开始启动。

2005

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摘编自路竞祎《WTOUNESCO框架下文化贸易自由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冲突与协调》

材料三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23年,我国已有57处世界遗产,世界数量遗产居世界第一。据《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212022)》指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下,国家以及多个相关行业的“十四五”专项规划向世界文化遗产倾斜,机构与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新颁布52项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遗产保护经费总额回升,培训人员数量较上年增长近四成,各类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长。如今,中国不仅努力保护好自己国家的遗产,而且也开始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联合考古。目前,与1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的33个联合考古项目,均得到当地政府与人民的高度评价。

——摘编自杭侃《守护文化遗产,推动文明互鉴》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文化多样性”概念形成的背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的举措及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的认识。
2024-05-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6年,迪亚斯上台,作为一个经济上的自由主义者,他向外国开放市场,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农、矿等初级产品出口,从发达国家进口制成品,发展出口经济。这是一种依附性的增长模式,依赖一两种出口产品的经济严重受制于外国市场和资本……1910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墨西哥开始探索自主性的发展道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成为促使墨西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又进一步推动了墨西哥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为推动面向内部市场的本国工业的发展,墨西哥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生活,提高关税,引进外资,建立国有企业,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墨西哥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进口替代战略本身的局限愈加显著。

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后,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墨西哥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长率降低到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点,外贸逆差扩大,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大幅度上升。从1982年开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压力和指导下,墨西哥被迫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1986年9月,墨西哥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降低或取消关税壁垒,促进出口。1992年,墨西哥和美国、加拿大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推行,使墨西哥几乎完全放弃了长期以来推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转向一种新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墨西哥的经济走上了恢复和增长之路。

——摘编自董经胜《墨西哥现代化模式的转换及其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墨西哥进口替代工业化实施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墨西哥是如何应对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并谈谈墨西哥现代化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2024-05-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鼎尖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建设史上,兴建于湖北省公安县境内的荆江分洪工程在当时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水闸”。下图为同一时期的水利建设宣传画《这是工农联盟的标志》(1952年)。据此可知荆江分洪工程兴建的重要背景是(     

A.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B.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D.三线建设大规模开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唐宝应元年(762年),盐铁使刘晏再变盐法,将官运官销改为商运商销……盐仍由民制,仍由官收;官收之后,将盐税加入卖价后转售商人;商人于缴价领盐之后,得以自由运销,所过州县不再征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立“纲法”。……从此官不收盐,由商人与煎户直接交易,收买、运销之权悉归于商人,并得世袭。清代盐政,承袭明末纲法。雍正、乾隆、嘉庆之际,国泰民安,户口繁殖,盐销量剧增。盐商以有专利,遂致暴富,生活穷极奢侈。于时上至皇帝,下至盐务和地方官吏,皆以盐商为利薮,竞相分肥。

——摘编自张荣生《盐业史研究》

材料三   自民初以来,以张謇和景学钤为代表的盐务改革派,为兴利除弊,致力改革中国盐政,但因盐商势力太大,未有结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改革派的努力下,至1930年,在一些具体制度上刷新盐政。1931530日,国民政府公布新《盐法》,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的盐政专门法律。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适应战争状态,确保军需民食,同时尽量笼取盐利佐助军费,国民政府于1942年推行政府专卖制。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为转入战后建设,于1945年废止盐专卖,改行征税制。1946年行政院颁布《盐政纲领》,19473月,国民政府公布《盐政条例》。总观国民政府在战后实行的征税制,虽标榜就场就仓征税,任人民自由贩运买卖,但实际上盐的生产运销仍为封建势力和官僚所把持,巨额盐利亦由实力雄厚的官僚资本所独占。

——摘编自张荣生《盐业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盐业制度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盐业政策的调整。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盐政改革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4-04-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在“以农业为主”和“农业第一”方针的指引下,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上述方针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A.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探索B.建立和巩固东北解放区的要求
C.配合辽沈战役的战略性需要D.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已然开启
2024-04-21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民族主义是王夫之思想体系中尤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忠于割据之主是一人之义;忠于天下之主是一时之义;维护民族利益则是古今通义。若一时之义与古今通义相冲突,应抛弃君臣名分,维护本民族利益。

——摘编自陈仁鹏《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蚕食传统文化的阵地。这种文化侵略行为,使向来有着文化优越感的封建士大夫们尤为反感。曾国藩的《讨粤匪檄》正迎合了士大夫们的心声,他用维护“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的文化民族主义来口诛笔伐,以图匡正秩序尊卑。

——摘编自文瑶、潘新辉《王夫之民族思想对曾国藩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需要一种包含着巨大内在张力的普世民族主义,它必须既是民族的,以便实现国家的动员与组织,应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又应该是超越民族的、打开世界视野,从世界历史意义来理解中国……于是共产主义成为中国达致普世民族主义的必要精神介质,进一步,抗日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努力与民族救亡嵌合在一起。

——摘编自施展《枢纽》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时代的思想特征及其政治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汉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普世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若夫申、韩、商鞅之为治也,持拔其根,芜弃其本……凿五刑,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争于锥刀之末,斩艾百姓,殚尽太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是犹抱薪而救火。”

——摘自《淮南子》

(注:《淮南子》为西汉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于公元前139年献于即位第二年的汉武帝)

韩子不向民主主义去提倡,何耶?韩子亟于救韩之亡,思以极权振起,此其所以不言民主也……秦国强暴,韩与秦为近邻,秦人割其土地,夺其资源,奴其人民,侵略无已止……当时,六国之天下,唯韩子一人独延两间生气于衰绝之余,其有功于造化者大矣哉!

——摘编自熊十力《韩非子评论》(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叶)

材料二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摘自《商君书》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淮南子》和近代学者对法家思想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评价提出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家思想对当今国家治理的价值。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如何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21826年,英国对拉丁美洲各国发放了10次贷款,共2100万英镑;18261850年,英国对拉丁美洲各国贷款和投资总额达1亿美元。1824年,在阿根廷首都居住的英国商人已达3000人,约有100家英国商行在西属拉丁美洲开业,经办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对外贸易。英国还迫使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签订有利于英国商人的条约。例如,英国与巴西签订的商约,对英国进口货物税降低到15%,并且不准巴西对其他国家降低关税,从而保证了英国在巴西市场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   1821年,美国对古巴的出口达454万美元,占对西属拉丁美洲出口总额的2/3以上。1822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宣读咨文,主张承认智利、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独立。1823年底美国宣布“美国不介入欧洲事务,欧洲也不能干涉美洲”。1824年,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决定解放古巴,美国极力反对。国务卿克莱说,古巴“在西班牙以外的任何大国的统治下,尤其在英国的统治下,美国有正当理由感到严重的不安。”1846年,美国迫使哥伦比亚政府签订条约,获得自由通过地峡的权利,并取得了地峡铁路和运河的修建权。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2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在拉丁美洲扩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在拉丁美洲扩张的影响。
2024-04-01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