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代历史上,濒海居民面向大海,形成开拓、自由和冒险的民族性格;而大陆居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封闭、保守和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这主要基于(     
A.思想观念的束缚B.文化传统的限制C.地理环境的影响D.政治制度的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东汉时期,司空第五伦提出,“贵戚可以封侯以富之,不当以职事以任之”。李固主张“设常禁”,令“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他们的这些主张意在(     
A.限制外戚宦官的权力B.提高官员队伍的素质
C.缓解社会的阶级矛盾D.加强豪强地主的势力
3 . 有学者指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改变了“诸侯卑秦”的局面,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秦王朝的短命也在商鞅变法时埋下了伏笔。下面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与秦短命而亡相关的是(     
A.实行世卿世禄B.实施重农抑商
C.允许土地买卖D.推行严刑峻法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史记》注最有影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今有学者认为,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B.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
C.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D.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2023-09-15更新 | 3718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241年,罗马在赢得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西西里行省,由元老院派遣“管理外地人”的大法官前往西西里负责行省的管理。罗马此举意在(       
A.镇压奴隶造反运动B.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C.加强对边疆的控制D.维护海外贸易安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既不起源于伯爵的城堡,也不起源于大教区管辖的中心。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据此可知,中世纪时期的城市(     
A.政治文化是其主要的功能B.推动了封建王权的强化
C.有助于新经济因素的产生D.源于欧洲封建庄园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庄园中,贵族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随意制定法律、铸造钱币、控制贸易、征收税款,而且彼此经常混战。这(     
A.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王权B.导致不同程度封建分裂割据
C.刺激了庄园经济商业化D.反映了领主已掌握最高权力
8 . 如表是汉初统治者针对地方治理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统治者措施
汉高祖铲除异姓王,代之以同姓王;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地方诸侯国有军队但无调动权,须受中央节制
汉文帝实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分齐国为七个诸侯国,分淮南国为三个诸侯国
汉景帝削夺王国封地;平定七国之乱;收夺诸侯自置吏"、“得赋敛”的权力
A.消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B.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C.体现了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D.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2023-06-28更新 | 184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公元6世纪的西欧,日耳曼君主统治的合法性往往依托于基督教教会的认可,再者日耳曼法律产生于人类古老的习俗,而不是统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总是超越王权。由此可见,西欧封建社会初期(     
A.法律至上B.社会环境稳定
C.王权软弱D.宗教影响显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载,公元前6-2世纪的印度,有的婆罗门用男奴隶耕田,用女奴隶磨面;有的婆罗门父子二人下田耕作,却使奴隶负责送饭。这反映出当时印度(     
A.伦理道德得到推崇B.奴隶制经济逐渐兴起
C.种姓制度受到冲击D.婆罗门地位不断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