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3 道试题
1 . 蔗糖在中世纪是欧洲贵族和王室炫耀权力的奢侈品。哥伦布第二次美洲之行将甘蔗引入了加勒比海地区后,当地甘蔗种植园迅速发展。到17世纪时,欧洲蔗糖价格大幅下跌,蔗糖逐渐向下层社会广泛传播,成为大众化、日常化的消费品。这一变化反映了(     
A.欧洲民众收入的提高B.“价格革命”的深入发展
C.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D.洲际物种交流的增强
2 . 亚历山大东征之前,东西方文明因交通不便而交流较少。伴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甚至是印度,都建立了直接、长久的联系,并开始进行商品交易和贸易往来。由此可见,亚历山大东征(     
A.致使世界文明的独特性丧失B.拓展了东西方交流的渠道
C.以传播希腊文化为主要使命D.使丝绸之路逐渐恢复畅通
2022-12-29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阿摩利人是来自两河流域西部的叙利亚地区的游牧部落,进入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后,他们很快掌握了阿卡德楔形文字,于是得以从事信使、商人、牧羊人等各种职业,甚至担任政府的高级官吏。很多阿摩利人还通过服兵役的方式,成为乌尔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摩利人的这些转变(     
A.反映了古巴比伦农耕文明的高度繁荣B.增进了其对两河流域文化的认同感
C.凸显了两河流域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D.体现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封闭性
4 . 据乾隆时期的《富平县志》记载,当地“市集皆日用常物,无大贾也”,商品种类方面“粟米酒脯菜炭而已(止)”。这反映出该地(     
A.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B.民众生活依赖商帮活动
C.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明显D.抑商政策得到严格执行
5 . 下图所示为唐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的画像。这可用于研究当时(     
A.思想自由和社会开放B.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C.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D.佛教的民间传播状况
6 . 据史书记载,魏晋时期,晋朝将领魏浚在洛阳失陷后,屯于洛北石梁坞,归附者甚众;江州刺史郭默在永嘉之乱后,率遗众自任坞主,流民依附者甚众;平阳县侯李矩在刘渊进攻平阳时,被乡人推为坞主,东屯荥阳,远近多附之。这可以说明当时(     
A.庄园经济兴起恰逢其时B.豪强势力趁乱拥兵自立
C.北方战乱明显多于南方D.流民增多危及社会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所示是国内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孔子见老子》(部分),其主要出土于山东、陕西、河南、四川和江苏等省。居左的老子双手抱于胸前,拱手向对面手持见面礼“雉”(大雁)的孔子施礼。作为汉代比较流行的画像主题,此类画像石体现出当时(     
A.儒学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地位B.“无为而治”思想的广泛传播
C.民间文化信仰具有多元性特征D.道家倡导谦虚好学、尊老敬贤
8 . 夏商周时期,农业生产以木、石、骨、蚌等工具为主,同时出现了耜、缚、钜等农具,青铜农具也应运而生。刀耕火种的方式继续存在,同时也产生了“耦耕”的耕作方法。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束缚B.青铜农具得到普遍应用
C.农业生产具有过渡性特征D.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2022-12-29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斌椿是清政府第一位官派出赴欧洲考察的官员,他在1866年撰写的《乘槎笔记》中写道:“是日,至电机信居,问马赛开船日时,顷刻回信,答以初十日申刻,往中国船开行。记程二千里……来时携时辰表二。其一则按周中正午,随地推移,每日至午正约迟一刻。一仍其旧。至巴黎时,彼之午正,乃中土戌刻矣。今由西土东回,每日缩一刻余。”由此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①电话在此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欧洲至中国的海上航线已经建立
③时区和时差概念已经形成
④他可能经苏伊士运河回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
10 .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水平迅速提高,但消费水平的提高程度远跟不上生产能力的提高程度。另一方面,一些不具备购买能力的顾客或是出于虚荣攀比的消费心理,或是被掮客恿,靠延期赊账的办法大肆购买东西。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刺激消费扩大了国际市场B.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C.经济供需矛盾在不断加剧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