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的西方既不像17世纪那样是一个充满了怀疑态度和经验气质的时代,也不像18世纪那样是一个富有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的时代,而仍然像中世纪一样是一个崇拜权威的时代,只不过把崇拜的对象从中世纪推向古代罢了。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觉醒B.当时英国科学成就辉煌
C.意大利文化呈现深沉的理性精神D.西欧基督教的权威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研究指出,明清之际传教士来华时,并未全面地介绍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从伽利略到牛顿的科学体系,以及培根、笛卡尔的思想方法等均未能传入中国。而哥白尼的“日心说”也由于传教士的隐瞒,迟迟未能在中国得到介绍。由此可判断
A.“中体西用 ”意识浓厚B.传教士传播西学的态度严谨
C.中国的科技领先于西方D.传教士思想受神学观念束缚
3 . 元文宗在位时,权臣铁木迭儿提出应由官府“发舟十纲,专营市舶”,但其建议未被采纳。元代采取“听海商贸易,归征其税”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这表明元代
A.贸易政策相对开放B.没有正式的海关制度
C.重视传统朝贡体系D.对地方的控制力不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我国耕地面积增加不到%,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我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呈现出停滞状态。从19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很难抵御西方强大的工业文明的攻击;甲午战败,唤醒有识之士开展维新变法运动,通过转变观念和实践探索,推动中国社会全方位地向近代社会转型。在这次变法中,改良农业的主要措施有: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发展农业;编印“外洋农学诸书”;“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各直省即由各该督抚设立分局”;“设立农务学堂”;“广开农会”,提倡民间普遍采用农业新技术等。变法失败后,变法期间定下的一些农业改良措施,并未停止,农业改良并未中断。可见,我国近代农业的发展,与戊戌变法的推动密不可分。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卷四》、闵宗殿《晚清时期我国农业的新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重视改良农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戊戌变法农业改革的历史意义。
5 . 有学者指出,俄国临时政府“犹如一头“倔牛',自始至终不去解决包括除政权组织问题之外,诸如布尔什维克党人在革命之初便提出和平、土地、面包’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推至遥遥无期的立宪会议。据此可推知,临时政府的做法
A.激发了俄国民众的民主意识B.削弱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力量
C.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D.有利于巩固二月革命的成果
2021-05-09更新 | 878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社会大致先后交替出现了三种价值观体系。第一种体系,称之为“觅食价值观”,因为与它相关的社会主要通过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野生动物来维生。觅食者(Foragers)倾向于看重平等而非大多数类型的等级制度,也比较能够容忍暴力。第二种体系,称之为“农业价值观”,因为与它相关的社会主要靠驯化的动植物来维持生计。农耕者(Farmers)倾向于更看重等级制度而非平等,比较不能客忍暴力。第三种体系,称之为“化石燃料价值观”,它所关联的社会主要以已经转变为煤、天然气和石油的化石的能量来增加现存动植物的能量。化石燃料使用者(Fossil Fuels)倾向于看重大多数类型的平等而非等级制度,且非常不能容忍暴力。

——摘编自伊恩·莫里斯《人类的演变:采集者、农夫和大工业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能量获取方式与人类价值观的关系",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从世界史角度进行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1-05-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建立文明以来,社会治理结构表现形式各异。中世纪的欧洲,代表教权的教皇、主教和代表世俗的国王、贵族和骑士各把持一部分统治权,统治阶层依靠世袭获得权力和头衔,国家管理人才是在非常小的范围内挑选,造成管理者脱离民众,最终导致文明的停滞。中国隋朝开创了人才选拔体制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选拔官员,使诸多中小地主等普通大众进入国家管理机构。唐代以后各朝继承完善科举,四书五经作为科考的必读之作,将孔孟贤哲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灌输给读书人,形成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国家开科取士,网罗人才,政府官员均出自科举,保证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明朝时,通过传教士,科举制度被介绍到欧洲,19世纪英国按照科举制度的原则选取公务员且沿用至今。

——摘编自邱甫钰《从中国古代发明创造谈中国文化自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与古代中国在社会治理上的差异。并概况中国科举制度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

材料二   对于中国来说,19世纪中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内忧外患双重矛盾的交织下,中华民族面临着发展道路的重新选择。唯我独尊的天朝上国的封建农业文明逐渐无法抵御更加开放、更具掠夺性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野蛮侵略,中国逐渐陷入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潭,日益沦为西方侵略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场所,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在西方列强炮火的震撼下,在被“蕞尔小国”羞辱劫掠后,走什么样的道路一次次摆在了各个阶层、各个团体的面前。基于旧邦新造理念下的道路选择总是显得进退失据、趔趄笨拙。不过,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先进性。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国发展道路(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中华民族重新选择发展道路的原因。从不同的阶级角度,简述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的救国之路及其意义。
2021-05-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由第三世界所构成的“中间地带”,作为尚未被冷战体系所覆盖的区域,恰好构成了冷战体系自身的“薄弱环节”,从中蕴含着突破既有体系、创造新的秩序的可能性。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行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人所使用的电力从1902年的60亿千瓦时提升到1929年的1180亿千瓦时,人均使用电力从79千瓦时提升到960千瓦时。在同一时期,电力价格从1902年的每千瓦时16.2美分降至1929年的每千瓦时6.3美分。这一时期美国电力的发展
A.得益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B.表明国际形势趋向平缓
C.为二十年代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D.埋下了经济危机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世纪法国巴黎王公贵族和资产阶级普遍在家中装饰一间令人愉悦的沙龙聚会场所,成为“产生最杰出思想作品的工作室",“人们可以在那儿见面,互相交谈,谈话有时甚至是很风趣而且大胆的”。巴黎的这一“时尚”
A.为新思想的孕育和传播提供条件B.是工业革命促进思想解放的结果
C.表明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趋同D.推动了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
2021-05-07更新 | 40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