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15 道试题
1 . 甘地与民族解放

材料一   甘地认为,英国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从饥饿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碗饭。工业文明导致了损人利己的疯狂行为,使人精神堕落。甘地发起了手工纺织运动,提出“纺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且用这种棉纱来织布给印度人民穿”。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对甘地的报道多是翻译外国文章,对甘地以赞同、景仰为主。

1930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阶段开始,中国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和旅居印度的学者,撰写大量文章,指出不合作运动中上层只顾自己利益,不同教徒存在矛盾,反英力量分散,无力抵御英国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文章,呼吁印度无产阶级夺取革命领导权,只有“破碎‘非武力抵抗’和改良欺骗,革命才能更扩大的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民众将不抵抗比同于甘地的非暴力。有报刊指出“中国的不抵抗主义仿效甘地非武力抵抗何其相像”。西安事变时,西北军打出“我们要做中兴的少康(夏朝君主),不做亡国的甘地”的标语。

1938年,中国报纸报道了甘地捐助中国救护车的消息,称其“为国际社会向中国表示同情之新例证”。1939年,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甘地同情我抗战》,报道甘地呼吁印度全国向“为世界主持正义而战之中国人民加以救济”,共产党《新中华报》发表《可贵的同情——甘地向印人呼吁援助中国人民》一文。

——摘编自唐文权《甘地两次不合作运动在当年中国的反响》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甘地发起手工纺织运动的目的。
(2)阅读材料二、解读20世纪30年代甘地在中国的形象变迁。
2024-05-09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王拱辰、欧阳修同榜登科,都被参知政事薛奎招为女婿。王拱辰的夫人病逝后,又由薛家动议“再娶其妹”。后来此二人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彰德军节度使等。上述二人的经历折射出宋代(     
A.高门士族世代把持官位B.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纲常伦理观念得到强化D.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提升
2024-05-09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8年,英国的伦敦、牛津和剑桥3所大学在举办足球比赛时,制定了剑桥规则,对足球运动作了最初的界定,并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1857年,英国成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足球俱乐部一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它是世界公认的最早成立并参与现代足球赛事的球队,也是英国有记录证明的最古老的球会。

1863年,11家伦敦足球俱乐部和学院的代表召开会议,制定规则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协会一英格兰足球协会。

1885年,英国首创了职业足球俱乐部,随后欧洲各国先后成立了职业足球俱乐部。

1886年,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4个足协发起成立国际足球理事会。

1888年,历史上第一个足球联赛一英格兰足球联赛诞生。

1904年,国际足球联合会在法国巴黎成立。根据章程规定,英格兰足协制定的规则成为国际足球联合会成员国共同遵守的规则。

1905年,英格兰足协宣布承认并要求加入国际足球联合会。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随后相继仿效。

1912年,阿根廷足协成为第一个加入国际足联的非欧洲会员协会。

1930年,国际足联创办了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世界杯赛。

——摘编自刘志书主编《高校足球教程》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英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足球运动与经济全球化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曾把他领导的斗争称为国民革命,但含义不清,目标也不甚明确。1923年,蔡和森对“国民革命”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殖民地国民革命运动的特性就是:一面打倒国内的封建势力,一面反抗外国帝国主义;在这种立场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所以可与革命的资产阶级结成联合战线。据此可知(     
A.国民革命被赋予明确的含义B.国民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延续
C.中共主导了国民革命进程D.国民革命是历史大势所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唐代三彩壶。唐三彩制品在7世纪末和8世纪上半叶广泛用于陪葬品、此壶的形状源于古代伊朗的金属财品,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勿馆。

——摘编自卡尔·梅耶和莎朗·布莱赛克《中国收藏者:美国人对亚洲艺术的世纪寻宝》

史料二   刻有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的玄武岩石柱。据考证,埃兰王苏特鲁克纳悟特约于公元前1150年前后入侵巴比伦尼亚,将其作为战利品运回苏撒。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苏撒进行发掘工作,发现此物,现存放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史料三   罗塞塔石碑拓片。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法国士兵发现石碑:1801年,英国战胜法国,石碑作为战利品之一移交英国,1802年入驻大英博物馆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材料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之异与文明之同辩证统一。文明的差异不应成为制造冲突的理由,而应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正如大自然因多样生态而生机勃勃,文明也因多元融合而历久弥新。

——摘编自邱夏等《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播种希望——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回响》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三则史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之异与文明之同”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原始积累更加迅速。国会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规模迅速扩大。在广大被圈占土地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农场或牧场,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扩大。1689-1763年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屡开战端。在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贩卖黑奴的国际中心。在国内,政府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输入,奖励本国工业品出口,以低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以上种种原始积累手段为工业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前提。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开始。

——摘自蒋孟引《英国历史》

材料二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这件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是可以克服的。在这方面,工业国有化和银行国有化大大帮助了我们,使我们能够迅速聚集资金,把它转用到重工业方面去。

——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的演说》(1946年2月9日)

材料三中国作为后发工业化的国家,在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国情选择工业现代化道路。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面临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挑战,基于此,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新型工业化思想。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超越了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又突破了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实现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跳跃”。

——摘编自陈健等《新型工业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实践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原始积累”的手段。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结合所学,概述苏联国家工业化的成效。
(3)综合材料一、二、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我国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秦变周法,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置尚书于禁中,有令、丞,掌通章奏而已。汉初因之。武、宣之后,稍以委任。及光武亲总吏职,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府,尚书令为端揆之官。魏、晋以来,其任尤重,执宰相之职。皇朝武德中,太宗初为秦王,尝亲其职。

——改编自《唐六典·尚书都省》

结合材料和所学,评述尚书令从中朝走向外朝的历程。
8 . 法国败降后,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抵抗。右图为时事漫画《我的高个孩子》,图中戴高乐将军正在走向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据此可知(       

A.英帝国敲响丧钟B.战后国际秩序重建
C.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D.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进展
2024-05-09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罗马元首哈德良出巡治下的许多地区,他从罗马城出发,到了现在的德国、英格兰、法国、西班牙、摩洛哥,然后乘船前往位于现在土耳其的安条克,向北穿过安纳托利亚抵达黑海港口特拉布宗,继而从海路出发,在以弗所和雅典做了短暂停留,最后回到罗马。三年之后,他穿过地中海抵达北非,慰问驻扎在现在阿尔及利亚的罗马士兵。据此可知,此时期(       
A.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B.地中海是帝国的内海
C.封君封臣制度形成D.罗马城道路系统完善
10 . 学者指出秦汉时期的“徙民政策”主要出于两个考量:一是强干弱枝,另一是实边。下列反映汉朝“实边”的是(       
A.“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B.“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
C.“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D.“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
2024-05-09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