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82年,印度铁路货运量约40亿吨公里,但在1800年,光是北印度的阉牛车队就大概运送了30多亿吨公里的货物。印度的铁路建设未像其他地方那样,促进本地炼钢、工程乃至煤矿开采的发展。这表明,当时印度的铁路建设(     
A.未能满足英国殖民者的需要B.推动了印度国内市场的发展
C.对开创印度新社会贡献有限D.有助于维护印度社会旧秩序
2024-05-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学术界将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人类食物来源与构成具有多样化特点的经济形态称为“广谱经济”,尤其是水生动植物与小粒型食物的广泛食用。在广谱经济的支持下,江西万年仙人洞文化的居民(     
A.掌握丝技术B.饲养绵羊山羊C.培育种植花生D.驯化栽培水稻
2024-05-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9年,苏联撤军后,阿富汗抵抗组织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内战爆发。

1991年9月,科索沃阿族发动全民公投,宣布独立,南联盟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1999年3月,关于和平解决科索沃问题的谈判破裂。随后,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南联盟持续空袭78天。

1999年6月,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2003年3月,在争取联合国授权失败后,美国组建了包括45个国家的“志愿者联盟”,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材料二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随后历次党代会报告都延续了对国际形势的这种判断。二十大报告没有再提这一说法,而是提出“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面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摘编自张清敏《二十大以后的中国外交:理解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世纪之交国际局势动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应对“重大考验”提出合理化建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60年,尼日尔从法国殖民统治下宣布独立,并与法国签订了“移交权力”的协定,规定尼日尔政府须任用法国人担任政府私人行政助理和内阁总监,高薪聘请法国顾问任职政府关键部门,参与政府的重要决策。该协定(     
A.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为尼日尔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C.保留了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D.延续了法国在尼日尔的统治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6年,德国驻英大使卡尔·马克斯私人印刷小册子《1903—1914年我出使伦敦》,谴责德国与奥匈帝国结盟,认为这必然导致德国卷入巴尔干危机,并不可避免地与俄国交恶,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卡尔·马克斯的观点(     
A.尚未认清这场战争的本质特征
B.导致德国在巴黎和会上被宰割
C.暴露了德国共和政府内部的政策分歧
D.加速了战争向协约国有利的态势发展
2024-05-14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明初,明太祖颁布了一道冠服诏令:士民皆束发于顶,官则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士庶则服四带巾、杂色盘领衣……不得服两截胡衣,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朱元璋此举意在(     
A.彰显皇权独尊B.树立新政权合法性
C.统一服饰文化D.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2024-05-13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的民间游戏,每年端午节期间举行比赛,用草作比赛对象,或草茎相交结,两人各持己端向后拉扯,以断者为负,此为“武斗”;或互相比试谁采的花草种类最多,此为“文斗”。南宋诗人范成大有诗云:“庄下烧钱鼓似雷,目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据此可知(     
A.理学思想在民间得到普及B.斗草游戏意在培养儿童竞争意识
C.文化习俗根植于经济活动D.大一统局面下民众文化生活丰富
2024-05-13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76年,考古学家在今江西省遂川县藻林乡发现了一批秦朝军队在南征百越时留下的青铜矛镞、戈等兵器 其中一青铜戈内刻有“廿二年临汾守潭库係(?)工造”,说明是秦王嬴政二士。年(前225年)暝任临汾郡守期间,由武库官员係监督、工匠铸造的。这批兵器在江西的被发现,表明秦时江西(     

A.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B.与中原经济交流频繁
C.官营手工业相对比较发达D.郡县制得到全面推行
2024-05-13更新 | 3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获得了权力与财富、脱离了教权绝对统治的各世俗政权形成了彼此之间相互平衡的国际关系格局,这一国际关系 “大洗牌”的成果就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提升了罗马教皇的权威B.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形式
C.建立了近代的外交制度D.形成了“全体一致”的决议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7年,斯大林在《国际形势和保卫苏联》的报告中重申:“现在战争问题是当前的基本问题。”1928~1929年间,苏联开始面临缺粮危机,以粮食出口换取外汇,然后从国外购买工业设备和技术的战略无法实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断言“落后就要挨打”“放慢速度就等于自杀”,号召进行高速工业化,自然能够一呼百应。据此可以推断(     
A.苏联国家制度体系仍具一定优势B.经济大萧条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一定必然性D.苏联国民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调
2024-05-03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