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河南永城大汶口文化王庄遗址出土一组玉面饰,由30余件玉器及绿松石片组成。此类遗存是国内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首例,与先秦尤其是两周高等级墓葬中的“玉覆面”在形制与使用方式上颇多相类。据此可知,大汶口文化(     
A.奠定了中国多元一体发展基础B.已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C.创造了先秦时期最先进的文明D.对后世文明产生重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波斯帝国时期,国王大流士明确宣布,王权来自神授,任何人不得侵犯,所有臣民都必须服从大流士本人颁布的命令,违令者会遭到他的惩罚。但同时规定总督可以指定所辖城市的长官,免除某些城市的税收,在辖地内基本拥有司法权力。据此可知,波斯帝国(     
A.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B.城市已成为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
C.经济发展是国家政治拓展的主要方式D.具有国王专制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特征
2024-09-03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8-30更新 | 221次组卷 | 19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唐朝士子感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到宋朝士子相信“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一变化说明(     
A.科举制的完善推动社会阶层流动B.唐代科举制度受到世家大族控制
C.宋代的官员政治才能远超过唐代D.门第等级观念在宋朝已彻底消失
2024-07-26更新 | 94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下·山东烟台·期末
5 . “三兔共耳”纹,即三只兔子只有三只耳朵,两两共用一耳,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奔跑、相互追逐却又无法超越,动感十足。目前考古最早发现于敦煌,类似形式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各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兔共耳”纹(莫高窟第407窟藻井图案)

材料一   中国历代纹样作品中有大量共生图案,部分与三兔共耳纹相似(如三兽纹、三雁纹等)。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三兔共耳纹是中国传统纹样设计思想的产物。隋代画师结合现实大胆创造,并将中国本土“月中有兔”的神话故事、道家星象说和佛教三世思想融合,结合中亚、南亚、西亚艺术,在“统一”这个时代精神中,形成了新的民族风格,兼具鲜明的外来性与本土性特征。

——摘编自陈振旺、彭艳萍《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莫高窟三兔共耳纹来源再议》

材料二   亚欧各国现存“三兔共耳”纹基本分布表(部分)

国家纹样载体时间
中国莫高窟壁画6世纪末-10世纪初
土库曼斯坦陶瓷器具12世纪中后期
伊朗伊斯兰瓶子、蒙古铜币13世纪初
埃及多色陶瓷瓶13世纪初
法国瓷砖画、石刻13世纪
英国手抄本圣经、瓷砖画、镶嵌玻璃窗13末—15世纪
德国屋顶内外建筑构件、教堂钟表14世纪

——摘编自林·格里夫斯《三只野兔——好奇的关注》

(注:12世纪以后,这一图案被发现在沿着蒙古、中亚、西亚到埃及、欧洲这条路径逐渐分布)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对“三兔共耳”纹的形成及对外传播加以说明。
2024-07-24更新 | 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时期,大运河成为“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的统一稳定
2024-07-21更新 | 285次组卷 | 21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8世纪法国学者编纂的《科学、艺术、手工业详解辞典》,其中有2600幅版画,重点呈现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及复杂机械。该辞典的编纂(     
A.推动了文艺复兴B.有助于技术变革
C.开启了科学革命D.强调了政治启蒙
2024-07-17更新 | 5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下·山东烟台·期末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赵五贞事件”舆论风波

材料   191911月,湖南长沙青年女子赵五贞经“父母之命”被迫嫁给古董商吴凤林做续弦,出嫁路上在花轿内以剃刀自刎身亡。原因众说纷纭,包括曾经许配,拒绝改嫁等。事发后湖南《大公报》辟出专栏对这一包办婚姻案进行讨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至122日共发表近40篇文章,关注焦点并不是追究赵五贞自杀真相,而是对这一事件在当时的社会意义进行剖析、评论。以下是讨论热潮中的部分代表性观点。

“近今侈自由,俗教廉耻亡……一死完清操,千载有余芳。敬告采风者,树此贞女坊。”

——《赵贞女诗》

“他生平喜欢看一些韩湘子化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一类的书,终身持斋不肉食,这话如果确实,也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完全由旧式社会养成出来的人,新近的解放学说,梦也不曾梦到。”

——殷柏《我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感想》

“赵女士而竟求死了,是环境逼着他求死的……是三面铁网(社会,母家,夫家)坚重围着,求生不能,至于求死的。这事件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想的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

——毛泽东《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

“吾人于此,应主张与社会奋斗,争回所失的希望。奋斗而死,则是‘被杀’,不是‘自杀’。”即使“截肠决战,玉碎而亡”,也在所不惜,这才是“天下之至刚勇”。

——毛泽东《非自杀》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赵五贞事件”引发的讨论进行评析。(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7-15更新 | 4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下·山东烟台·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孟子认为人性善,主张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韩非认为人性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二者都(     
A.重视统治者德行规范B.适应诸侯争霸需要
C.强调社会秩序的稳定D.体现以民为本理念
2024-07-15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则使食物有了剩余,从而使得社会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军队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发明出来用以记事的。”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前提之一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2024-07-15更新 | 67次组卷 | 22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