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4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部分数据,对其解读合理的是(     
在世界所占份额(1976年)1960—1976
年国内生产总
值年均增长率
1976年人均
国民生产总
值(美元)
人口生产总值商业服务出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6.2%64.6%83.9%4.3%6414
社会主义国家31.3%19.0%7.8%5.0%1061
第三世
界国家
石油出口国0.3%1.1%5.7%9.5%6691
其他第三世界国家52.2%15.3%2.6%5.7%538
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绝对优势地位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第三世界国家开始成为新兴力量
2022-12-12更新 | 109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读图阅史。下图为二战期间出现的一张宣传海报。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B.中国曾经积极倡导这一国际组织的建立
C.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反映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的初步形成
3 . 观察如图,这是发表于1958年《安徽日报》上的漫画作品。对该作品解读不正确的是(     


黄山黄山莫骄傲,今年麦囤比你高。
A.夸大了农村粮食丰收的盛况B.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C.表达了迫切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D.体现了作者的革命浪漫主义思想
2022-12-10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届高三12月选考科目测试历史试题
4 . 制造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在建国之后的29年中,中国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通过“三线建设”,军工制造业建立了一定基础。但是,当时的中国制造业更多地是制造工业产品,在消费品制造方面,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八十年代,国营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主流,一些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用产品。“三大件”不断变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逐渐成为所有家庭的必备电器,食品和各类消费产品的品种逐渐丰富。而这十年,中国市场的特点是供不应求。

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国家充分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外资、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国际贸易开始节节攀升,国内市场逐渐繁荣。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

21世纪初至现在,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众多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使“Made in China”闻名全球,国内一些优秀制造企业也开始走向世界领先行列。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摘编自《剧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制造业发展史》


阅读材料,任选三个时期,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12-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相对于诗文小说等纯文字作品,晚清画报最大的特点在于,图像唯恐不古,文字唯恐不新。如图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十一日北京《日新画报》第20期刊载的《韩文公》。


注:图中的文字为:唐朝韩文公因为唐皇迎佛骨(佛骨就是佛的死骨头),上了一道折子,说是佛本不灵,徒乱人心,请将佛骨或用火烧,或扔水里。又把迷信无益的道理说得狠真切,因此得罪,贬赴潮州。喝!敢情破除迷信的事,从古就有啊。

——据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解读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2022-09-05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届高三8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达成《京都议定书》,使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2015年通过《巴黎协定》;2016年中国加入该协定;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2019年美国退出该协定。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温室气体减排只是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
B.气候变化是全人类亟需合作的共同难题
C.美国退出协议说明温室气体减排没必要
D.确立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相同的责任原则
7 . 学者晁中辰的著作《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中有如下章节:
第四章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与郑和下西洋
第六章西方殖民者的东来与正德年间海禁的废弛
第七章嘉靖年间的严禁和海商集团的反海禁斗争
第八章隆庆开放与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第九章明末海禁的废弛和郑芝龙海商集团的兴起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防范西方殖民主义者
B.海禁的废弛打破了传统的天朝心态和华夷观念
C.明朝统治者借海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D.明朝实行海禁与维护其宗藩朝贡体制有关
8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流动”的宋朝

材料一

“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

——以上两句材料均出自《宋史》

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

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   下表为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

官员科举出身荫补出身其他
尚书左选925138086
尚书右选7721051684
侍郎左选94586926622
侍郎右选415117023484

——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四

材料三   太宗时,置榷署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阯、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

宋初制定的《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

——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宋史》


“流动”是宋朝社会变化的典型特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流动”的宋朝予以解读。(要求:解读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世界科
学中心
依据
汤浅光朝:平凡社年表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1540161015401620
英国1660173016601750
法国1770183017601840
德国1810192018401910
美国1920年至今1910年至今


据表、图,概括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特征并选择其中一个科技中心对其成因进行解读。
2022-11-2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500次组卷 | 68卷引用:衡水金卷2018届全国高三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