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3 道试题
1 . 如表为古籍中对禅让制的不同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史料内容来源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祥。孝之方,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唐虞之道》,编著于战国中后期,是儒家论述禅让制度较为完整的文献
“昔免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免于平阳,取之帝位。”古本《竹书纪年》于西晋年间盗掘战国时期魏袅王的蒸菲中发现出土。记录了从夏代至魏裹王二十年的历史
A.神话传说不具有史料价值B.文献记载必须与文物考古相互印证
C.时代愈近历史叙述愈客观D.立场和目的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记载
2023-11-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年云南大理喜洲商人严子珍、杨鸿春与江西商人彭永昌成立“永昌祥”商号,并把总号设在交通便捷的下关。那时,滇西既没有铁路也没有公路,所有货物都靠人背马驮。运输能力的低下致使资金周转缓慢,要想赚大钱,就必须去更远的地方,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永昌祥从云南运出茶叶,从四川运来生丝,从西藏运来药材,从缅甸运进洋货。

初期,他们采购茶叶,扶持下关的作坊为他们的茶叶拣选、分级。永昌祥成立后,改革制茶工艺,在茶的底部开窝,既便于干燥,也便于运输。云南话里称一小堆一小堆的东西为“一坨”,这种新出现的茶形状就在小范围内被称为“坨茶”。又因为四川有个沱江,他们就将“坨”字改为“沱”,“沱茶”大行天下。1923年在注册的商标上说:“本记向在云南迤西下关,不惜工本由普洱各茶山自行提办春尖普茶,发各埠销售。贵商光顾,请认招牌为记。”1930年,永昌祥把在下关的作坊改为永昌祥下关茶厂,1950年,新中国茶业公司派员接收了旧中茶康藏茶厂,并将其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1952年,下关茶厂接收原属云南矿业银行的下关西南茶厂。1956年公私合营后,下关茶厂变成大理(下关)唯一继承沱茶传统的茶叶企业,其产量,也是云南省茶企翘楚。同时又是国家边销茶重点企业。

严子珍还发起创办下关电站、喜洲电站,带头捐款给抗战前线,修桥浚河,兴建工厂,建设学校、图书馆、医院,练团兵,防土匪……据喜洲文胆,参加过公车上书的赵甲南先生统计:“总计捐助地方教育文化及公益慈善事业,举其著者,殆已达国币一百余万元。”

——摘编自杨克成《永昌祥简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3-11-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材料一

图1《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图2《元史》关于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的记载

图3清朝在西藏设立的第一座驻藏大臣衙门遗址

材料二   和平解放前的西藏,是一个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百万农奴在极端贫困中挣扎。和平解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百万翻身农奴进行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西藏确定为“三区三州”中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都给予西藏重点照顾、特殊倾斜,带领西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摆脱了束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中共西藏自治委员会《砥砺奋进七十载继往开来普新篇》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的史料类型,并说明其共同价值。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代王朝处理西藏地区民族关系的方式。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实现“伟大飞跃”的原因。
2023-11-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宣传口号

提出时间口号
1949.10.03“拥护共同纲领”“拥护中夹人民政府”“拥护人民民主专政”
1950.02.12“人人是先生,人人是学生,人人要问,不论老少,人人要识字”
1950.11.12“准备最好的粮食,献给国家,保卫祖国”
1950.11.18“稳定物价,加紧生产,加强劳资团结,搞好公私关系”
1950.12.17“缴完翻身粮,赶快闹翻身,好好把田分!”
1952.07.04“男女一齐发动,男女平等,反对打骂,婚姻自由”
1953.10.01“发动增产节约竞赛,继续提高管理水平,为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而奋斗!”
1954.03.03“搞好生产迎接普选”
1954.03.23“边生产,边建社!搞好生产,争取入社!”
1956.05.02“亚非各国的友谊万岁!”“拥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4-03-06更新 | 39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五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历史上 “濮议”,是宋英宗时代对生父濮王应该作为 “养父仁宗的堂兄” 来对待,还是作为“英宗皇帝的生父”来对待的讨论, 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用现在的价值观看,这简直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争执。但是,在近代价值观以前,濮议本身,一直被反刍和议论。下列关于濮议的历史价值, 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
B.由于年代久远,事端繁复,此类历史争论在今天看来都不值一提
C.议论重点不应放在争论的本身,而是应放在说明造成争论的缘由
D.历史争论须史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留待后人评说
6 . 如图为南朝时萧绎的《职贡图》(北宋摹本·局部)。该画为萧绎在荆州刺史任上,回京时目睹周边番邦小国纷纷朝贡的场景后创作而成。该作品体现了(     
A.南北朝时民族间交流交融B.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各国认同
C.南朝加强对周边国家管理D.史料价值和艺术审美的结合
2023-11-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百姓不当老,至老时不用请,敢为酢(诈)伪者,赀二甲;典、老弗告,赀各一甲;伍人户,户一盾,皆(迁)之。

——云梦睡虎地秦简《傅律》

史料二   每户由该地方官岁给门牌,书家长姓名、生业,附注丁男名数。出注所往,入稽所来,有不遵照编挂者治罪。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十甲为保,立保长,限年更代,以均劳逸。

——《清会典事例·户部七·保甲》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兴起是一个自发演变的结果。一些城市通过革命、联合反抗、和平谈判、金钱赎买等方式,从封建主手中获取特许状,取得城市自治权。城市内包括商人行会、手工业者行会、各种公会、市议会等在内的权力团体除了共同的利益之外,必然存在着激烈的冲突,正是这种权力之间冲突与斗争,导致了权力间的相互牵制。

——摘编自王婷《西欧中世纪与清末城市自治比较研究》


(1)请你给出材料一两则史料适合研究的课题并说明两则史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二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的特点。
2023-11-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银饼的史料价值银饼为考古文物,属一手史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庸调银信息,可用于研究唐代赋役征收的方式,庸调除征收布帛外,亦可折纳银饼;银饼须署上相关人员名字、缴交须验明成色和重量,说明银饼铸造和赋役缴交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庸调上缴国库,说明庸调银具有国库金融储备功能;银饼錾文,还可用于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官吏设置南方经济发展、开元盛世景象和文字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1)请仿照银饼史料价值的撰写方式,说明唐代《金刚经》的史料价值。
(2)除上述材料外,要研究佛教传入的历史还可以借助哪些史料?请至少列出两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捉拿康梁二逆演义》成书于戊戌政变后不久,是以康梁为题材的时事小说。其时事材源,既有京报或报刊转载的奏折、上谕等官书,也有当时的新闻报道,还有一些士大夫口耳之间流播的传闻,见于同时代书信、笔记等私家材料。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A.该书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B.该书有艺术加工,史料价值低
C.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戊戌变法失败有其经济根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当前,在西亚经考古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小麦遗存,在距今10500-9500年间。

史料二:印度2000多年前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有关于Modak的食物记载。这种面食形状类似中国人吃的有馅包子,面皮是小麦粉或者大米粉制作。

史料三:在古埃及的石刻中,有栽培小麦的记载;西方考古学家在古埃及金字塔的砖缝里发现小麦。

材料二:距今一万多年前,西亚地区的人们开始野生植物的驯化和种植,颗粒硕大的野生麦就这样出现。

距今六千年以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食用着已经有相当种植规模的小麦。

距今五千年前,小麦种子被带到了古埃及。

距今五千年前,小麦从印度不远万里率先踏足了中国的西北地区。中国的小麦种植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

公元前4000年左右,小麦开始传入欧洲。

自11世纪起,除了北欧国家,欧洲各国都开始广泛种植小麦。

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

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

至今,小麦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以上材料改编自严武《小麦:改变世界的一粒作物的起源发展与人文传诵》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小麦种植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小麦种植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0-09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