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3 道试题
1 . 不同于魏晋时期民间私铸“土钱”的多样式,唐朝尤其是开元通宝发行后,私钱完全仿照官钱铸造,“公铸者号官炉钱……富商往往藏之,以易江淮私铸者”。这一现象表明(     
A.货币铸造逐渐走向规范化B.官私手工业技艺存在差异
C.货币与国家认同密切相关D.政府的经济管控能力增强
2 . 就是否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规定要“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中共“二大”提出“民主联合战线”,同意与中国国民党进行“党外联合”。中共“三大”决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找到了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B.基于国内外革命形势变化做出的调整
C.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政治上走上了成熟
D.能依据国情独立自主地制定方针政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年时期,王征就对机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王征因为九次进京考试,所以有机会接触到西洋的一些机械成就,他对机械的兴趣便更加浓厚了。王征的发明有很多,如灌溉机械“虹吸”和“鹤饮”、计时器“轮壶”、耕作机“代耕”,以及“自转磨”“自行车”和先进的武器“连弩”“自飞炮器”等。1626年,王征在北京与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的交流中,曾向他们请教《职方外纪》上所载的西方奇器,并从他们那里看到了许多西方的关于力学、机械学方面的书籍。他还曾向金尼阁学习过拉丁文。由此,王征得知了欧洲的《诸器图说全帙》一书的概貌,遂即由邓玉函口授,王征执笔,并参考其他书籍,选择“关切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翻译成书三卷,名为《远西奇器图说录最》,连同王征自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一卷,于1627年在扬州刻印成书,刊行于世。

——摘编自姚远《我国明代引进西方力学的先驱者——王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征在科技领域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征取得上述科技成就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1年,上海铁路管理局按照铁道部统一整顿职名的要求,修订一批旧式职名,将杂夫役、小工等改为各种员、工,将旧社会各种“匠”一律改称“工”,并修订一些日、俄语等转译过来的职名。这一举措(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要求B.旨在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C.促进了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D.有利于塑造新型劳动者关系
5 . 两宋时期,出现了一些占据优越地理位置并且人口众多的集镇,它们往往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在集镇上开办作坊和商铺。两宋时期集镇的设立(     
A.优化了地方行政管理体系B.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C.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管控D.扩大了赋税的来源
6 . 20世纪30年代, “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开创了“定县模式”(村保健员一乡保健院一县保健院”的三级卫生网),这一“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理念,被写入到1977年的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宣言之中,被全世界所接受。由此可知(     
A.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影响较大B.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C.中医药事业逐步与国际接轨D.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创新
7 . “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除此之外,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A.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儒学者认为,宋初,书院之设立,实为中国学术文化筑坚实之基础。盖从此真正之学问研究所,不在学校,而在书院。于是教育独立,渐成群众化;学术进步,乃臻于突飞猛进之地步。由此可知宋代书院(     
A.主张“经世致用”,倡导个性解放和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
B.推动理学的发展和传播,刺激官学的兴起,提倡社会责任感
C.客观上促成“三教合归儒”的提出,巩固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D.实现儒学纲常伦理完备化,构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
2024-01-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2023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表示,神木石峁遗址核心区域发现了最高等级墓地,墓地与皇城台“大台基”共同构建起皇城台上“前宫殿后墓地”的基本格局。另外,墓地中南区墓葬具有连排分布和围绕墓葬建有石墙等特征,表明石峁文化高等级墓地已具有成熟的规划意识和墓上建筑,或已形成墓园雏形。皇城台高等级墓地更加彰显出石峁社会的文明化程度,据此可知(     
A.当时已经形成了以石峁为核心的中原文明
B.这是石峁已进入早期国家形态的重要实证
C.表明中国很早就形成非常成熟的城市规制
D.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2024-01-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代消费理念消费实态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享乐是最高的幸福日常生活消费和公共消费奢靡无度,以角斗、逐兽、赛马、剧场表演等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消费迅速发展
5世纪至15世纪节制是美德衣食住行极端简朴,除宗教歌剧之外,几乎没有休闲娱乐活动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奢侈有利、节俭有弊到保证积累、有效消费宫廷贵族奢侈消费卷土重来,中产阶级提倡有节制消费;衣食住等日常消费质量大大提升;休闲娱乐和精神消费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消费至上、需求创造生产饮食消费比例下降,物质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成为主要消费项目;汽车等奢侈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超前消费成为时尚
20世纪下半叶消费至上,开始倡导适度、绿色、可持续的消费消费强调审美和文化意义,追求个性,炫耀品位;生存性消费比重降低,享受性、发展性消费比重升高;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盛行;消费周期变短

——根据杨魁、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取向》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一历史时期的西方消费活动变化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消费活动变化,解读全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2024-01-26更新 | 11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