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69 道试题
1 . 下表为清代乾隆时期江苏青浦王氏族学教学计划,由教学内容可知(     
时段教学内容
8岁上半年识字,读《祠塾条轨》《性理字调》《家礼》,下半年习字
9-11岁读《小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
12-15岁读《小学》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
16岁读《周易》《诗经》《尚书》《春秋左传》《礼记》《仪礼》《周礼》
A.理学开始在基层普及B.体现了道德秩序得以重构
C.理学的教化功能加强D.政府主导的道德教化方式
2 . 据统计,自顺治九年(1652年)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22年间,广西境内共恢复府、州、县各级官学51所,其中府学10所,县学41所,基本覆盖了清廷实际控制下的广西全境。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稳定传统宗藩体系B.兴办学校以传播程朱理学
C.推动全国统一进程D.重构教化以增强政治认同
2023-01-10更新 | 515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墓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中有西域物种骆驼的形象,但数量不多,往往刻画粗糙失真,与马相似;唐代墓葬中则出土了许多形象逼真、形态各异的唐三彩骆驼形象;而骆驼形象在宋代以后的墓葬中几乎绝迹。这说明(     
A.丧葬习俗发生变化B.手工技艺水平的阶段变化
C.对外交往日趋衰落D.运输工具折射时代的变化
2023-01-10更新 | 296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4 . 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北美土著居民划分为“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多元文化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印第安人形象又变身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印第安人”。这种现象(     
A.反映文化的剧烈冲突B.充斥着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与污蔑
C.基于长期的文化偏见D.说明对印第安人的认识逐渐客观
2023-01-10更新 | 1447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代中期归有光在江南地区担任长兴知县时,发现按照该县户口记录,从弘治元年(1488年)到嘉靖元年(1522年),这个商业高度繁荣的县城流失了20%的人口,且未添加一个人丁,女性也只占人口的20%。这种现象反映明朝中期(     
A.长期战乱导致人口大锐减B.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脱节
C.苛捐杂税刺激人口的逃亡D.商业繁荣下的人员大迁徙
2023-01-10更新 | 673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6 . 英模是时代的缩影、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集体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末年,闽南沿海经常遭到倭寇骚扰侵犯,军民奋起抵抗,涌现了很多民族英雄,俞大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逝世后朝廷追赠“左军都督”,谥号武襄。有关俞大猷抗击倭寇的故事也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在闽南民众的想象中,俞大猷是一个晓勇善战、智勇双全的民族英雄,是一代抗倭名将,在抗倭战斗中,他刚毅沉着,有勇有谋,立下了赫赫战功,保护了沿海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安宁。

——摘编自戴冠青《英雄想象中的价值取向与生命追求》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妇女广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1950年,以梁军名字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纵情驰骋在北大荒的原野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们研究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开垦出了22500亩土地。梁军光荣地出席全国第一届工农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9年,梁军驾驶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台拖拉机的英姿被永久地定格在第三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摘编自朱宝辉《绽放在拖拉机上的铿锵玫瑰》等

材料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

——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俞大猷抗击倭寇的故事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军”们大量涌现的背景及其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7 .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对黄帝的赞颂和祭祀延续至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以《黄帝本纪》为中国历史的开篇。司马迁还以“万系一宗”来叙说民族关系,认为汉人与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历代祭祀黄帝之举,史不绝书。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自称为黄帝后裔。对黄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以下图片是毛泽东、蒋介石、邓小平在黄帝陵的题字(词)碑


(注:毛泽东祭文是为国共两党同祭黄帝而作,部分内容为“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蒋介石题字“黄帝陵”:邓小平题字“炎黄子孙”。)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全球华人有规模地“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已逾百万人次。……20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中,一些卓有成就的华人华侨频繁回国投资、讲学,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

——摘编自苏征社《试论邓小平侨务思想的实践意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祭祀黄帝的背景和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黄帝”这一文化符号在今天的现实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太宗实录》是北宋史官修撰,完整记载宋太宗一朝22年史事的官方史书。而《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史学家编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史学巨著,取材丰富。《实录》最大的史料价值在于原始性,而《长编》的史料价值在于繁复和考异。据此可知(     
A.《实录》的史料价值高于《长编》B.《长编》是二手史料,可信度较低
C.《实录》与《长编》可以相互补充D.《实录》能完全真实反映历史真相
9 . 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2021年1月,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号召:“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二者共同反映出中国(     
A.具有大国的责任与担当B.试图主导世界秩序
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1981年初调查,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0%-40%,约1.3亿人。随着收入的增长也出现了剩余资金,1983年底农民储蓄存款已达228亿元。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