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年,瑞典人斯文赫定首次发现楼兰,而后,美、英、日本及我国学者接踵而来。楼兰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史记》《汉书》有关楼兰的记载。张骞出使西域路经楼兰,在汉、唐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楼兰成为中西贸易的中转站、交易市场和交通枢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楼兰古国是外国学者先命名的B.研究历史必须要做到二重论据
C.古楼兰的商贸活动开始于西汉D.考古发现能验证文献相关记载
2 . 宋代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城内有大大小小多家茶店,它们分布在热闹的市井街巷中,店里有吹拉弹唱各种服务,是平民百姓们日常歇息、谈事的场所。这表明当时(     
A.经济政策不断调整B.坊市制度被打破
C.人们思想观念进步D.商品经济的发展
3 . 据1世纪航海手册《厄里特里亚航海记》记载,印度的黄油、蔗糖沿近岸航线贩至阿拉伯或直接运到东非;意大利的葡萄酒经由埃及转运到东非、阿拉伯甚至印度;波斯湾市场上原产的枣酒或转运自西方的葡萄酒,出口到印度和阿拉伯。由此可知,当时(       
A.世界贸易体系初步确立B.跨区域商品贸易比较繁荣
C.海上贸易路线遍布全球D.各大洲建立直接商贸往来
4 .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下诏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次年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这些做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黄老无为思想的影响扩大B.工商业发展影响了农业生产
C.长期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D.丞相权力过大威胁专制皇权
2023-05-23更新 | 63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蜀堰记》记载,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重修都江堰,效果很好,修堰之前,“常岁获水之用仅数月,堰辄坏。今虽缘渠所置碓磴纺绩(借助水力推动的捣米器具和纺车)之处以千万数,四时流转而无穷”。这表明,都江堰的重修(     
A.有利于古代水力机械的推广B.巩固了官营手工业的技术优势
C.促成手工业领域的技术革新D.推动了中国南北经济均衡发展
2023-05-22更新 | 332次组卷 | 8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山东卷历史试题
6 . 辑于公元前21世纪前期的《苏美尔王表》记录了最早的国王们的统治顺序和年代,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最早的国王们的统治时期异乎寻常的长;有些国王考古证据丰富、完整,但在王表中却无一字记载。这说明(     
A.文献史料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B.文献史料须与考古资料相互印证
C.传世文献记载为真实历史的存在D.西方史学家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2023-05-14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记载,哥伦布在结束第一次的航海返回西班牙时,玉米被不经意间带回了欧洲,但当时美洲的玉米饮食文化却没有相应地传入欧洲。由于玉米的种收比是小麦的520倍,所以16世纪中期,人们开始在威尼斯平原规模种植玉米当作粮食,而不再是观赏作物。到16世纪末人们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玉米从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较早的发源地出发,以扇形阵势向巴尔干地区扩展。从 17 世纪早期,玉米被引种到俄国和周围地区。玉米传开后,欧洲多种作物的轮种开始推行,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冬季休耕的农作制度。18世纪欧洲的小麦价格约等于玉米的两倍,故有学者称,“在十七世纪,尤其是在十八世纪,由于玉米充当农民的主食,小麦就能提供大宗的商品粮”。由于稻米在欧洲栽培很少,故玉米在欧洲慢慢发展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这一点不同于亚洲。它与从美洲传入的其他粮食饲料多用途作物马铃薯、甘薯一起,支撑起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

——摘编自张箭《美洲玉米初传欧洲论略》等

(1)结合材料绘制一个有关玉米在欧洲传播的时间轴(要求:用黑色中性笔作图,包含时空等信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玉米传播对欧洲的影响。
8 . 立于568年的新罗真兴王磨云岭巡狩碑记载:“帝王建号莫不修己以安百姓”,此语就出自《论语》中的《宪问》。这表明当时新罗(     )
A.政治制度存在缺陷B.积极学习唐朝文化
C.受到儒家文化影响D.国君爱慕中华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关于如表文献材料的相关记载,主题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文献材料材料来源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旧唐书·列传·吐蕃上》
“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蕃会盟碑》碑文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B.中外民族关系的交流与融合
C.大一统国家局面得以最终奠定D.唐代历史演变的兴盛与衰落
10 .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载,居民“徙居”,要申请办理“更籍”,未经官府批准,不得随便迁徙;外出要持有“符”之类凭证,否则便为“阑亡”,“捕阑亡者”政府有赏;对于脱籍逃亡的人,国家惩办很严。据此记载,可以推断出秦时(       
①政府重视户籍管理     ②客观上限制了商业     ③用法律管理老百姓     ④奖励战功以此为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