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7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其位于阿根廷东南端的南大西洋水域,距离英国本土约1.3万千米,距离阿根廷海岸约500千米。关于马岛的主权归属,英国和阿根廷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并时常发生冲突。1982年3月,事态急转而下,4月2日阿根廷军队突袭马岛,俘虏了岛上的英国驻军。3天内,英国发动了自二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行动。经过40多天激烈的海陆空战斗,阿根廷军队投降,英国恢复了对马岛的统治。战争的代价是惨重的,750名阿根廷士兵和236名英国士兵阵亡。

材料二   英、阿两国对马岛主权的争议由来已久。由于主权的不确定而引起战争,所以主权争端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许多人明确主张马岛主权应属于阿根廷;阿根廷学者博洛尼亚将争端追溯至殖民时代;也有学者认为,在不受限制的军人执政这一病态体制之下,军政府急需得到公众的支持,所以发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又指出阿根廷强烈的亲西方政策导致自己过高地估计了美国的重要性,所以在决定“侵略”时显得有恃无恐。尽管视角不同,但这些学者都认为这场战争从阿根廷方面来看是必定要发生的。

——摘编自赵万里《关于马岛战争研究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岛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岛战争所带来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99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群英谱部分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备注
年龄情况最年长的是赵九章和王淦昌,均出生于1907年。最年轻的是周光召和孙家栋,都出生于1929———————
教育背景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21位留学美、英、法、德、苏等国,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有5人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16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硕士学位。外语水平普遍较高,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陈芳允到英国后,直接进入了COSSOR无线电研究室,没有在大学注册读书;周光召在留苏学习期间被调回国内参加原子弹的研制
地域分布从籍贯看,苏、浙各6人,皖3人,湘、鄂各2人,滇、辽、冀、鲁各1人。从生长地看,南北划分,淮河以南16人,以北7人;东西划分,沿海省份14人,中部省份7人,西部省份2人。出自苏南浙北和长江三角洲10人,算上邻近地安徽,则为13钱三强、屠守锷、赵九章籍贯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籍贯同为江苏省吴江县(现苏州市)人
学界地位18人为中科院院士;3人兼任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兼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3人为中科院,部委员(现称中科院院士);钱三强曾任中科院刮院长、中科院特邀顾问周光召曾任中科院院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据冯华《“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彪炳史册(最美奋斗者)》整理

(1)根据材料,归纳“两弹一拦功勋”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功勋”群体产生的时代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古罗马重视法律的制定,制定时先设定了基本的原则,于基本原则下再制定细节。它是一套明确规定的系统观念——“界定了一个社会机体的详细结构与行动方式之法律义务,其中没有任何含糊不清的东西。”它的好处是它可以完全超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表明罗马法(     
A.可以保护所有人的权益B.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由归纳客观材料而制定D.很好地贯彻了民众的意愿.
2022-08-16更新 | 565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产生的根源,礼学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礼”是内容,“乐”是形式,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是治国的基本要素,礼乐的这种治国内涵被无数统治者沿袭采用。儒家认为,礼乐因人情而设,有节制性情、提升道德的作用;“礼”的和是“中和”,礼以和为贵,就是在尊重各个阶层权利的基础上,要求人尽自己的义务而达到和谐,这种思想在当代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刘丰《儒家礼乐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迪》

材料二   文学、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源甚早,但到唐宋之际,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出现了文化转型期。唐朝统治者对世家大族的压制,客观上使得文化的发展失去了家族的约束和保障,以传统的礼法之学渐渐崩溃,家族文化逐渐解体,文化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个人精神逐渐得到释放,民风渐变。到了宋朝及以后的时期,随着选官制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化逐步渗透到下层民众中。平民文学兴起,白话小说大量涌现,市民文艺广受欢迎。新的平民学者群体也不断壮大,他们到处讲学,儒家思想也呈现出一定的平民精神。

——摘编自蒋晓光《唐文化发展进程与唐宋文化转型的必然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礼乐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以来古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2022-08-05更新 | 699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列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帝国前期,意大利和行省的手工业也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西部,罗马和高卢商人沿莱茵河、多瑙河到达北海和波罗的海,在不列颠和斯堪的纳维亚进行贸易。东部的希腊和埃及商人则驶出红海,经阿拉伯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进行贸易,以金银换取东方的香料、宝石、精致的工艺品和纺织品。在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利用季节风远航印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7世纪初,在穆罕默德的带领下,阿拉伯帝国建立并形成了阿拉伯民族,有统一的宗教和语言。阿拉伯人在吸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中创造出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在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运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阿拉伯手工艺人调配的香水世界闻名,他们打出的刀、剑也非常锋利。此外,在叙利亚、埃及和北非各地也还有许多有名的手工业城镇。

——摘编自禹田《图说世界五千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罗马帝国晚期与阿拉伯帝国信奉的主要宗教,并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所起的重大作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国家出资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营企业最初的改革是政企合一下的放权让利,试图通过企业基金利润留成等方式扩大财务自主权,以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随即经国务院批准,通过了《关于国营企业试行企业基金的规定》《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利润留成的规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有企业迎来了较大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开始探索并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国家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李保民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三中全会与国企国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国营企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营企业改革的影响。
2022-08-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观察下列图片,归纳影响近现代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辛亥革命后的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的列宁装

文革时期的服饰
A.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B.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
C.受社会文化发展影响D.受当时政治氛围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袁世凯政府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稳固政权,维护统治,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改革经济的法规。1912年,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取消了建厂专办之权。1914年,农商部颁布《矿业条例》等降低矿产税,还颁布了《国有荒地承垦条例》实行地价优惠;国务院公布条例规定国币种类,旧有各种官局铸币由政府兑换改铸;交通部制定《交通银行则例》,规定交通银行掌管特别之国库金,发行兑换券,具有中央银行的性质;农商部会同财政部拟定《劝业银行条例》,鼓励银行投资实业、扶植实业。在人民群众爱国热情的推动下,政府提倡国货,减免捐税,宣布凡出口足抵外货者优给奖励。此后,北洋内阁虽更迭频繁,但基本上延续了袁世凯时期的经济政策。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袁世凯政府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袁世凯政府的经济改革。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会说汉语,生产生活不能自立,故怀恋旧地者为数不少。孝文帝当机立断,要求年轻一代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同时,他还规定免除从平城迁居洛阳者三年的租赋,鼓励他们在朝廷新授给的土地上耕种;移民中的许多人还被选为羽林、虎贲,充当禁卫军。于是,从平城一带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全都成了河南郡洛阳县人,他们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农民。

材料二鲜卑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喜欢以物易物,其商品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孝文帝下令铸造太和五铢钱,还允许民间私铸,但不论公私冶铸,都必须讲究钱币质量。不能杂以他物。新币铸成后,孝文帝下令新币可在京师及诸州镇通行,内外百官俸禄也都按绢的标准折价给钱,每匹绢折钱二百(文)。五铢钱很快通行于北方各地,商品交换在黄河流域活跃起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司马牧牛《千年争锋——中国历史上的牧耕大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迁都洛阳后面临的挑战,并归纳北魏孝文帝为巩固迁都成果而施行的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济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乱世,郑之国小,夹于晋楚之间。郑曾进犯楚之附庸蔡,致楚晋攻郑,割肉乞和,国内五族叛乱,国势累卵。子产危难受命,执政廿余,中兴。子产深知国小、内乱、外战,国必危之理。凡遇“国际”大事,苦心准备,分别找专长之人咨询、筹划、决断、执行,外交效果甚好;“国际会议”上为国争利,力避外战,言辞得体,声名远播。力排众议铸刑鼎,开启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刑案减少。顶着压力查农业,重新划分全国田地和沟渠,承认地主土地有,师初税亩仿相地而衰征,征赋富国。组织农民互助合作,共用水井等。重视商业,限制贵族随意压榨商人的特权。变革政坛内斗风气。子产与大夫丰卷有隙,国近分裂,遂主动请辞,后郑国最有实力的罕氏子驱逐丰卷,子产复职。子产却下令保存丰卷田产,三年后召丰卷回国,将田产及田地收入交还丰卷,此举在郑国深得人心。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1)根据材料,归纳子产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产改革成功的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