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1 . 下面为《里耶秦简户籍簿》图。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可以作为秦征发赋税徭役的直接史料   ②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开始于秦
③反映了秦制度设计和社会管理的严密   ④依稀可见秦文字从小篆到隶书的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4-14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列对《198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情况统计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或地区人口/百万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美国2281136025900
苏联265455012050
日本117989011570
欧洲共同体31729070
法国54117306330
联邦德国61135908280
英国5679204430
意大利5764803690
中国9804504410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C.美苏争霸中苏联始终处于守势的经济根源
D.欧洲已经具备了完全摆脱美苏威胁的实力
3 . 下列两幅示意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世界局势,以下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大国结盟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B.帝国主义为了自身的利益既勾结又斗争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大国结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022-05-11更新 | 769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示意图”。对其前四个阶段解读正确的是(       
A.阶段①外交成就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阶段②时期我国与英国升格为大使级的外交关系
C.阶段③时期我国实现同西方大国外交关系的突破
D.阶段④时期打开外交新局面源于中苏关系正常化
2023-04-08更新 | 549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文化碰撞与交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巨大的毁灭,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引发世界范围对欧洲文明的信仰 危机。民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掀起中西文化论争。东方文化派认为“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 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我们去超拔(解救)他们”。西化派认为“百分之一百的全盘西化, 不但可能,而且是一个较为完善缺少危险的文化出路”。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认为中国新 文化“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担的领导”,也“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文化”,实际上为中西文化论争做了应答和总结。

一战后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周游欧美各国发表演讲,主张用东方“人生精神满足的智慧”去矫正西方人 的“物欲无厌追求”。甘地接受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并把它与印度传统宗教哲学 结合起来,创立了非暴力学说,号召恢复手工生产以抗拒西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尼赫鲁深受西方科学精神 的影响,主张发展大工业,与甘地共同领导了民族独立运动。

——摘编自《中国文化论争》《印度通史》等

围绕“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结合所学,解读上述材料。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01更新 | 52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3高三·北京·专题练习
6 . 认知·观念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材料二  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12-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7 . 英国的收入

英国收入示意图

注:“来自海外的收入”的分类涉及到大不列颠之外的贷款和投资的利息和红利。19世纪50年代,这些海外收入迅速增长。

——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对英国的收入进行解读。
2023-03-25更新 | 37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对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美、德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单位:%)
A.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C.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D.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2023-03-01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于先秦“德”观念的发展可以大致看出这样一个线索∶在原始时代后期起,“德”意即由天和先祖所赐而“得”;后人传周文王的美德,除膺受天命外,还指文王采取的一系列惠保小民、勤政节俭、与民同乐、孝敬、恭祭先祖的政策与措施,最终得以使“小邦周”战胜“大邦殷”,“修建明德,以藩屏周”“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直到孟子提出“四端”之说,人所拥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使个体成为责任的担负者,不再是由神灵,也不再是宗族之类的集体完成。中国古代思想中“德”的观念从天命层面、制度层面深入到内心,没有走向如同基督教、佛教那样通过偶像膜拜方式表现出信仰,而主要是关注人的自身能力的认识与开发,寻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衡。在“德”由迷惑到明确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深切地感觉到古代人类精神觉醒的前进步伐。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先秦时期“德”观念的发展进行解读。

《新民说》是梁启超在20世纪初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二十篇政论文章。梁启超申明“本报取《大学》新民之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为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

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而欲实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舍新民未由;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我同胞能数千年立国于亚洲大陆,必其所具特质有宏大、高尚、完美,厘然异于群族者,吾人当保存之而勿失坠也;故吾所谓新民者,必非如心醉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仅抱此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遂足以立于大地也。


(2)梁启超认为“新民”应具有哪些品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对外文化交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价值追求,求同存异、讲信修睦的和谐心态,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同舟共济、独木不成林的合作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人格品行,为中国外交奠定了文化基石。“文化外交”中有着国家整体对外战略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更有战略、政策和实践的创新。有学者将70年的外交历程划分为“文化先行、外交殿后”“全面开放、全面参与”“提质升级、合作共赢”三个历史阶段,目前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3)结合材料,在上述三个阶段中各选取恰当一例,说明中华文明之精髓在中国外交实践中是怎样得到创新性运用的。
2022-11-05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高校西迁

材料一   据统计,1949年,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西部边疆地区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9%;从钢铁工业来看,沿海地区的钢铁生产能力占八成以上,而钢铁资源丰富的西部等地区几乎没有相关工业产业。“一五”计划时期,党和国家提出,要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分布工业生产力,要使工业基地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并逐步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

材料二   1949年统计,在全国205所高校中,118所高校分布于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仅有9所高校。19557月,高等教育部正式制定了《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调整方案》,高校西迁方案确定。参与此次西迁的沿海或大城市高校30余所。其中,为配合航空工业基地建设,华东航空学院师生坚决服从,教职工、家属、学生共5000余人如期抵达西安,为大西北贡献了第一所以航空为主从事国防科技高等教育的航空院校,即西安航空学院。西航先后研制出多种军事作战飞机,其首届毕业生也全部自觉服从分配,去到西北、西南、东北、中南等急需用人的航空单位。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研制出7-E型飞机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



阅读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对1955—1957年高校西迁进行解读。
2023-01-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