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国家统一是古今中外各国稳定与发展的基本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唐代杜佑

材料二:《邦联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三:“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四: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受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西周相比,秦朝在地方政治制度上有何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创新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邦联制会给美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困难。(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结合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之后美国建立的联邦制有何特点?
(3)请列举使近代中国的统一和领土主权遭受破坏的两个不平等条约。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2 .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启蒙思想】

材料一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思想上的反映。这是一个对空谈心性的灾明理学末流进行批判、新旧思想观念激烈冲突的所谓“天崩地解”的时代,是在最广泛意义上开始探索新世界、设计人类社会新计划的所谓“天工开物”的时代。此时的启蒙思想家以各自的表现方式,比较全面地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无道,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各种禁锢人性的陈规与说教。这一时期,有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私产”“夫私者,人之心也”“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的主张,有的说“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必使治天下之举皆出于学校”,有的讲“法有可采,何论中西”,“寓通几(即哲学)于质测(即科学)”,倡导求实学风,对宋明以来“蹈虚空谈”的学风是一个否定。

——摘编自张华荣《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简论》

材料二   中国近代启蒙是在民族救亡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由于知识分子的优患意识、危机意识的存在,外来思想输入中国后常常被赋予中国式的解释以达到政治目标,不可避免带有中国特点。即不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和启蒙思想转变的内在理路,前者可划分为戊戌启蒙、辛亥启蒙和五四启蒙,后者可概括为传播现代理念、建构现代国家和塑造现代国民三个方面。从戊戌启蒙到五四启蒙都有近代欧洲启蒙的批判精神。然而,近代启蒙的遗产不是理性的实现,而是“工具理性”的实现,个人自由、解放服从于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解放高于政治民主。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社会的观念、规范、制度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现代社会的规范、制度还没有真正确立,这是一个"两头都不靠岸"的时代,启蒙者忽视了启蒙思想内在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但是启蒙的批判精神仍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需的推动力量。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进步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和近代启蒙思想的共同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医药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中国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医巫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医学战胜了巫术。汉代的《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闻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医学教育体制创立,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子传授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的观念,这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纳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摘编自李经纬《中医史》

材料二   自辛亥革命起,中医药学就被视为旧文化传统的一分子。医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落后于时代。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西医专门学校而没有涉及中医。1929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西医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这就是历史上的“废止旧医案”。抗日战争后,政府对抗战中仅存的中医横加摧残....在审查制度下,绝大部分中医已无法继续开业。

——摘编自《历史上的中医废立之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传统中医药学在近代陷入困境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英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糠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晚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摘编于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以英国为例,指出其“传统社会内部自发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比较说明材料二中凯恩斯和怀特关于“国际经济主导权”观点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被采纳的原因。
(3)材料三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据材料三,概括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5 . 隋唐时期,我国古代步入了全面繁荣时期。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民族关系方面、对外交往方面、文化方面等等都表现出繁荣的局面。隋唐的繁荣引起了大多数人的理性思考,以古鉴今,那时的做法可能会为我们现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某些良好的借鉴。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净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尚书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中书省,掌佐天子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皆宜署中覆,然后行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材料三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城市,每天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1)据材料一评价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哪些主要制度?并分别简述其作用。
(3)隋唐政治制度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有何区别?
(4)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文化圈形成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7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湖北省襄樊四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盐】

材料一:根据《中国滋味:盐与文明》整理中国古代盐政发展简况

时期简况
夏商周“盐虽入贡,未尝有禁法”
春秋战国有私商以盐致富,如猗顿以贩卖河东池盐发财。齐国管仲提出“官山海”的盐法,主张国家垄断专卖。商鞅变法主张“壹山泽”,国家控制盐的生产和流通,商人分销需交重税。
西汉汉武帝实行盐铁官卖,设置盐官,尽收盐利。
东汉光武帝废除食盐专卖之法,听民制盐,自由贩运。在产盐区设置盐官收取盐税。汉章帝时期恢复汉武帝时期的官营办法。
三国两晋
南北朝
多实行专卖,南方对食盐实行征税制。
唐代盐业政策继承前代的征税制,官营制度、无税制(对盐池、盐井),也有创新,例如盐的代租制、租佃制。各地盐法有不同且有变化。
五代盐法逐年严密,期间也一度松弛盐禁。
建立完备的食盐专卖制度。初期实行官卖法(官运官销),后主要实行通商法(官府把官盐卖给商人销售)。
盐法逐渐严密,官盐渐贵,强配民食引起民怨。
前期主要实行开中法,实行民产、官收、商运、商销。明神宗时期,政府将食盐
收买运销之权都交给商人,从此开中法废止,民制、商收、商卖的纲法兴起。
由户部管理全国盐务,盐政之权分与各省。·食盐销售主要实行官督商销,使专
业盐商垄断了盐的收买、运输和销售。

材料二:(宋)蔡京创行盐引法,用官袋装盐,限定斤重,封印为记,一袋为一引,编立引目号簿。商人缴纳包括税款在内的盐价领引,引核对号簿支盐运销。到期盐未售完,即行毁引,盐没于官。……当时盐引又称钞引,在盐钞取盐凭证的基础上增加了官许卖盐执照的性质,在行销制度方而更为严密。

(明)开中制,就是政府控制盐的生产和盐的专卖权,根据边防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出榜招商,应招商人必须把政府需要的实物输送到达防卫所,才能取得贩盐的专利执照“盐引”。 然后,(商人)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并在指定地区内销售。……后来盐商为了减少运粮的费用,纷纷到北边军镇附近屯垦,将所产粮食就近供应边关。……开中盐法首创于山西,在纳粮贩盐的商人中,山西商人最多。

——摘编自王仁湘《中国滋味:盐与文明》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盐政发展的特点。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古代的盐业经营变化进行阶段划分,并简要说明划分依据。
(2)根据材料二,说明蔡京创行“盐引”的直接作用。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开中制的积极影响。
7 . 古今文学艺术的发展

材料一: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根据《汉书.艺文志》:“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并加以分类编排予以演唱。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已著录28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

——摘编自罗宗强、陈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材料二: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领域,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1942年之后,根据地的文学在工农兵文艺方向的指引下,大放异彩,佳作迭出。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其中的佳作。

——摘编自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乐府诗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文学的重要意义。
2023-03-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诗歌的嬗变

材料一   下表为部分古籍关于魏晋以前诗歌的记述摘编

古籍记述摘编
先秦《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延长诗的语言),声依永,律和声
先秦《国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西汉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
(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东汉班固
《汉书·艺文志》
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自孝武(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东汉何休
《春秋公羊传》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材料二   魏晋之后,名为乐府诗,但只取其旧题而完全脱离了固定的乐府曲调,不能唱只能读的,和不依旧题,自编新题名目,只可读不能唱的两种形式的诗歌日益增多,这正是以纸为媒介的文字交流兴盛的结果。书信中也经常会看到他们彼此互寄所作诗赋的情况,诗作的题目中也可看到越来越多的《答某某》《和某某》《赠某某》这样的字眼。可见这时文人之间交流情感,已经是把歌词写在纸上,让对方在纸上去看。诗的内涵也由过去的直抒胸臆,变得越来越重视情境的描绘;由过去的感于哀乐肆口而发,变得越来越重视伫兴(感情的蓄积)与构思;由过去一唱三叹的声气的强调,变得越来越重视文字的藻饰和排铺。

——摘编自李壮鹰《纸与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至汉代诗歌承续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魏晋至隋唐诗歌的变化及其原因。
9 . 【历史研究】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西方历史编纂普遍采用源自《圣经》的亚述——波斯——希腊—罗马四大帝国的分期法。1566年,法国让·波丹发表《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通过分析人性和自然地理因素,将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为东南方民族(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占优势的阶段,特点是笃信宗教,富于智慧;其次是希腊和罗马居统治地位的阶段,特点为城邦国家、殖民扩张、法律制度;最后是北方诸民族领先的阶段,特点是战争和科学技术。人类在许多方面的现代性意味着对旧东西的改进。此外,他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作用,影响了孟德斯鸠等人的历史书写。

——摘编自张广智《瀛寰回眸:在历史与现实中》

材料二   国内史学界关于世界历史分期的主流观点之一

内容代表作
观点①史前至5世纪后期:世界上古史。
5世纪后期至1640年:世界中古史。
1640年至1917年:世界近代史。
1917年以后:世界现代史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
史》(1962年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让·波丹历史分期法形成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让·波丹和国内史学界历史分期法的主要依据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内史学界历史分期法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4-04-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新高考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天,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发现古代伊斯兰帝国与现代的联系:文化贡献、数学和科学发明等。这些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语不仅变成了从波斯到比利牛斯山的主要日常用语,而且代替了波斯语、希腊语等帝国境内多种语言,成为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有力的文化融合剂。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先知的产物,它不仅要求人们顺从新的信仰,而且要求人们顺从新的社会——实际上就是顺从麦地那政府和先知以及后来的帝国。8世纪初,穆斯林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纸张日渐普及,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和图书馆。

——摘编自【美】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


(1)根据材料归纳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并列举两个史实说明。

材料二   中古中后期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020首次对西班牙城市菜昂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
1088“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167牛津大学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96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的成员
1367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西欧有何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有何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