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年,旅京山东人士受危机意识和乡缘观念的驱使,创办了《山东杂志》。其发刊词指出:“《山东杂志》何为而作也?乃为东人筹生活之计、自全之策,而广集事汇、兼为论说,偏陲之父老子弟,使易其积习,以免于危亡也。”杂志由山东同乡集股经营,初次召集时,“大众非常踊跃,认百股者三人,其余十股至五十股不等,约计已集约在千股以上”。杂志在山东省内的东牟公学、济宁公立阅报所以及各府中学堂等地广设代派处,还采取“代销杂志十份以上者酌提一成”等办法促销。杂志的载文分为十类,即论说、朝政、学务、民风、吏治、实业、交涉、要闻、轶事、杂录。杂志以大量篇幅介绍近代社会政治学说,对列强瓜分中国的活动、野心和手段进行揭露,对清廷的吏治腐败和对内昏庸、对外出卖国家利权的事实进行批判。

——摘编自孙向群等《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山东杂志>评述》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山东杂志》创办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概括《山东杂志》运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时代价值。
7日内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市东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代表人物与西学态度时间
林则徐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为了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组织人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19世纪40-50年代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对强国御侮之路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他特别强调发展中国近代工业,主张“不必仰赖于外夷”,但应“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将“中国史事、本朝政论”称为“中学经济”,将“西方各国政治、兵制、学校、财赋、商务”统称“西学经济”;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近代历史人物的一项或几项信息,并对其信息进行评析。
2022-01-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60年前后,一种机械论的自然观荡涤了神秘主义。此后,自然界被认为像最精致的机械钟一样运转,天体运动规律可以被准确无误的预测,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类充分理解。”与该评述相关的史实是(     
A.文艺复兴使人彻底挣脱宗教束缚B.科学革命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
C.宗教改革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D.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主义的旗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二战时期,英国著名将领、军事专家富勒将军断言:“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因为俄国人的抵抗,尽管他们很顽强,或是气候对德国空军的影响挽救了莫斯科,事实是,德军前线的车辆陷入了泥泞中。”这一军事评述(     
A.夸大了气候因素对战争的影响B.客观上指出了苏军获胜的关键
C.肯定了莫斯科战役的战略价值D.侧面反映苏德两军的装备差距
5 . 《申报》是近代中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民营报纸。全国抗战爆发后,《申报》作为第三方报纸,其报道多角度呈现了共产党形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申报》关于共产党的报道(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节选)

报道主题报道内容
国共合作(关于红军改编的报道)“第八路军现在已经改编完成, 朱德等愿真诚跟随蒋委员长, 与全国友军一起……为中国的自由独立而不懈奋斗。”
抗战贡献(关于社会各界贺电的报道)“第八路军朱总指挥、彭副总指挥,暨前线诸将士均鉴,平型一役, 已佩神威, 捷报传来……此后出奇制胜, 谨电驰贺。”
军民关系(记者报道)“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在与日本人进行游击战时,常得到民众的帮助……社会各界人士愿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捐款捐物。”
皖南事变(刊登国民政府下发的通告)“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命叛变,袭击友军,已由顾司令长官紧急处置,绳以军法, 将该军全部解散,编遣竣事。”

——摘编自陈鸿《抗战时期<申报>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

评述《申报》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呈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旧民主生理解推动

《觉醒年代》故事片段如下:

1912年清廷覆灭,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年代。人们在愚昧中苟活,在无知中残存,中国这个几千年的大国,又一次迎来了沉重的打击,无数人民流离失所,无数人民在封建礼制的摧残下,滋生出一副吃人的社会。人们开始怀疑这样的中国是否还有救,这样的中国是否还能继续生存与延续。人们开始绝望,变得麻木,变得开始接受这样一个残破中国的现实。中国这个屹立于东方几千年的雄狮,终渐陷入了沉睡。当周围无尽黑暗时,总有一束光明照耀前方,在这个吃人的社会下,一代新人站了出来,李大钊、陈独秀,一批批革命先辈用他们的方式试图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他们以笔为武器,以文章为阵地,在一个不见血腥的战场上,开始了他们的战争……

随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片段中提取一个情节,并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再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评述全面,史论结合。)
2024-01-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在即,中国迫切希望得到英美的支持,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山东问题,反对与日本直接交涉该问题。但日本要求直接与中国谈判,抵制将山东问题列入华盛顿会议。美国希望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但又不希望这一问题在会议上提出而影响其主要战略的实施。日本政府获知美国的态度后,提出“特定国间问题”,向中国驻日公使表示,山东问题要在会前解决。中国政府在确知美国的态度后,不得不改变主意,原则上接受了美国会外讨论山东问题的主张。最后,在美国的设计下,对讨论山东问题作了在华盛顿会议的“边缘”进行会谈的安排。19222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至此,华盛顿会议围绕中国主权问题争执的“边缘”谈判宣告结束。

——摘编自吴正俊《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日三国协商山东问题安排的最初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5王韬撰《瀛埃杂志》,介绍上海洋行的星期日休息制度:“七日礼拜为安息期……是日,西国行铺停止贸易。”
1882福州船政学堂规定,学堂的四个班中,受教于洋教习的一个班享受星期日休息;其余受教于华人教习的三个班,每月朔、望、初七、二十三各休一天。
1897宁波中西学堂规定:“凡遇礼拜日,则停止讲读,但不得任意闲游。”
1902清政府颁布《钦定中学堂章程》《钦定高等学堂章程》,规定全国中等、高等学堂一律实行星期休息制度。
1906清政府中央各部相继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
1908各地设立地方自治机构,其中成都自治局办公条例规定:“星期日休息”。
1911年夏清政府中最守旧的吏部与礼部,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
1929清末民初,大多数的工厂多实行变相的“星期休息”,即工人两星期左右可享有一天假期。国民政府颁布《工厂法》,星期日休息作为工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获得了法律层面的保护。
1994国务院确立“大礼拜”和“小礼拜”,实行“单双轮流休息”制度。
1995中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

——摘编自李长莉等著《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星期日公休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民国至现代星期日公休制度的发展历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年,一位名叫安吉尔的英国经济学家、和平主义者写的一本新著《大幻想》在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他在这本书中,力图证明战争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在当时各国财政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胜者和败者同样遭殃,战争成了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国家蠢到发动一场战争。

——毛元佑编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盘点》

材料二1914年投入战争的是19世纪的军队,打的却是20世纪的战争。战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出了新型武器和大规模屠杀的方法,影响深远……虽然欧洲是一战的中心,但这场战争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冲突,影响到了每一个大陆。和多数战争一样,开战容易,结束却……大战接近尾声时,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都对公民开征了新的税赋,或提高了原有的税率。各国债台高筑,国家就滥发钞票,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英】伊恩克肖《企鹅欧洲史8地狱之行(1914-1949)》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棉、毛、丝等原料成为军需用品,一时求过于供,价格暴涨,拥有传统桑基鱼塘优势的珠三角地区的缫丝业遂乘机扩张。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顺德掀起了办厂的热潮,当时广东全省雇用千人以上的缫丝厂共4家,顺德容奇便有3家,仅大良大小丝厂有十七间,蚕丝产销最盛时,顺德大小工厂190家,女工八万多名

——李淑苹、朱婵《珠三角近代产业女工的职业形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吉尔的观点并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顺德缫丝业发展的原因。
10 . 从三代到明清,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整体而言大致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     “察举制”、“九品中正明”、“科举制”五个个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选拔方式或内容
“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宗室非有军功,不得为属籍;“智首为功”
“计首投爵”制。
中央选派“贤有识签”的官员任原籍地的考评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综合德才、
门第定出等级,然后向吏部程荐。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
足以决疑,能案章蕴间。文史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忘,明足以决,才任三
统令、
王权与族权统一,依血缘的亲疏定等级尊尊和官爵高下,即“公门有公,御门有御。
践有穷愁,贵有常荣,贫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政府按照不同的科目上考试,士人可以自由报考,政府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分别写出阶段①②③④⑤对应的选官制度,选取其中某一制度进行评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