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理学家反复强调,“天理”作为普遍绝对的本体存在,也是一种道德存在,“理”就是一个最高的道德原理。“天理”支配着世界的秩序和变化,不仅是一切自然物的内在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规范与人文法则。这反映出当时(       
A.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B.儒学的哲学化与体系化
C.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D.儒学的世俗化与宗教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夏、商国王无谥号,其名号皆以天干命名,如夏朝的孔甲、履癸,商朝的盘庚、武丁等。西周国王谥号则变成如文王、武王等美谥,厉王、幽王等恶谥。这一变化反映
A.敬天保民具有历史传统B.舆论评价影响统治行为
C.统治观念出现理性趋势D.王权出现了集中的趋势
2022-05-13更新 | 1095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军费与财政

材料一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崇祯四年(1631)辽饷结构表

注:明万历末年,为应对辽东战事而加派赋税,称“辽饷”。

材料二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1)明代为应对辽东战事、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而筹措军费。阅读上述材料,指出两者增加军费的主要来源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
2022-09-08更新 | 3239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99次组卷 | 6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中国古代,皇后的废立一度是“国家大事”,并产生了外戚干政现象。直到唐高宗时,皇帝听从李勣的意见,把皇后废立作为皇帝“家事”处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并贬黜其舅父长孙无忌,才基本告一段落。这种变化反映了
A.皇权不断加强的历史趋势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世家大族特权地位被打破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6 . 20世纪70年代以前,联合国关注的是“传统安全”,包括国家安全、主权独立、民族国家平等的安全和免受外来干涉、军事侵略的安全。20世纪7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等“非传统安全”受到联合国的重视。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世界主导力量的交替
C.联合国职能的扩大D.国际政治局势的缓和
7 . 唐代的村庄具备了自然聚落和乡村行政单位双重意义,完成了行政编制与自然聚落的合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乡族势力与地方治理

材料一唐代许多村落是因姓氏得名。绝大多数的村落聚族而居。村落中的乡族势力,是乡村社会的领袖。乡族势力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具有文化背景的士人,二是具有仕宦背景的退职官吏。三是乡县胥吏。四是乡豪。唐代前期乡村社会中具有文化和仕宦背景的群体以士族为主体;唐代后期,逐渐由以科举为背景的乡村知识分子构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乡里组织与宗族组织两者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不尽相同。在唐前期,乡里组织控制社会的力量更强大一些。唐代后期。乡里组织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力有下降的趋势。以村落为背景的乡族势力亦在加强。此时的村落领袖一般为乡村富户,实力更强。

——李浩《论唐代乡族势力与乡村社会控制》

材料二



图1

图2

——图1、2据杜文玉《唐代乡族势力对地方政治的参与》等绘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前后两个时期乡村治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乡族势力对乡村治理的参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WT0发布的《2023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尽管有一些碎片化特征,但去全球化的言论总体上没有得到数据支持。WTO首席经济学家奥萨呼吁“将贸易一体化扩大到更多经济体和人民之中”,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再全球化”。这表明(     
A.国际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动态发展
C.经济全球化趋势发生逆转D.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格局调整
9 . 1667年,法国进行关税改革,改革前后的部分商品税额对比如表所示(单位:利弗尔)。据此可知,法国的关税改革主要是基于(     
商品名称1664年税额1667年税额
西班牙羊毛织品70100
荷兰羊毛织品4080
安特卫普挂毯120200
A.保护本国棉纺织业B.顺应商业革命趋势
C.抵制外国资本渗透D.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忠”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本义是“尽心尽力”;春秋战国时期,其意义明显朝着下对上的关系发展或转化,并成为一种政治规范。《战国策》一书中“忠”字共出现97次,如表所示:

篇名

东周策

西周策

秦策

齐策

楚策

赵策

魏策

韩策

燕策

中山策

次数

2

1

31

9

5

21

9

7

11

1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共识B.秦国社会转型较为彻底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百家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