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曾强调:“人类的事业不是安排彼岸的来世生命,而是依靠知识和理性,以科学的征服和人类无限进步的信念,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人类的普遍幸福”。该观点可用来说明(     
A.民众自我意识的萌发性B.资产阶级革命的艰巨性
C.近代科学兴起的开创性D.启蒙精神影响的广泛性
2023-10-2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5、16世纪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没有滋生海盗,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海盗行径却最是臭名昭著,其原因在于,葡萄牙和西班牙政府在“新世界”已经为其臣民找到了“正当”工作。这反映出该时期(     
A.资本输出成为扩张主要方式B.殖民扩张掠夺竞争日益激烈
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斗争焦点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2023-10-2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史籍记载

7世纪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2中载:“闽、粤银多从番舶而来。番有吕宋者,在闽海南,产银……,故闽、粤人多贾吕宋银至广州”。

材料二       西班牙人的档案记载

1574年,利格尔报告:1573年与中国商人的交易很顺利,“因为我们在这儿积蓄了大量银币,而这些中国人需要他们,”同年,米兰道拉给西班牙国王的报告中也说:“为了偿付商品的价值,他们取走了金子和银子。他们非常精明,其余任何东西都不接受”。


围绕材料中某一个现象,选取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2023-10-2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中期以来,在商业化影响和黑死病冲击下,英国以教俗贵族和劳动者为代表的传统等级发生显著分化,以乡绅和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新兴阶层异军突起,社会结构处于新旧交替之中。传统贵族铺张浪费和新兴阶层模仿攀比更高阶层,形成了过度消费问题。过度消费造成有限资源大量消耗,物价上涨,消费者负担加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奢靡之风盛行,等级界限模糊不清,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鉴于此,英国议会颁布了11部禁奢法令,以强制规范城乡居民的饮食和服饰等生活消费标准,全社会初步养成了理性消费的风气。

——摘编自徐浩《14—16世纪英国社会的过度消费问题与禁奢法令的实施》

材料二       宗教改革从精神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瑞士人的思想观念,使瑞士较早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乃至孕育了瑞士人执着的工匠精神,为钟表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因素。新教的出现推动了“合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加尔文的神学明确了人间的国和天上的国的区别,从而为追逐利润的商人和放债者的冒险活动正了名。加尔文赋予节俭、勤勉等商业美德以宗教价值,新教徒一方面聚敛财富,一方面又推崇禁欲主义,为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积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迎合了当时瑞士新兴资产阶级追逐财富的要求,为瑞士新教同封建王权的斗争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摘编自马丁《欧洲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和瑞士两国民众思想观念转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和瑞士两国民众思想观念转变的不同原因,简析其共同影响。
2023-10-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科学传记词典》记载:“在1450—1650年之间出生的87%的欧洲科学家都受过大学教育,而且都在大学中拥有职位”。尤其是意大利,“不存在没有经过大学培养自学成才的科学家”。这说明大学教育(     
A.助推理性主义不断发展B.奠定近代科学兴起基础
C.彻底打破教会精神枷锁D.促进民众素质普遍提高
2023-10-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423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建立了“快乐之家”学校,在这里儿童会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游戏、骑马、跑步等体育锻炼,游戏活动并非书本知识的简要补充,而是与学习具有同等地位,是不可代替的。这表明当时(     
A.儿童教育居于社会变革中心B.民众普遍接受体育运动
C.宗教思想束缚已经荡然无存D.教育意图回归人类天性
2023-10-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401年出版的《世界的面貌》一书中,提及“西班牙末端和印度东端彼此相距并不太远”,哥伦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从加利群岛至日本的直航距离仅有2400海里。正是这个数字才使哥伦布在当时并不很发达的航海条件下,敢于直面大西洋。这表明(     
A.西欧自然地理知识严重欠缺B.人类对世界认识已趋向完善
C.科学著作发挥助推探险作用D.冒险精神成为航海决定因素
2023-10-2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早期奥斯曼帝国的军人通过战利品来致富;14世纪帝国实行蒂玛尔制,政府将土地赏赐给军人作为封地,封地大部分不能世袭,而且军人必须保持服役。据此可知蒂玛尔制(     
A.激化军人与奥斯曼帝国政府间的矛盾B.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战斗力
C.确保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D.规范了军人与国家间的权责关系
2023-10-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7世纪阿拉伯民族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其文化中保留了大量氏族制下的诸如反对利己主义、只承认有限的私有制等因素。阿拉伯帝国时期注重发展商业贸易,但同时又反对商人过分追逐私利,财富过于集中。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B.传统观念影响商业发展
C.抑商成为经济政策主流D.财务和税务部门的完善
2023-10-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2世纪,海上贸易从意大利扩展到了法兰西和西班牙的海岸,“经济渗透使西欧摆脱了传统静止的状态,这种静止状态是建立在人和土地的关系基础上的欧洲社会组织。”上述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封建制度的解体B.宗教神权的扩张
C.人文主义的复兴D.工业革命的开展
2023-10-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