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苏联政府开办外宾商店。苏联公民可以使用沙俄金币、金戒指、金勋章、金表等贵重物品购买该商店的商品,政府则把交易得来的金属制品拆解、鼓碎、碾磨、融化,最终同沙俄金币一起流向国际市场。苏联这一做法意在(     
A.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B.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古希腊“半真半假的陈述、虚伪的谎言或者恶意的人身攻击都是相当有用的。诸如现代法庭上的理想化的真正的证据在他们的演说中常常是缺乏的。反而,他们主要目的是在既定的时间里说服听众。”这反映了古希腊(     
A.居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B.民主的原则贽穿司法过程
C.陪审法庭执掌国家最高权D.民主监督制度的不健全性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由宋入元的遗民学者胡三省,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曾任小官,宋亡避归乡里。三省精于史学,立志为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作注。注释初稿在战乱中遗失,他复购他本《通鉴》重新作注成书。《通鉴》胡注用力精深,内容丰富,大致包括八个方面。第一是音读,即对一些生僻字注出读音。第二是官制,注某官名的职掌、品秩、设立时间等。第三是名物,对一些当时人已不熟悉的古代物品、概念进行解释。第四是地理,注古代地名的建置沿革和名称变化。第五是前后照应,注《通鉴》所载事件、人物的先后联系,诸如某事为此后某事张本,某人某事见此前某卷某年,某字号即此前某卷某人等等。第六是改正错误,指出《通鉴》记事中的一些疏误并进行考订。第七是事件补充解释,对《通鉴》中一些记载过于简略的重要问题补充材料,作进一步说明。第八是对《通鉴》中某些事件、人物的评论。清四库馆臣评为深得注书之体足为千古注书之法。而且,胡三省通过注释中有限的评论,抒发了宋元鼎革的亡国之痛。

——摘编自张帆等《辽夏金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胡三省的史学贡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农业和采掘业萎缩,制造业要么发展缓慢,要么转移海外,产业空洞化现象日趋严重。虽然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强,但是,当农业、采掘业及加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严重萎缩时,生产性服务业就失去了支撑,难以发挥就业“蓄水池”的作用,整个西方社会经济长期呈现缓慢发展状态。二战后,美国凭借制造业产量占世界53%、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1/3的巨大优势,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建立者和维护者;然而,仅过了30年,随着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美国丢失了制造大国地位,经济霸权地位也随之动摇,经济竞争力一路下滑。同样,欧元区为债务危机所笼罩,也与制造业的萎缩和衰败有关。

——摘编自何自力《产业结构不能以西方为样板》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杨荫杭(1878—1945),近代革命党人、法学家。189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受革命思想影响,从事反清爱国活动,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02年毕业后被派往南洋公学译书馆译书,次年组织无锡理化研究会,并担任上海《苏报》报社编辑,兼职教师。1905年在无锡公开鼓吹民主革命,遭到清廷通缉。后潜逃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专研法律,获法学学士学位后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法律。1910年回国后,赴上海《申报》馆担任编辑并从事律师事务,发起成立上海律师公会,立志“以法治国”。辛亥革命后,先后出任江苏、浙江、京师等地高等审判厅厅长和高等检察长等职。任职期间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拒绝欢迎任职军阀、判处浙江督军的恶霸亲戚死刑、因津浦铁路管理局租车购车舞弊案扣押交通总长许世英。1919年辞职后回到无锡,1920年移居上海,被《申报》报社聘为副编辑长,并重操律师旧业。

——摘编自梁景明《杨绛之父杨荫杭:京师检察厅检察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荫杭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杨荫杭的主要活动。
2024-05-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下表为两汉以来粮食亩产量相对指数变化表(注:“+”“一”为后一朝代比前一朝代增减情况,单位:%)。据此可推知,两宋时期(     

A.农业经济的衰退B.传统耕作方式急需转型
C.商税为主要财源D.国家政局影响农业发展
2024-05-05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4月份大联考(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唐宪宗时《元和国计簿》记载:全国分为48个方镇,有15道不申户口,每岁赋入仅有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8道49州144万户。8道赋役户是天宝时的四分之一,需要供养的军队比天宝时增加了三分之一。这反映出安史之乱以后(       
A.南方财政强度减弱B.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北方饱受战乱摧残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在古今中西思想的交织激荡下,传统中国开启了其近代转型。这一进程既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形态的剧烈嬗变,亦包含文化、思想的断裂、重构与转型。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中西新旧之争是其中的核心命题,它一方面直接关系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更关乎如何突破厚古薄今、中西体用等二元观念,将中西新旧之争转化为继承与创新,并在整理和重估传统的基础上,会通融合世界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份,创造新的文化。

——第九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资料

围绕“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自拟题目,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5-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对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202310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11日起施行。该法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聚焦保障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融入法律制度中,人民群众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来自一线的群众智慧,基层办法如源头活水般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汇聚至国家立法机关.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为什么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
(3)假如你所在学校准备向全体学生征集关于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方案。请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设计一个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方案。(要求:有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目的和意义,写出要点即可)
2024-05-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17年1月,列宁多次强调俄国革命的直接目标就是建立民主共和国、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同年3月4日(俄历),列宁则直接提出要准备夺取政权,武装群众,“只有武装的工人代表苏维埃取得了政权,才能有和平”。临时政府成员都是“一些明目张胆地赞成和拥护同德国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B.内外战争形势的严峻
C.沙皇专制统治的动摇D.俄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2024-04-3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