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于停顿。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2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与中国的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平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三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材料四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并指出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并分析其制定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
2023-09-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王绍坊著《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1972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毛泽东抱病会见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会谈。……197812月,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应周恩来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1》必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2023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部分目录。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
……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
上述教材目录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官员选拔管理、法律教化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有何内在关系,请以古代某个王朝为例进行阐述。(要求:内在联系的阐述要基于史实)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人教版必修Ⅰ

材料二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

——《宋论》

材料三   在中国的权力监督体系中,包含着诸多的要素:除执政党和政府的自我监督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监督(主要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司法监督(主要通过宪法和法律)、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监督(主要是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以及民主党派监督等外部监督。

——《探讨权力监督中的中国民主党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的御史大夫与宋朝的谏官监察对象有何区别。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影响。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新中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自我监督方面进行了哪些制度创新?
(4)纵观上述材料,要建立和完善监察制度,可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
2021-01-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二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日本还提出“贸易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这些都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话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经济崛起的主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法律制度不仅确保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者表现出强烈的不满。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科书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材料四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法从起源到发展的过程。指出万民法逐渐取代公民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选自哪一法律文件?这一法律文件的性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的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归纳该制度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其运作程序概括这一制度的作用。
(3)军机处设置于清朝哪一皇帝时期?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2020-11-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蕨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者表现出强烈的不满。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科书

材料三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四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01410月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指出万民法逐渐取代公民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经济的“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人教版《历史》必修2


材料中主张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之相关的政策是什么?材料三的说法是否正确?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2019-11-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看文看题,看书看皮”,一本封面设计精美的书,犹如一壶“文化的醇酒”。下图是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的封面设计(注:封面上的图片为早期的电影放映机、爱因斯坦、孔子、司南)。



请仔细观察如图,选择其中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片,围绕高中《历史》必修三所学的内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学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