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01 道试题
1 . 送王船是15至17世纪流行于中国闽南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的开展,该民俗活动逐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成为当地华人社群的传统活动。多年来,当地众多的印度裔和马来原住民也乐于参与其中。据此可知(     
A.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B.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传播
C.区域文化取向趋于一致D.商业贸易助推文化交融
2 . 奇穆文化(约公元1000年到1461年)分布在特鲁吉罗(秘鲁)南北的沿海谷地,崇拜月神“夕”,印加人尊奉的太阳神仅居次要地位。但是,1200年以后,将太阳神作为主神崇拜的地位逐渐确立起来。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玛雅文化的兴盛B.阿兹特克文明的传播
C.印加帝国的扩张D.自然崇拜现象的流行
3 . 农业革命后欧亚大陆和北非先后出现诸古代文明。到了公元前第二个千年,诸古代文明大部分开始衰落,并且在周边游牧民族的入侵下纷纷崩溃。取代这些古代文明的则是数百年后所掀起的诸位古典文明。在公元200至600年之间,古典文明的崩溃同样归咎于游牧部落的入侵,世界文明格局又产生了巨大的变迁。下列项中与材料不符的是(     
A.印欧人的迁徙对亚欧大陆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B.古典文明包括赫梯、西亚、希腊和印度文明
C.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替代了古印度文明
D.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4 . 西班牙文化传统中有很强的尚武精神,伊比利亚半岛人(即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经过700年的“收复失地”战争才把阿拉伯人赶出半岛,因而军人在社会中据有很高的声望与地位。对美洲的征服又加强了这种传统。独立战争刚刚开始时,玻利瓦尔说:“我们的同胞不具备我们北美兄弟所著称的那种能力与政治品德,完全的民众制度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而只会把我们推向倒台。”“秘鲁护国公”圣马丁留给这个国家的最后一个忠告是:“一位幸运的军人……执政,对重新建立的国家是可怕的。”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阿拉伯帝国衰落推动民族国家发展
B.拉丁美洲文化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
C.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取得了胜利
D.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有其根源
5 . 1982年春节,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新年致辞中号召全体新加坡公民遵守新“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一举措客观上(     
A.改善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B.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D.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6 .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续定招工章程》,其中规定:“工作日期时刻,定准七日之内必得休息一日,一日之内作工不过四时六刻(即外国九点零二刻)。期满如欲回国,彼处必将合同所注之水脚路费若干,按数备全交付,便船送回中华。”这些规定意在(     
A.维护华工的合法权益B.缓和国内的人地矛盾
C.废除列强的治外法权D.推动国家间平等交往
7 . 如图所示为1982~2011年中美日三国历年经常账结余(出口商品和服务净额、净所得和经常转移净值等三项之和)对当年GDP比率的变化情况。这一发展趋势(     

A.说明经济危机导致国际贸易衰退B.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更加突出
C.体现冷战改变了大国的力量对比D.折射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世界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初,全国有3000家企业进行了厂长负责制试点;到1988年,全国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已占国营企业总数83.2%。这说明(     
A.厂长负责制得到广大职工认同B.市场经济有力助推国企改革
C.厂长负责制达到了预期的成效D.城市改革迈出了有序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达德利·诺思 (1641 ~1691年) 说:“任何法律都不能规定贸易的价格,因为贸易的行情必然而且将会自行确定下来,但是,当这类法律确实碰巧抓得很紧的时候,这就对贸易是个非常大的障碍,因此是不利的。”据此推知,达德利·诺思的经济思想(     
A.属于传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B.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形成D.加剧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提议修纂类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永乐皇帝朱棣即位后,他一方面继承太祖遗志,另一方面也为了收拢人心,修书一事再次被提上日程。耗时五载,朝野上下共两千余人参与编纂,终于编撰成3.7亿字的《永乐大典》,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修成后一直被秘藏禁中,即使翰林院学士也难有查阅的机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抢劫,加之一些官员和太监偷盗,到1894年《永乐大典》只剩下800册,庚子年又被焚毁或流失300余册。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苏联、民主德国等国,还有民间搜藏者相继归还一些册数。20216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中,应用了多种数字化展示方式,充分展现了古籍的珍贵价值,拉近了观众与古籍的距离。

——摘编自金满楼《〈永乐大典〉:划时代的百科全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承和保护”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