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举办的“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图片展”的第一部分的三幅图片及其解说词。

图片





解说词1950年5月,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印度是当时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8月,中国首任驻朝鲜大使倪志亮(中)赴朝履新。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左三)、朝鲜首任驻华大使李周渊(右三)等在北京火车站送行1950年6月,瑞典首任驻华大使阿马斯顿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宾主交谈。瑞典是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材料二

(1)如果材料一中的图片展推出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为核心的第二部分的话,你认为应该选取哪些图片。请仿照材料一中解说词的格式为你选择的图片写出相应的解说词。(要求答出两幅图片的名称并解说)

(2)新中国成立以来建交最高峰出现在哪一时期?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指出该时期出现的主要事件。

(3)新时期我国在外交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这些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钱穆在《中国经济史纲》中指出:“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史上变动最激烈之时期,经济方面主要是从贵族御用工商及贵族私有的井田制而转变为后代的农工商兵的自由业,遂使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下面对战国“崭新的面貌”解读正确的是(     
A.贵族政治已转化为官僚政治B.民营工商业完全取代“工商食官”
C.华夏族与戎蛮夷狄完成民族交融形成汉族D.土地私有制逐步取代土地国有制
2024-03-27更新 | 38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是历次工业革命驱动因素的一种解读模型。该模型意味着驱动工业革命的六大类、诸多项因素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工业文明的演化。

——摘编自余东华《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对人类工业文明演化的多维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工业革命的开展,任选其中两项“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驱动因素,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时务报》论说文中涉日篇目统计,对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梁启超汪康年麦孟华徐勤章炳麟欧榘中汪大钧读者来搞佚名合计
全体5915124222136115
日本364541225059
比例61%27%42%100%50%100%100%39%0%51%
A.《时务报》激发了抗日热情B.甲午后民众民主意识浓厚
C.甲午战败推动国人关注日本D.维新派主张联日抵制欧美
5 . 结合所学,对如表《1913—1921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C.近代工业此期间获得快速发展D.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2024-01-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抗战时期海外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的情况统计表(部分),对此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项目数目
至1940年抗日救亡团体2000多个
至1940年捐献物资217架飞机,坦克27辆,卡车数百辆
至1940年捐献医药物资救护车1000多辆,输血1750立方公升,药物无数
1937—1941年侨汇55.7亿元(法币)
1937—1945年捐款50亿元(法币)
1937—1945年购买政府国债11亿元(法币)
1937—1945年回国参军参战4万余人
A.国际援助在中国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各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
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024-01-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曾在此创作了240余首诗歌。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使之成为中国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据不完全统计,杜甫草堂现有馆藏珍贵文献3万余册(含十数种语言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刻本120余部);各类文物2000余件,包括古今与杜甫及杜诗有关的碑刻、书画、对联、印章等,它们共同构成杜甫草堂“文本化的风景”。

表:成都杜甫草堂部分“文本化风景”

内容来源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北宋王安石为《杜甫画像》题诗(部分)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晚清名士顾复初于光绪年问题写、现代书法家邵章补书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者郭沫若1953年题联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学者谢无量1955年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部分)
对人类最伟大的诗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法国前总统希拉克2004年题词

——据《杜甫草堂诗艺文研究》等整理

围绕杜甫草堂“文本化的风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予以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8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外部条件”和根本原因。
2023-10-0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治史有“求异”和“求同”两种方法。“求异法”强调“同中求异”,即从“同”出发,用分析法求其“异”。比如研究新航路开辟后400余年的历史,我们首先理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共性特征,进而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市场开拓方式、市场形成程度的差异。“求同法”强调“异中观同”,即从“异”出发,用综合法求其“同”。比如研究20世纪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面临的不同挑战,从挑战的不同国家、不同形式、不同力度、不同结果等方面,归纳出20世纪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的历史走势。

请利用材料中的一种方法对中国古代史或中国古代史的某时段进行解读,提出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指明历史时段和采用的治史方法,论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孙中山所表达的种种理想不无认识上的偏颇,如他发展海洋实业的思想仍受到当时西方海权论的影响,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多集中在港口、航运、造船等很狭窄的方面,具体设计也不尽合乎国情,而且他争取中华海权的努力由于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并没有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取得圆满的结局,但他对近代中国海权沦丧的深刻认识和对国人提高海权意识的宣传与呼吁以及建立强大的海军、全面发展海洋事业的谆谆教诲都是高瞻远瞩的,体现了他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和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热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史春林《孙中山海权观评析》

材料二   毛泽东研究海权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研究往往更多地尝试回应当时各种焦点议题,尤其是领土争端、领海范围问题、台海危机、海洋开发等,其独立解决应景性议题的能力极强。毛泽东海权观中的“同世界人民一起创建一个和平的海洋”主张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包容性。他认为实现上述主张的具体办法就是建设“海上铁路”,所谓“海上铁路”本质上就是找寻中国发展海权同人类共享海洋一致与和谐的规律,而“海上铁路”本质上就是中国联通世界海洋交通网络,开创一个世界各国共享海洋的新格局,这一超前理念不仅是对中国海权最为有力的解读,而且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多元开放、包容平和的理念不谋而合。

——摘编自戴晨城《毛泽东海权观的生成、内容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海权观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海权观的特点。
2024-04-22更新 | 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