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徐继畲《瀛寰志略》所载地球图(局部)

材料二   康有为曾说,见《瀛寰志略》后才“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梁启超也称:“当时中国士大夫之稍有地理知识,实自此始。”     

——摘编自岳亮《 <瀛寰志略>:在中国发现世界》

材料三   1861年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理因条约而产生的各种事务。又设同文馆,教授外国语言,不久其他类似的学馆也开设于各通商口岸。轮船招商局设立于1872年。开平煤矿始于1876年。……自强运动表示着一种意志单简的目的:中国希望借西方之科技以充实军事力量而已。纵有对他们的批评,也并不苛刻,可是运动本身范围如是窄狭,也就无从达到预期效果。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瀛寰志略》的创作背景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自强运动”的历史意义,并指出“无从达到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在研究辽史时,需注意区分辽朝的契丹人和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前者应着意考察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契丹本族的文化传统如何赓续与涵化;而后者则应充分把握辽朝国家的基本形态乃是承袭自唐宋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辽朝立国的制度基础。以下符合该学者论断的是(     
A.辽朝制度的“一体两面”特性B.四时捺钵制是辽朝立国的基础
C.猛安谋克制是契丹族文化传统D.南北面官制凸显辽朝二元分野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商业市场骤然拓展,资本原始积累呈现出对内盘剥和海外殖民掠夺交织在一起的样态。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随后,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相继走上殖民掠夺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据相关资料统计,1503年至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攫取的有据可查的白银和黄金分别是18600吨和200吨。与此同时,葡萄牙人也从巴西掠夺了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王增智《掠夺是资本主义殖民的本质》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期,经济繁荣崩盘,造成了1874年至1893年的“经济大萧条”。在此种背景下,各大国竞相扑向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争夺原材料、扩大领土和保护市场。1876年,欧洲国家统治下的殖民地还不到非洲的10%,但到1900年,则达到90%以上,这个典型的帝国主义时代是空前的。尽管当地人民对侵略者进行了英勇而机智的抵抗,但他们遭遇了欧洲人带来的疾病和配备先进武器的专业化军队,因而造成大量伤亡。由于欧洲殖民的大力推动,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1913年各个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强国出现了一次经济繁荣。列宁在1920年分析说:“一小撮‘先进’国家把资本主义变成了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进行殖民压迫和经济掠夺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布莱恩.S·罗珀《民主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早期的资本扩张相比,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在方式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殖民活动产生的作用。
2023-07-05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瞻观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区最西端的印度于利于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以及该地图的意义。
2023-06-10更新 | 6525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苏联1928年印发的一幅海报《工业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图案相当规整,背景的机器、仪表犹如机械制图,工人形象亦如机器人一般。该海报反映了(     
A.集中力量稳定苏维埃政权B.建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C.工业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D.倡导实施指令性计划体制
6 . 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卫生领域的体现,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与我国当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紧密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活动(部分)

时间共青团活动
1952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时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动了以反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制定了以“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
1955年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指示,各地委员会“应配合工业生产和国家经济建设,在农村应与春耕施肥、防止畜病等相结合,以改进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1966-1976年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两管五改”工作(管理饮水、管理粪便和改良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
1981年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起“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并明确爱国卫生运动要以搞好城乡清洁为主要任务。
1989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健康,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决定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行动。此后,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城市符号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落脚点。

——摘编自王鑫《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历史沿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以“时代·使命”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下诏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次年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这些做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黄老无为思想的影响扩大B.工商业发展影响了农业生产
C.长期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D.丞相权力过大威胁专制皇权
2023-05-23更新 | 63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漫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源。如图是关于一战的漫画,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①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皇储   ②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③一战陷入长期阵地战的僵局   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9 . “中国名片”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揭开了中国印钞造币崭新的一页。

材料一   纸币图案简表

正面背面
主币:
1元:天安门; 2元:延安宝塔山; 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 10元:工农像


辅币;
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材料二   两位设计者的口述

罗工柳:那还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中央考虑到第一套人民币大多是在解放区印制的,带有“战时货币色彩”,规格、质地不统一,栗种较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要设计一套高水平的货币。

周令钊:为了使新钞票彻底摒弃带有殖民色彩的图案装饰,我们与北京印钞厂的设计、雕刻人员到故宫、颐和园、云冈石窟去临摹古建筑、石雕、石刻、铜器以及长廊里的彩画中的花纹和图案……元券背面景框源自故宫的窗棂,3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


(1)结合所学,简述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
(2)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体现了时代风貌、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运用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南朝思想家范缜在《神灭论》中提出:“形即神也,神即形也。”他认为,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就归于消灭。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A.国家强盛政治清明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科学技术快速发展D.佛教文化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