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民族抗争主旋律是反帝反封建斗争,如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工人罢工斗争、反帝爱国运动和收回利权运动等。近代中国的民族抗争运动以1901年为分界,明确标示出不同的时代特征。19世纪传统民族主义运动从组织力量上看,无论是鸦片战争时三元里的社学还是义和团时期的“坛”“券”等,都属于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机制。他们借以动员民众的手段是传统社会中的揭帖、告白、歌谣、俚语等具有隐秘性和隐喻性的载体。而20世纪的民族主义运动组织力量已是近代临的社团组织,如商会、学生会等。新世纪民族运动的动员手段已经主要是报刊、公告,甚至还有各种公开的演讲、报告等,更多地表现为公共性、公开性的载体。

——摘编自王先明《义和团与民族主义运动的时代转型》

请选择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近代民族抗争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要求:写出选取的尺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以下是西欧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结构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1到图2的结构变化体现了王权的加强
B.图1时期庄园法庭审判依据是“日耳曼法”
C.图2所处阶段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D.图1到图2演变过程中出现城市自治现象
2023-11-16更新 | 290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时,每个编户农民在役龄期内,必须承担两年兵役,一年参加地方部队,称为“正卒”;一年到京师宿卫或边地戍守,称为“卫士”或“戍卒”。到了东汉,正卒之役和卫士之役兵员缩减,戍卒之役被募兵、刑徒兵和附属少数民族兵所取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B.政府财政收入下降
C.统治者轻徭薄赋理念D.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统区下的官营军事工业也加入了“大内迁”的行列。如表为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火炮生产厂一览表(部分)。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合理的是(     
官营军工企业大内迁
原厂名内迁后代名所在地主要产品
炮兵技术研究处忠怒林场重庆野战地(设计中)、轻榴弹炮(设计中)、小口径炮弹
广东第二兵工厂务实林场重庆反坦克炮(待出品).炮弹
金陵兵工厂宁和号重庆步枪、机枪、迫击地。迫击地弹
金陵兵工厂(分厂)宁和号(分号)昆明迫击炮,迫击炮弹
合川地厂无量林场昆明山炮.炮弹(待出品)
A.旨在为中国远征军提供装备B.助推了官僚资本的急速扩张
C.体现出相对的集中和隐秘性D.刺激了国内重工业自主创新
5 . 宋太祖统治时期,大大提升了文官的地位,甚至让他们主持军务,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表明宋朝(     
A.崇文抑武B.知人善任C.削弱相权D.分化事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56年,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提出了著名的“托克维尔之问”,即法国大革命没有在最专制保守的路易十四时代爆发,反而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近代化程度提高后的路易十六时代爆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托克维尔之问”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路易十四时代封建制仍在长升期B.普法战争激化了法国社会矛盾
C.路易十六时代法国处于革命高潮D.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
7 . 1853年和1855年,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两个法案,规定公务员在录用之前必须经过考试,但收效甚微。1856年,国会授权总统制定考试选拔领事官的规则,自此关于考试选拔的规则由总统负责制定。1871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文官改革委员会,并成为政府的独立机关。据此可知,美国(     
A.国会权力呈现下降趋势B.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
C.总统决定国家政策方针D.不断探索官员选拔制度
8 . 唐宋科举考试中,在礼部贡院南门标示出需要回避的亲族名单,名单上记录的士子不再与一般士子一同参与由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而是参加由吏部考功员外郎单独为其主持的考试,称为“别头试”。这(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B.提高了参加科考的门槛
C.确立了科举考试的权威D.凸显了人才选拔的公正
2023-08-29更新 | 1420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周代贵族的生活中,车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王侯重臣为彰显身份,伞盖总是寸步不离左右。周人认为,车厢底部的方木框象征着大地,圆形的伞盖代表着上天。两个车轮是日月的样子,二十八根伞骨是天上的星宿的数量。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代(     
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②贵族阶层的礼制规定
③宗法纽带的世袭绵延   ④兼并战争的持续不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8-02更新 | 596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6世纪,欧洲人在秘鲁发现马铃薯,后引入欧洲。17世纪前期,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上写道:“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这表明(     
A.中国与南美间已有贸易联系B.马铃薯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C.马铃薯经中欧贸易传入中国D.新航路发现间接影响中国人生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