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大明律>制定于明太祖时期,其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清人薛允升研究两部法典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关于《大明律》的制定解释,合理的说法是
A.事关风俗等约束的宽松表明民凤渐趋淳朴
B.法典的制定共同体现了统治者的法治精神
C.资本主义萌芽是推动法典变化的经济因素
D.内容的流变和侧重凸显统治者的治国思路
2021-05-0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2021-05-07更新 | 1484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明朝初期政治性和教化性读物在江南出版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到了清代,通俗文艺作品、童蒙课本、时文选本、年画、日历等已成为江南出版物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世致用思想得到传播B.江南印刷技术领先全国
C.世俗文学达到新的高度D.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2021-05-17更新 | 53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1870年,德国输往英国的产品中仅39.7%为工业品,原料和食品分别占34.7%和25.6%;1913年,德国出口英国的产品中,工业品上升到70.8%,原料和食品却分别下降到20.4%和8.8%。这一转变反映了
A.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德国B.德国外贸处于出超地位
C.德国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D.英国不再是“世界工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传统社会流行一种说法,“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晚明社会出现了“新开门七件事”,即谈谐(说笑话)听曲、旅游、博弈、狎妓、收藏、花虫鱼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B.市民阶层的壮大
C.专制制度的松弛D.传统社会的瓦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8年,东北大部分地区获得了解放,时任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的王稼祥同志认识到加强城市工作的重要性。他主张应“取消帝国主义的经济特权,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以公营企业为骨干,领导私营工商业,发展合作社事业”。为此,他特别强调要“严格区别地主的封建性财产和民族工商业者的资本主义财产”,对于前者应采取“没收后分配给农民”的政策,而对于城市中的工商业,则应采取“保护的政策,确保私营企业主的合法经营权”,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持革命战争”的目的。王稼祥提出的城市施政纲领还涉及到政权民主化工作、科学教育工作、文化创新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城市房屋工作等诸多领域,由于城市改革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他认为“必须有周密计划,慎重步骤与妥善办法”,才能使城市“从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的旧城市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的新城市”。

——摘编自徐泽浩《王稼祥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稼祥城市工作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稼祥城市工作思想的贡献。
2021·山东·一模
7 . 1933年,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派遣党员深入各地和各抗日武装中去做政治工作,形成“在全满洲没有一个地方没有群众斗争,尤其是武装斗争”的局面。这说明
A.日本侵略促使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
B.东北抗日斗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初步建立
2021-04-19更新 | 18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广东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从地理空间变化的角度进行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秦岭一陇海铁路为空间界线,以1937年为时间界线,中共组织的发展呈现十分明显的重心南北易位现象。19273月,全国党员人数南方省份占比超过80%,其中湖南、湖北、江苏(含上海)广东占比排前四,而北方地区的党员仅占全国数量的10.94%。1945年七大召开时,就军队中党员人数而言,北方军队党员达40万左右,而南方军队党员仅7万左右,党员人数较多的省份主要是河北、山东、山西。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材料二   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空间战略,是党夺取政权、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空间战略选择与布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崔保锋《空间思维与中共党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45年中共中央常驻地迁移路径,并概述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重心“南北易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某一次空间战略选择,说明其必要性与战略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世纪中叶,法国服饰流行夸张华丽的风格。18世纪后半期,服饰趋向朴素、简洁,男士爱好军装式样的服装,不少上流社会女性以穿“农妇装”为时髦。这一变化反映了
A.浪漫主义对衣着服饰的影响B.政治运动对社会观念的冲击
C.工业革命推动服饰风尚变化D.启蒙运动对时尚观念的改造
2021·山东·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表为西汉货币演化简表(部分)。据此可知,西汉
时期货币名称货币政策
汉初荚钱允许民间私铸
吕后二年八铢半两钱取消自由铸造
吕后六年五分钱官铸五分钱
孝文五年四铢半两钱废盗铸令,允许私铸
景帝中元六年四铢半两钱禁止民间私铸、行郡国铸币制度
建元元年三铢钱郡国铸币
元狩五年五铢钱郡国铸币
元鼎二年赤仄钱官炉钱
元鼎四年官铸五铢钱废除郡国铸币,由国家指派专门机构铸币

A.法律制度松弛导致币制混乱B.货币政策随形势变化而调整
C.自由铸币导致王国势力膨胀D.重农抑商政策遭受沉重打击
2021-04-20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广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