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加利福尼亚州的合恩角记录了千百万中国劳工的痕迹:他们沿着峭壁往下降,来到离河面400多米的地方工作,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材料表述的是(  )
A.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贡献巨大
B.美利坚国家的建立得益于华工
C.美利坚人民牢记华工的贡献
D.华工推动了美国工程技术发展
2 . 19世纪初,悉尼市的街道以及医院、教堂、海岸灯塔等建筑大多出自一些罪犯(来自英国)之手,其中有个设计师曾犯伪造罪,但由于他的贡献,其头像还印在澳大利亚5元钞票的票面上。这说明(  )
A.英国流放者推动了澳大利亚的殖民开发
B.贩卖黑奴是英国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
C.殖民扩张加剧了澳大利亚的社会动荡
D.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转变得益于工业革命
2022-02-20更新 | 1156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东,出土了陶器、骨器、植物标本等6000余种。其中胡桃的出土打破了胡桃由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粟的发现把黄河流域种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近8000年;家鸡骨的发现修正了家鸡最早出现于印度的定论。由此可知
A.考古是探寻历史真实的唯一途径
B.考古发现可以修正人们的历史认识
C.考古发现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真相
D.通过考古发现印证的才是历史真实
4 .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学者用“重瓣花朵”加以形容,他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以中原为核心的,其外围分布着众多文明。这一说法
A.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象解读
B.旨在强调中原文明的优越性
C.开拓了早期国家政治形态研究的视野
D.主要基于原始部落分布格局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在西北边境设交市监管理互市,是中央派出机构。唐朝沿用隋制,继续设互市监掌管陆路贸易,太宗贞观六年(632年),改隋交市监为互市监。《唐六典》“诸市互监”云:“汉、魏以降,缘边郡国皆有互市,与夷狄交易,置其物产也。并郡县主之,而不别置官吏。”“诸互市监各掌诸蕃交易之事”,唐代互市监的品级相对于隋代大大提高。还规定“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蕃彩,自外并不得交易。其官市者,两分练,一分蕃彩,若蕃人须籴粮食者,监司斟酌须数,与州司相知,听百姓将物就互市所交易。”

——摘编自李叶宏、惠建利《唐代“互市”法律制度探析》

材料二 唐初,以“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为要义,在川西北地区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府州,到武德二年(619年),“羌、蛮隶剑南者,为州二百六十一”。对于封授的羁縻府都督、刺史等职,唐朝明确规定“皆得世袭”,“其部落代袭刺史等官”,仅“天宝中国家所赐官告共三十九通”。同时,唐朝还对这些内附的“首领”们厚于赏赐,其中包括官秩很高的虚衔。同时,唐朝还积极吸收当地的民族和部落参与作战,对参与和配合出征打仗的地方首领还授予军职。通过积极采取羁縻措施,设置羁縻府州和大量封授、赏赐,唐朝强化了对川西北地区的政治领属。宋朝沿袭唐朝旧制并使用唐朝的封印,宋朝予以默认。

——摘编自黄辛建、次旦顿珠《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的羁縻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西北边境互市的贸易特点,并分析边境互市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羁縻政策的表现。
6 . 李振宏强调:“义”是传统宗法社会的基本政治准则,不仅有亲亲尊尊的精神内核,还有公、正、善、节、分等具体观念内涵,是一个引起诸子群体性关注的核心观念,在战国诸子文献中均有较为突出的观念地位。这反映出诸子百家学说
A.以“义”为核心主张B.呈现一体化的特点
C.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D.源于宗法制的影响
7 . 春秋后期,先后出现了卿大夫专权和“陪臣(私家臣属)执国命”的现象。“学在官府”格局瓦解,学术文化重心下移。这些情况
A.引发诸侯各国相互进行争霸战争B.导致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开始丧失
C.成为周王朝统治分崩离析的起点D.促进战国时期发生更加剧烈的社会变革
8 . 商代有专业神职人员,卜辞中称“巫”“贞人”。然而王不但亲贞,而且亲卜,贞、卜全由商王一人主持。这反映出
A.商代占卜与祭祀职位形同虚设B.商代神权政治色彩逐渐淡化
C.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D.商代专制王权为神权所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孟子提出“仁政”,首先要使“民有恒产”,“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五十而衣丝,七十而肉”,遇到灾荒可以避免死亡。孟子这一主张
A.竭力维护了奴隶制度B.顺应了封建经济发展的要求
C.违背了孔子仁的思想D.指导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
2021-11-28更新 | 720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战国以来零乱错杂的交通道路进行统一规划和改建,大修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将各国道路纳入统一的交通系统之中。秦代形成的陆路交通网在汉时又历经拓修完善,并随疆土的扩展进一步延伸。自长安而东,经洛阳达临淄,为东路干线;自长安而北,直达九原郡,为北路干线;自长安向西,经由河西走廊,延长到西域诸国,为西北干线;自长安向西南经汉中,以达成都,并远至云南,为西南干线;自长安向东南出武关,经南阳,以达江陵,为南路干线。此外,还有一些支线和水运干线通向全国。由此,疏密交错的交通干线、支线结织成网,形成全国规模的交通系统。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等

材料二 敦煌悬泉置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遗址。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悬泉置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悬泉置由坞院、房屋、马厩等设施构成,其中坞院总面积2500平方米,院内有房间27个,常驻人员包括官吏、驻军、办事员等30余人。(图为悬泉置复原略图)考古人员在悬泉置遗址中发掘出6000余件生活用品,有竹木漆器、铜器、陶器、皮革、丝绸、毛麻织品等。从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书有25000余枚,内容有皇帝诏书、国家法律、行政文献、驿站文书档案和工作记录等。出土汉简表明,《汉书·西域传》上记载的西域诸国如楼兰、于阗、康居、莎车等国的国王或使团都曾经在此停驻。悬泉汉简中还发现了“浮屠简”,以及《论语》《孝经》的一些残片。微博悬泉置遗址出土了460余件纸张,其中9件是写有文字的汉代残纸。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纸。汉代“列邮置于要害之路”,形成了完备的邮、驿、亭、置系统。悬泉置始设于汉武帝时期,在汉代存续了200多年。从长安到敦煌,汉代里程简记载了46处停靠站点,每一处都应是具有类似悬泉置的功能和规模设施,负责传递朝廷公文和军情急报、接待过往官员和西域使者。


——摘编自《大汉帝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交通建设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悬泉置遗址考古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20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试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至少三个方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