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祖籍广东,自幼酷爱足球,1922年加入香港“南华”足球队。李惠堂希望参加比赛的双方球员能够客观对待比赛结果,并指出足球比赛的价值不在于征服对手,而是检测训练成果,与对手的竞争过程是检验已方是进步还是退步的过程。他将足球单纯地视作比赛,而且将其上升到社交的高度,提出足球比赛也应当如社交般“善意、平等”。李惠堂曾经总结出足球训练的“人格修养、娱乐精神、体魄锻炼”三大宗旨,指出合理的足球训练及比赛能够培养出训练者的美德和本领,还告诉训练者足球训练切忌”畏难而思退”,“有恒”才是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

——摘编自刘天宇、孙建华(李惠堂足球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惠堂的足球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惠堂足球思想对你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驿站是元代官办的交通设施。管理驿站的中央机构,原来是诸站都统领使司,后来改名为通政院。各驿站设置提领、副使、百户等站官,管领站务。按照官方的统计,在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和河南、辽阳、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云南、甘肃行省共设基犬全于件都立了1400处驿站,通往岭北行省的三条主要站道共设置驿站119处,宣政院管辖的吐蕃地区设置了27处驿站。驿站为官方来往人员提供交通工具、休息场所和饮食服务,“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而梯航毕达,海宇会同”交通有陆路和水路,驿站因此分为陆站和水站两大类,无论是陆站还是水站,都有专门的“站舍”,或者称为“馆舍”,为来往人员提供住处,并设有“厩舍”或船坞。

——摘编自史卫民《中国大通史·元(下册)》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驿站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站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战国中期梁襄王问孟子“天下乌乎定”时,孟子说“定于一”。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行政区划基础,“郡县治民,从制则天下安矣”。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下,各行政区划的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直到县一级。县之下,又有传统的乡里村落,用户籍等制度将民众纳入国家管理之下。《尚书》还说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唐太宗也说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以百姓之心为心”。统治阶级往往以减轻农民赋税徭役负担的方式推行民本措施。重农抑商是秦至清的基本国策,调节贫富是历代统治者试图缓和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的做法,背后都有民本的影子。

——据卜宪群《“大一统"和“民惟邦本”——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整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政权能否经受得住各种挑战的考验、实现平稳过渡并发展壮大,是当时不少国家及人士质疑并观望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一边稳定新中国政权,一边发展新中国事业,实现了稳定与发展的双丰收。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是历史发展的必由选择,同时也烙上了时代的深刻印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边学习边创新,边探索边总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经验启示。

——据季春芳、李正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并概括具体的做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国家治理的做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家治理的历史启示。
2021-04-2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汉光武帝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关记载。

记载出处
“光武皇……改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后汉书·伸长统传》
“(光武帝)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资治通鉴》
“(诏令)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令知忠臣、孝……之义”
《后汉书·光武帝纪》“退功臣而进文……止戈之武焉”
(1)根据材料,概括汉光武帝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光武帝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7年,历史学者顾颉刚因编印通俗读物宣传抗日而被迫离开北平,开始了为时一年的西北民族考察。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顾颉刚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管齐下的以训练实用技术人才为核心的西北边疆民众教育策略,充分为当地的长远发展考虑,还提出因地制宜的不同的教育计划。同时,顾颉刚认为边疆问题不仅仅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问题,也是中华民族内部的问题。顾颉刚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由边疆问题入手,参与救国救民的事业。他调查边疆民众的教育情况,热心这一事业的目的非常明确,即“保卫边疆、开发边疆、达成国家统一”。而在边疆民众教育中,顾颉刚的建议充满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的充分尊重。

——摘编自王雪《民众教育: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关注边疆问题的着眼点——以顾颉刚的西北民族考察活动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颉刚边疆民众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颉刚边疆民众教育思想的影响。
2021-09-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的武装干涉措施不仅仅是针对朝鲜,而是“三管齐下”,即同时出兵朝鲜和台湾,并派军事顾问团进入越南。按照毛泽东的说法,这是“三把刀”插进来——朝鲜一把插在头上,台湾一把插在腰上,越南一把插在脚上。美国出兵台湾造成了中国的分裂,又将战火烧到东北边境,此时新中国因缺少海、空军力量无法使台湾回归祖国大陆怀抱,出兵越南也不利,出兵朝鲜才具备“三个最有利”。此时若不敢迎战,美国势必得寸进尺,正如毛泽东所形容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在旧中国,两万八国联军就能轻易打进北京,两万日本关东军也能迅速占领东北。而新中国成立刚一年,出手就能将以美军为首的几十万“联合国军”打得大败而逃,中国人自鸦片战争后丧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这时起终于得到恢复。20世纪50年代,全国人民也由此激发起建设祖国的冲天干劲。这场战争留下的奋斗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国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砥砺前行。

——摘编自徐焰《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什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决定抗美援朝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食品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自古以来也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公共治理问题。

材料一   《礼记王制第五》记载了周代有关食品安全保障的规范:“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于市”。这一规定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关食品安全管理的规范。据《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其有害心,故与尊长食,欲令死者,也准谋杀条论;施于卑贱致死,以故杀法”。为了加强管理和监督,宋代政府颁布法令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同时在法律上继承唐律的规定,对腐败变质食品的销售者给予严惩。

——摘编自李建军、史玉丁《食品安全规范的历史及其伦理思考》

材料二   186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食品法,起因是德国人弗雷德里克阿卡姆对伦敦出售的许多面包进行了化学分析,并在1820年出版《食品掺假以及监测方法》一书,指出在面包中使用明双漂白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任命化学家查尔斯M威斯利尔在新成立的农业部任职,开始分析食品、肥料、杀虫剂和其他农产品的化学成分。1906年,美国“社会丑事揭发派”作家厄普顿辛克莱根据其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的生活体验写成纪实小说《丛林》,向公众揭示了美国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黑幕。据说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读后深受触动,随后就推动通过了《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并因此创立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简称FDA),负责对美国境内所有人食用的食品和药品进行安全评估。

——摘编自李建军、史玉丁《食品安全规范的历史及其伦理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管理相比,近代西方食品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国家观念是家国同构的伦理论,伦理本位的政治文化是将血缘宗法关系的氏族社会和地缘政治关系的国家体制相融合。大一统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使得中国人有着牢固的“大一统”信念,也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一元化领导核心的统治方式。德法并治思想把德的教化功能和法的强制效果巧妙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达成共识的社会治理理念,无论孰轻孰重,皆是不可或缺的治国之道。以儒学为重心的传统文化从家族伦理中推衍出国家政治秩序,在这种孝忠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下,人们孝亲、忠君、爱国,对社会充满责任感,重义务而轻利益。

——摘编自刘静、韩冰《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等

材料二   西方现代国家观念在启蒙运动时期进一步发展并成熟。洛克认为自然法的主要内容是人们有保护自己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人们制订契约形成国家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同时,被授予权力的统治者也是契约的参加者,也要受契约束缚,如其违约,人们有权反抗,甚至重新订约,另立新的统治者。依据自然法则,伏尔泰提出“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理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明确提出国家主权应该永远属于人民。康德提出国家应建立在三个理性原则之上,即每个社会成员作为人都是自由的,作为臣民彼此是平等的,作为公民是独立的。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国家观念和西方现代国家观念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释中国传统国家观念和西方现代国家观念的积极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这就是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所称的“自然法和上帝之法”,一个合法的政府要经人们同意接受其统治才能存在。杰斐逊以这样的语句将此思想写进了《独立宣言》,即“政府产生于人民,其正当权力源于受治者的同意”。二是没有人有权统治你,你也无权统治他……

——史彤彪《自然法思想对美国<独立宣言>的影响》

材料二   我们革命党内的情形,也是这一样。革命的始意,本是为人民在政治上争取平等、自由。殊不知所争的是团体和外界的平等、自由;不是个人自己的平等、自由。中国现在革命,都是争个人的平等、自由,不是争团体的平等、自由。所以每次革命,总是失败……大家希望革命成功,便先要牺牲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平等,把个人的自由、平等都贡献到革命党内来……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有自由,然后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有望成功。

——孙中山《革命成功个人不能有自由团体要有自由一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独立宣言》和孙中山告别词中蕴含的民主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和孙中山上述思想形成的不同原因。
2021-09-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16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12月,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报在新年会晤的消息向世界公布。意味着对抗五十多年的美国、古巴关系开始解冻。回顾五十多年觉,古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初,实行资源和企业国有化政策,引起美国垄断资本家密谋颠覆卡斯特罗改权。为加强对美国的威源,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虽然英国和苏联老从这次危机中更尖锐地看到了核时代超级大国对抗中国有的风险和核沉诈政策的局限……此后美苏不再动辄以被武器来彼此炫耀和对抗,而且开始就桩武器控制达咸了某些协议。

——摘编自20141221日央视断闲报透、《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

材料二 苏联在关键时刻可以不顾古巴的利益和尊严,不仅使古巴不满,削弱了苏联在古巴人心目中的分量,而且促使人们在如何对待苏联的支持方面,更加明确地得出自己的言论,更坚定是自己道路的意志。

——《英苏冷战争霸史》

材料三 美国的盟国担心,超级大国可能把世界拖入一场核浩……而另一方面,当它们遭到攻击时,美国又可能不愿冒自身核毁灭的风险来保护它们。戴高乐指出:古巴事件使人们再次看到,由于核僵持,美国的保护伞不可靠了,欧洲必须靠自己。法国必须有独立的核力量

——《古巴导弹危祝及其影响》


(1)根损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及其给美苏关系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简析古巴导弹危机给战后国际关系带来的变化。
2021-08-3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