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牛河梁遗址群是红山文化晚期的突出代表,面积达50平方公里,发掘出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十几处大型公共建筑。由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     
A.早期国家已经产生B.社会组织能力强大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2024-06-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2 . 3世纪时,有史书记载:“敦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经诺羌转西,越葱岭,经悬度,入大月氏,为南道。”上述“道”的开通(     
A.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络形成B.密切了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
C.源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D.缩短了西域与大月氏的距离
3 . 古埃及雕塑家着重刻画人物的头部,其他部位则雕刻得十分粗犷、简略,这通常使雕塑显得僵直、呆板,没有丝毫的感情流露,而古希腊的雕塑家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如何在人物姿态的优美与形象的自然之间找到平衡。这种不同(     
A.证明自然环境影响文化发展B.说明人文主义传播范围狭窄
C.表明两地不存在文明的交流D.根源于两地政治经济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人于邵《送刘协律序》云:“(广东)南海,有国之重镇,北方之东西,中土之士庶,舟宗连毂击,会合于其间者,日千百焉”。时人亦有诗云:“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尝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唐代广东南海地区(     
A.南北交往频繁B.商业繁荣发展C.中外联系紧密D.政治地位上升
5 . 元朝自1271年建国起到延祐二年(1315年),即从内部关上了那扇科考大门。但一部分读书人“乃更沉潜性命之学,手编诸经传注,汇秤先儒格言,其精义奥旨,融贯演绎”。据此可知,元朝停废科举(     
A.加速了自身政权的灭亡B.旨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C.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使程朱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6 .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自称为老子李耳的后代,多次拜谒供奉老子的神庙。他尊老子为“圣祖”,并把老子写进家谱之中。后又颁布《先老后释诏》,使得道教在当时最受尊崇。李渊的这些举措旨在(     
A.削弱儒学正统地位B.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C.巩固封建专制统治D.活跃社会文化氛围
7 . 唐代科举制度,中了进士并不意味着能够马上进入官员的序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后才踏进官场。这一制度(     
A.选官兼顾才学和从政的能力B.确保了教育公平公正
C.科举取士不能满足人才需求D.消除了门阀政治残余
2024-05-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晋南、江汉、海岱、环嵩山地区的兽面或神人面均有阔脸、臣形目和蒜头鼻等主体特征。这反映了当时(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形成了区域文化认同
C.已经出现公共权力D.早期国家进一步发展
2024-05-17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古代很多文明都有史诗。一些诗人会把民间作品收集起来,连缀成长篇的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古代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等都属于这类史诗。这表明(     
A.古代各地区文明的相似性B.古代文明重视英雄传说或重大事件
C.古代地理环境决定文学形式D.古代地域文明之间的交流趋向频繁
10 . 陈桥兵变时,后周武臣韩通因组织抵抗被杀。北宋初年,宋太祖给予其充分的褒扬,且“以礼葬之,嘉其临难不苟也”。宋太祖此举旨在(     
A.推行崇文抑武方针B.重建君臣伦理纲常
C.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推动理学思想广泛传播
2024-05-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