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的征兵制度“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当时规定,从二十三岁起,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该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
C.保障了农民的生活D.兼具经济性和道德性
2 . 北宋政府规定,本路籍贯者不得担任本路一级长官,也不得在家乡州县任地方长官;后来又增加一条:禁止官员在自己产业(田产)所在地任官;北宋晚期,回避法又增加了新内容,即官员必须回避在长期居住的州县任职。宋代回避制度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B.确保吏治清明C.强化地方治理D.践行民本思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至17世纪,葡萄牙、荷兰等地商人将中国茶叶带到欧洲。随后,俄国使团和官私商队纷纷到北京进行茶叶贸易,开辟出三条中俄贸易路线。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人民带有往来文票的,允许其边境贸易。后来,因边境形势恶化,互市一度中断。1728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恢复了互市贸易,使得茶商聚集于张家口、库伦、恰克图等地,“万里茶道”初步形成。此后中俄边境保持长期的稳定局势,为两国贸易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输俄华茶主要来自福建武夷山,由于清政府不允许外商到中国内地采购茶叶,晋商垄断中俄茶叶贸易。

——摘编自黄柏权、平英志《以茶为媒:“万里茶道”的形成、特征与价值》

材料二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构成的环南中国海地区,在近代形成了环南中国海华商贸易网络。在该网络中,中国出口商品以各类生活必需品为主,原有的以单一贸易为特征的跨国网络逐渐演变为一个集贸易、移民、金融等为一体的复合商业网络。与此同时,清王朝逐渐废除了一些禁令,对侨商携资回国创业采取鼓励政策。作为产业领军者的侨商,在国内采用欧洲工业技术进行生产,投资金融业,并服务桑梓,如“橡胶大王”陈嘉庚将超过半数的商业利润,用来在厦门创办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等事业、并积极带头支持民主革命和抗日斗争。

——摘编自水海刚《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近代演变——以环南中国海地区为视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万里茶道”形成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近代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侨商归国带来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引文

材料来源

引文内容

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离娄上》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材料二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传入欧洲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产生的影响。
5 . 近代上海开埠后,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西餐馆也随之越开越多。上海西餐汲取各国西餐的精髓,融合上海本帮菜的特点创造出了一道中西合璧的菜肴——“金必多浓汤”(Comprador Soup, Comprador即“买办”),受到大众广泛欢迎。这表明(     
A.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B.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C.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D.对外贸易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播交融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成了拥有多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一时期的壁画也发生了地域性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艺术传统的多样性。许多壁画创作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与北方少数民族、江南等地区的艺术中常见的各种手法相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民族的交融促进了中国独特壁画风格的发展,也对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王芷冉《民族融合视域下魏晋南北朝壁画创作研究》

材料二   早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主要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场景的反映,随着契丹民族的崛起和进入中国北方地区,辽代中后期墓葬壁画逐渐显露出同中原文化趋同的特点。

——摘编自石惠杰等《北方游牧民族古代壁画及其发展现状》

材料三   五代十国时期壁画图像主题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展现了极大的自由性和区域性特点。宋代墓室壁画风格有别于唐代墓室壁画中森严的礼制规范,在题材上丰富多样,且更加生活化,宋代成为继汉唐以后壁画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高峰期。

——摘编自金凡茜《宋代墓室壁画中世俗之美演变的成因分析》

(1)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壁画“成了拥有多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的原因。
(2)指出古代壁画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谈谈古代壁画的价值。
7 .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材料主要体现的近代西方法制特征为(     
A.无罪推定原则B.社会契约思想C.法律平等精神D.审判公正原则
8 . 苏麻离青矿料原产于波斯,元代传入中国,用于青花的烧制,出窑后色泽明艳幽蓝并伴有铁锈斑。郑和下西洋带回大量苏麻离青,永乐、宣德两朝大量用于官窑青花瓷的烧制,使青花瓷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上述材料说明(     
A.青花瓷是官窑烧制的精品B.中外商贸往来推动文化交流
C.郑和下西洋重视经济利益D.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9 . 《摩奴法典》将人们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作了更为严格的区分,婆罗门是第一种姓,掌握神权,垄断文化;刹帝利是第二种姓,掌握军政大权;吠舍是第三种姓,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是第四种姓,绝大部分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有一些是失去村社身份的自由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奴隶。这些规定(     
A.客观上加剧了古印度的社会矛盾B.旨在利用宗教手段推行社会教化
C.说明古印度的等级结构日益复杂D.体现出早期人类文明具有独特性
10 . 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如表是该时段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贸易业运输业制造业金融业
1894年39%14%15%33%
1914年18%37%13%10%
A.市场的发展刺激了运输业发展B.洋务运动对外国侵略的抵制
C.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节奏放缓D.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
2024-04-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