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31957年中国城市人口变化表

年份全国总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比重(%)
1843417246.6
1893336718.2
19204471510.6
19364692611.2
19495416710.6
19576465315.4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以来,兰开夏郡发展成棉纺织业工业区,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等工业城市也迅速成长壮大。此后,煤炭工业中心和炼铁中心出现了大批城镇。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位于交通咽喉处的城镇也繁荣起来……18011851年间,英国纺织业城市人口增长率居第一、其他如港口城市为214%,制造业城市为186%。城市化使英国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从17501851年间,城市化水平即由10%提高到50%,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国家。

——摘编自陆伟芳《英国近代城市化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2024-05-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会试考生应考旅费是指考生在应考会试往返途中产生的交通、住宿、饮食等必要性支出。
明代会试考生应考旅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两)
时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
洪武至天顺时期61832
成化至万历时期1028.386
泰昌至崇祯时期16.5200332
综合该表数据变化,这体现出明代(     
A.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带来冲击B.地方政府不断增加赋税的特征
C.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D.物价上涨导致价格革命的发生
2024-01-30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 )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两税法改革后,韩愈向唐宪宗上表反映当时“人不能铸钱,而使之卖布帛谷米,以输钱于官,是以物愈贱,而钱愈贵也”的市场变化。李翱在进士策中也针对物价变化提出修改税法。他从四十年间的绢、米与钱的比价涨跌出发提出论据,建中元年“绢一匹为钱四千,米一斗为钱二百,税户之输十千”,到元和年间“税额如故,而粟帛日贱,钱益加重,绢一匹价不过八百,米一斗不过五十”,可见短短四十年间物价下跌了四到五倍。究其原因,当然是“使农人贱卖粟帛,易钱入官”的两税法征税规定。认为真正能够避免贫富分化加大的办法只有“定经界,核名实”,“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材料三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韩愈、李翱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024-01-0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情况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万户)人口(万户)
西汉2470.6859985785
唐代3920410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编自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南迁”,第二次是唐朝时的“安史之乱”,第三次是“靖康之变”。这几次南迁都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在求生的欲望下,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徙。 而南迁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只是人口重心的变化,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优秀的北方人去到南方,不仅带去了优秀的文化,而且将那块未开化的地方变成了经济的重心,直到今日还处于中国经济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刘建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变化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加速分化和分离。如表为全美最大的非金融公司中由经营者控制的公司数量和公司资产占比变化,这一变化(     
年份(年)公司数量占比公司资产占比
192944%58%
196384.5%85%
197582.5%85.4%
A.说明企业所有者加强对企业的控制B.表明企业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C.导致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D.根源于科技发展及生产过程复杂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内容为《新青年》不同时间所刊发文章的对比。其内容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期数发行时间所刊发部分重要文章
第五卷第4号1918年10月《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戏剧改良各面观》《再论戏剧改良》《予之戏剧改良观《我的中国旧戏观》
第六卷第5号1919年9月《马克思学说》《俄国革命之远因近因》《马克思传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从文化运动变为政治运动B.从主张改良变为主张革命
C.从学习西方变为反对西方D.从启蒙优先变为救亡优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唐王朝在西南边疆地区对归附的少数民族,设置羁縻府、州、县,封少数民族酋领为都督、刺史、县令,略微加以管束。元初,推行土官制,朝廷对归顺的西南各族首领授予原职,允许世袭,而在其境内派宗王率部驻守以进行监督。这一变化(     
A.实现了对西南边陲的垂直管理B.反映出当地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C.强化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意识D.利于稳定西南边地的社会秩序
2022-08-19更新 | 1895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晓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52次组卷 | 14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变化比较。这说明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373665286688776.836.52
南方3117624150654851.6863.48
A.政治局势影户数变化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
C.经济重心完全转到南方D.南北方的经济差距拉大
2022-02-11更新 | 166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