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秦变周法,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置尚书于禁中,有令、丞,掌通章奏而已。汉初因之。武、宣之后,稍以委任。及光武亲总吏职,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府,尚书令为端揆之官。魏、晋以来,其任尤重,执宰相之职。皇朝武德中,太宗初为秦王,尝亲其职。

——改编自《唐六典·尚书都省》

结合材料和所学,评述尚书令从中朝走向外朝的历程。
2 . 法国败降后,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抵抗。右图为时事漫画《我的高个孩子》,图中戴高乐将军正在走向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据此可知(       

A.英帝国敲响丧钟B.战后国际秩序重建
C.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D.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进展
2024-05-0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罗马元首哈德良出巡治下的许多地区,他从罗马城出发,到了现在的德国、英格兰、法国、西班牙、摩洛哥,然后乘船前往位于现在土耳其的安条克,向北穿过安纳托利亚抵达黑海港口特拉布宗,继而从海路出发,在以弗所和雅典做了短暂停留,最后回到罗马。三年之后,他穿过地中海抵达北非,慰问驻扎在现在阿尔及利亚的罗马士兵。据此可知,此时期(       
A.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B.地中海是帝国的内海
C.封君封臣制度形成D.罗马城道路系统完善
4 . 学者指出秦汉时期的“徙民政策”主要出于两个考量:一是强干弱枝,另一是实边。下列反映汉朝“实边”的是(       
A.“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B.“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
C.“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D.“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
2024-05-09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力量真空主义”是冷战期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当时国际新形势提出的对外政策,主张“在英法被迫退出的地区,出现的力量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填补”。下列事件受“力量真空主义”直接影响的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分裂B.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
C.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D.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2024-05-0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18世纪后期,日本再次禁止白银出口,加上欧洲动荡以及随后开始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从1790年代到1830年代,全世界金、银产量减少了大约50%,世界白银供给严重受挫。因为没有足够白银支付购买中国茶叶和生丝的货款,直接促使英国(     
A.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B.用英镑取代白银进行交易
C.向中国大规模走私鸦片D.派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
2024-05-0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商代外服诸侯的“职”,如侯—“为王斥侯”、甸—“治田入谷”、男—“任王事”、卫—“为王捍卫”,诸称主要类于服事的“职”称。西周时期,在此类称呼的基础上形成“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等由内至外排列层次为王畿、诸夏、夷狄的制度。这一发展反映出西周(     
A.借助政治地理区划强化统治秩序B.继承了商遗留的原始部落政治色彩
C.有效拓展诸侯对周王的义务范畴D.形成了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和平解放前,受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影响,西藏城镇贫困人口主要来源于农奴,农奴主以残酷的刑罚维护其腐朽制度,造成残疾人、乞丐、流民、孤苦老人等城镇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封建农奴制度下长期沉重的经济剥削是西藏贫困人口广泛存在的另一因素,旧西藏绝大部分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和大部分的牲畜都被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西藏法律将人分成三等九级,上等人命价同黄金,下等人命价如草绳,并努力维护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政治制度。因饥寒贫病而死者不计其数,拉萨、日喀则、昌都、那曲等城镇乞丐成群,到处可见满街要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

材料二   和平解放后,西藏城镇救济和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开展,各项赈济和救助城镇乞丐、贫民及老弱病残等人群的举措在大范围实施,流浪街头的乞丐和流民过上新生活,长期失业的贫民获得工作就业机会并组建家庭,无人照顾的未成年孤儿被送进学校,孤老残疾人在福利院安享幸福晚年,城镇底层居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彰显,过去那种混乱不整、肮脏不洁的城镇面貌得到改变,西藏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以上材料摘编自关浩淳《消除贫困的努力——从和平解放到自治区成立西藏城镇的扶贫救济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解放前城镇贫困人口大量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和平解放后城镇实施扶贫救助措施的特点和效果。
2024-05-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77年4月起,经济学界先后组织了六次按劳分配研讨会。1978年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明确批判了绝对平均主义、按政分配和按资格分配。这(     
A.说明按劳分配成为学界共识B.有利于分配体制变革
C.表明经济领域完成拨乱反正D.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
2024-05-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西汉中期以前的墓葬多随葬鼎、壶等礼器;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则更多的是仓、灶、井、罐等生活实用器,鸡、鸭、犬、猪等家禽家畜俑。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统治者生活奢靡B.等级制度弱化C.儒学影响力增强D.社会经济发展
2024-05-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