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1 .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历史文献中关于禹的描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大戴礼记·五帝德》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墨子·节葬下》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
《韩非子·饰邪》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A.各学派借古代权威阐明主张B.均为二手史料缺乏参考价值
C.新兴地主阶级诉求得到反映D.客观呈现禹的道德模范形象
2024-03-01更新 | 330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1945年的版画《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对该版画解读正确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即将成立的盛况B.革命统一战线下中共扶助农民
C.中共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D.全面抗战路线下军民团结合作
3 . 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晚期丝织墨书“张掖都尉棨信”。“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棨信”是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对该文物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西汉对张掖己置郡管理B.张掖郡是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C.表明蔡伦改进造纸术还没有传至张掖D.是研究汉高祖开疆拓土史的重要实证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秦汉折射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主要模式:都亡于内部社会矛盾。差别在于秦朝是危机急剧爆发,两汉则是危机逐渐积累。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请从秦朝、西汉东汉一个朝代中任选一个,阐述其灭亡的原因(要求:阐述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0-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明朝不同时期全国土地数量情况的统计表(据各地官方不同时期鱼鳞图册统计汇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明朝中期
时间全国总田亩数(顷)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8577623
弘治十五年(1502年)4228000

A.农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B.自耕农数量增加显著
C.鱼鳞图册统计数据混乱D.隐瞒土地现象较严重
2022-11-21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白居易《重赋》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传》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南郊赦文》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2023-11-12更新 | 84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7 . 下表所示为1962-1967年部分欧洲国家从美国购买(表中负数表示“对美国出售”)的黄金总量净值(单位:百万美元)。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美国经济霸权基础受到侵蚀B.黄金的国际市场价波动频繁
C.布雷顿森林体系已名存实亡D.法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文明交往史的转折开始于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时代,空间交流的范围空前地扩大,形成了世界意义的“万国”经济与文化的交换体系。大航海时代使整个世界局部、间接、间歇地交流,转变为全球性的直接与频繁的交流;交流的层面也从物质技术走向更深层的领域。16世纪初,西方传教士东来,通过世界地图和地理著述给中国人传入了关于万国的观念和世界的意识。明清关于“世界”的想象,蕴含着对中国本土文化重新诠释的意图,想象的过程亦是西学知识的再生产和重塑国人认识世界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在中文文献中,“中学”的出现亦是源自“西学”的影响,“中学”是伴随着西学而衍生出来的与“西学”并列的一个核心概念。

—摘编自邹振环《世界想象:西学东渐与明清汉文地理文献》

材料二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区分了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提出两种状态下的不平等:一是自然或生理上的不平等;二是精神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卢梭认为,消除不平等、缔造人类幸福的方式就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民主制共和国。社会契约的价值和作用是“要寻找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社会契约中的不平等是在限制范围之内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

—摘编自卞奕雯《浅析卢梭的平等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则材料探究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并据此说明近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则材料中对人类文明发展解读中的任一方面的局限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要求:局限性提炼准确,论证须有史实依据。)
2023-10-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8—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单位:百万公担)
时间谷物生产总量谷物征购量
1928年733.2107.9
1929年717.4160.8
1931年694.8228.3
1934年676269.6
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不满
C.大危机影响农业生产D.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谟拉比法典》普遍采取案例汇编的形式,每一条都以假设句“如果……”开始。例如,第 249条:“如果一男子雇一头牛,神使之罢工而且该牛死掉,那么租牛者可以神的名义发誓并 且免去责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法典具有明显习惯法的痕迹B.法律规定体现公正与公平原则
C.古巴比伦王国重视保护私产D.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