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如何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如何求得天时、地利与人和的配合,以创造农业发展的最佳背景,这就是秦汉隋唐政区与自然地理区域契合的原因。但是当政治需要超过经济动机的时候,政区的地理背景就被忽视了,比如元代行省与自然环境的背离。然而这种不合理现象也不能长期维持,所以明清以后又渐渐使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域趋向一-致。

一一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要求:论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吕思勉先生认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以母系血统相承续,因而兄弟为一家而父子非一家,于是有兄终弟及的继承传统。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兄终弟及延续至部落联盟末期的理由在于部落联盟的首领既要有政治方面的才干,又要有做军事统帅的能力,所以大多数由那些年长而有威望者担任。这可以用以研究(       
A.继承制度发生变化B.血缘集团内部权力传承
C.宗法观念开始产生D.传统社会秩序出现变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东汉一朝,皇帝例居“东宫”,皇太后皆居“西宫”。皇帝亲政和太后临朝两种状态的转换,表现为最高权力在“东宫”和“西宫”之间的切换。这一现象表明东汉(     
A.皇权受到外戚制约B.社会矛盾彻底激化
C.外戚宦官交替执政D.外戚频繁干涉朝政
2023-12-2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梁平区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据考古发现,在仰韶文化时代的河南西坡遗址中分布着面积很大的铲状房屋,其不仅位于整个聚落的中心,而且还有着特殊的设施和装饰方式。此外,从墓葬的地理位置到下葬方式,再到随葬品的分配都呈现出很大的等级区别。这些考古发现可说明当时该地(     
A.已出现国家形态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文明得到了发展D.村落规模逐渐扩大
5 .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冒着被驱逐出境的危险,秘密回国参加革命并向工人阶级讲解《共产党宣言》内容。此后,为了提高工人觉悟,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面,马克思、恩格斯创办《新莱茵报》,该刊物自1848年6月创刊起共发表400多篇文章,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材料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成为欧洲革命指导思想
B.欧洲的无产阶级政党开始出现
C.德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完全觉醒
D.共产主义者积极投身革命宣传
2023-12-2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6 . 1702年7月,根据与英国国王威廉三世达成的协议,“新东印度公司”并入东印度公司,成为“联合东印度公司”。这次重组主要限制大股东的独占性控制权,确立了每名股东的投票权和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推动东印度公司治理向民主化方向转型,渗透了民主思想的股东大会制度从此走上历史舞台并持续影响后世。据此推断(     
A.表明了英国的民主制度已经完善
B.有利于削弱旧贵族的政治影响力
C.满足了英国殖民侵略的现实需求
D.不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的壮大
2023-12-2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晋后期,由于佛寺的大量修建,僧侣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官府的土地赏赐与信徒的宅舍土地施舍日多,“寺庄”、“寺户”等相继出现,寺院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初步形成。南朝时寺院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局面带来的影响是(     
A.动摇儒学正统地位B.均田制遭到破坏C.减少政府财政收入D.租调制无法维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达到全盛阶段。公元574年,(北)周武帝诏令“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灭(北)齐后,周武帝又下令“现成寺庙,出四十千,并赐王公,充为第宅。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融括佛像,焚烧经教,三宝福财,簿录入官,登即赏赐,分散荡尽”。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1.凡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并执有任何依租簿而获得的土地或产业之产权,……其净年值除缴纳该项土地之一切租税及费用外,不少于十镑者,即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参加下届国会……任何人不得在任何一年登记作为选民,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之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假如他在当年七月底之前十二个月中曾接受教区赈款或其他救济金,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他丧失了选举国会代表的资格。

——《1832年改革法》(英国1832年6月7日)

2.凡年满21岁制男子,目前不在因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运动用其投票权力。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制--使各选区能够选出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人民宪章》1837年

材料三:18世纪的奥地利仍是盛行农奴制度的农业国,这种落后状态又使奥地利受到新兴的普鲁士的凌辱。女皇特蕾西亚进行的改革,便是在这种状况下开始进行的。她于1751年颁布了普遍征税法,取消了各邦和领主们的收税权。根据以女皇名义发布的土地册,一切臣民都要按照财产和等级普遍纳税。此外还规定农民为领主服徭役的时间每周不得超过3天,并宣布在皇室领地上废除农奴制。为发展经济,政府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国家对新建工场免税10年,放宽必须加入行会的规定,还统一了币制和度量衡,废除了国内税卡。此外,国家还对进口工业品课以高关税,而对进口原料则降低关税。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1981年,全国总工会、共青团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倡议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倡导开展了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使亿万群众自觉参加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活动。在这过程中又有不断的发展,在“五讲四美”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三热爱”内容。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周武帝禁绝佛道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份改革主张的最主要分歧,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宪章》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特蕾西亚女皇经济改革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意义。
2023-12-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9 .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人对贫穷的看法发生变化,资产阶级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和贫困问题所致,济贫只会滋生懒惰和贫困”。在此基调下,1834年英国颁布《新济贫法》,取消院外济贫,实行院内济贫制度。据此推断《新济贫法》(     

A.传播了勤劳奋斗的精神B.降低了民众生活水平
C.推动了社会救济的进步D.易激化社会固有矛盾
2023-12-22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10 . 金砖国家,2006年开启合作序幕,包括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国:2023年8月,沙特、埃及等六国获邀加入。这突出地反映了,冷战结束后(     
G7与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贡献率(%)

注:G7,包括美国、英国等七个西方发达国家。
A.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快B.发达国家丧失经济优势
C.经济全球化时代受益不均D.国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023-12-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