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84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是1995年至2002年世贸组织受理的争端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申诉与被诉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争端类别争端数量/个占争端总数点比/%
发展中成员诉发达成员4818.2
发达成员诉发展中成员6926.2
发达成员诉发达成员10841.1
发展中成员诉发展中成员4717.8
A.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B.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C.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有一定影响D.世贸组织有利于缓解国际贸易争端
2023-11-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战国时期,新兴的统治者所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废旧宗而立新宗,毁旧庙而立新庙,并且按照尊卑制度推行“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将普通劳动者排斥于宗法体系之外。由此可见,当时新兴统治者(     
A.注重调整生产关系B.积极铲除贵族政治势力
C.试图修复礼乐制度D.利用宗法观念巩固统治
2023-11-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率文武百官到泰山封禅,并且亲赴孔庙行礼祭奠,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并亲自撰文称颂孔子是“人伦之表”,认为儒学是“帝道之纲”。他还命人编写十三经正义,颁行学宫,并规定其为法定教材。这说明宋真宗时期(     
A.重视基层社会教化B.儒学得到了全面复兴
C.尊孔崇儒氛围浓厚D.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023-11-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法典的发展演变”自拟一个标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标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200字左右)
2023-11-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图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当时中国(     
A.敌后战场的艰难处境B.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
C.红军长征的重大意义D.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2023-11-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料记载,北宋时大商人甚少,其资本最大者以十万计。明万历年间,富商巨贾的资本已达百万。清乾隆年间猛增至以千万计。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变化源于(     
A.封建农耕经济持续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壮大
C.传统工商业政策的废除D.商人集团经济实力的增强
2023-11-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关世界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扩散,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观点一:政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洲殖民地反抗宗主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和独立运动,主要表现为反抗宗主国的压迫和不平等,随后扩散到欧洲,最后传播到亚非殖民地。

观点二:学者周平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近代西欧,王朝国家在对共同体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促进了民族意识和情感的产生,这种民族意识在政治精英的加工后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发展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形成后又促进了民族的成熟,民族成熟以后资产阶级利用民族利益反抗王朝国家,把国家的权力转移到了“全民族”手中。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围绕世界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扩展,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观点或另拟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19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郑和下西洋,明人评价说:“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迭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美裕矣。”远航所及,各“番王酋长相率拜迎,奉领而去。举国之人奔趋欣跃,不胜感戴。事竣,各具方物及异兽珍禽等件,遣使领赍,附随宝舟赴京朝贡”。当时东南亚各国商品交易除以物易物外,爪哇“行市交易用中国铜钱并布帛之类”,苏门答腊“国中一应买卖交易,皆以十六两为一斤(同中国古制)”。郑和还秉承“抚外夷以礼,导人以善”,“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的涉外原则,沿途传播中国的历法文化、衣冠礼仪等。

——摘编自王更红《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积极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的同时,重视对西方国家和亚非国家的贸易,努力从中寻找突破口。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在其国民收入中占的比重很大。美国的“禁运”政策打击了东南亚各国的输出,这使东南亚国家对“封锁”“禁运”日益感到不满。在东南亚地区首先突破“禁运”的是锡兰(今斯里兰卡)。中锡两国于1952104日签订了关于中国售给锡兰8万吨大米的合同;同年12月签订了关于橡胶和大米的五年贸易协定。在亚非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广泛进行接触交流,开展友好活动。到1956年,中国已同印度、缅甸、锡兰等9个亚非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从1951年起,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亚非国家所占的比重就已经超过西方国家。

——摘编自彭波、施诚《新中国是如何突破贸易封锁的?》

材料三   2015328日,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了“一带一路”的范围,不论是陆上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离不开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加之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在此大背景下,中国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力度,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市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东南亚国家现已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摘编自李村璞、柏琳、赵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船队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贸易的原因及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中所得到的启示。
2023-11-19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俄国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不顾民众反对,坚持继续参加一战,却又屡战屡败,这让厌战的民众对临时政府非常不满。此外,临时政府处处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民众,对共存的苏维埃政权多有打压。在此背景下(     
A.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形成B.民众意识到工农联合的重要性
C.苏维埃道路赢得广大民众支持D.实现民主共和成为民众的呼声
10 . 在19世纪50至60年代,法国国内不仅旧银行业迅速扩大,而且还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组织机构,如信贷总公司、地产信托公司、证券交易所等。1870年,法国已成为14个国家的债权国,对外的投资和贷款达到120亿法郎。这一状况(     
A.说明法国经济迅速崛起B.制约法国工业化进程
C.表明法国垄断组织兴起D.加速了法国工业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