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民主的国家必然是法治的国家,健全的法律是民主制度的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注:即公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四   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大会经过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原因。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比较两部宪法性质的不同之处。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2021-01-0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越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

——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后“与时俱进”的举措及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具体事例。
(3)材料三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属于哪个重大理论成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实行考试与推荐相结合,既有“以德取人”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因素,汉代吏治颇为后人称道,许多循吏良守、名公巨卿皆出察举一途,这并不是偶然 。

一一阁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服,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党争考试录用制,将考试科目分为四类。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代察举制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重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创建对吏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相比于中世纪,19世纪中期后英国官员选任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我国人才选拔的启示。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狄更斯的许多作品再现了19世纪后半期伦敦恶劣的环境面貌。在《老古玩店》中伦敦的郊区到处都是煤灰、烟尘和泥泞。烟尘和煤灰使得萎缩了的叶子和粗糙的花朵都染。上了黑色。高耸的烟囱一个挨着一个,喷射出含有瘟疫性的浓烟,遮蔽了日光,使阴沉的空气变得更污浊了,毁坏了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泰晤士河在《奥利弗.退斯特》《我们共同的朋友》等小说中就变成了一条排放废水、倾倒垃圾之河,恶臭的河水让人窒息。

——摘编自李兰、夏多多《狄更斯笔下的伦敦环境》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二战之后,年轻一代作家对现实问题更为敏感,其反叛行为更带情绪性,他们对沉闷乏味的现实生活和虚伪势利的世风进行怒气冲冲地抨击。在对社会的批判和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中,这部分作家对个人的作用越来越持怀疑态度,他们便以戏谑的态度对待荒诞的社会人生。表现了战后一代无以解脱的精神苦闷和当代社会个人生存问题的尖锐性。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当代文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资产阶级扩张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年轻一代作家”作品的特点。
(4)综上,请就社会发展带来社会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1-01-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7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7年之后,朝廷上下就为应不应该修建铁路吵翻了天。很多大臣认为,铁路是“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修建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会惊动山神、龙王等神灵,招来巨大灾难。也有人提出,以中国之贸迁驿传,根本不需要铁路。在曾国藩看来,铁路网络一旦修成,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势必大大加快,那么,运行数百年、基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结构将被彻底打破,新的贫富悬殊和社会动荡将可能发生:……到1891年,疆域辽阔的大清帝国铁路零落建设,总共才只有360余公里而已。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从I865年—1916年,铁路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战争后,美国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凸显了轶路运输的巨大优势,同时,政府通过赠予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铁路发展。南北战争爆发时,美国大陆有3万英里铁路线,到1916年,美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25.4万英里,超过当时世界其他各国铁路里程的总和,铁路成为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1916年,美国铁路货运量占整个交通运输周转量的份额达到77%,而客运周转量则达到98%。

——摘编自孟祥春《美国铁路的历史沿革与管制变迁》


请回答:
(1)火车的出现,是利用哪一动力机器的产物?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后期清朝铁路建设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六十年代后的半个世纪美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国家交通建设的认识。
6 . 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近代以后却落后于西方。新中国建立以后,现代中国立足于科技的自主研发,坚持开放交流,再次显示着中国的科技实力。
(1)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尽。请指出中国在这一时期获得发展,完善并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2)近代1840年到1919年,先进的中国人学习和引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请你列举与此有关的重大事件,两件即可。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成就举世瞩目,请列举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在航天航空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4)请谈谈科技进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020-12-3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浴血奋斗,召开过—系列会议,这些会议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7月,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材料二   1935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三   1949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在北平举行会议。大会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描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次重要会议?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会议的历史意义。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国共产党28年奋斗历程的认识。
2020-12-1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在宋元之际甚至一度取代广州而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明初洪武三年在泉州设立的市舶司,以“禁通番”为主旨,失去主动招徕贸易之职能;加之晋江流程短而不便,难以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泉州的对外海港地位也随之大大削弱。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放以后,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发展非常快。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泉州对外海港地位削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开发开放浦东的意义。
(3)综上所述,谈谈你从泉州、浦东经济地位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2020-12-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19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而这一破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总的说来,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相似的影响。不过,它们在细节上存在着种种差别,这些差别对当今的国际舞台有着重要意义。两次大战战后的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臣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主义权力的加强形成鲜明对照。二战后的20年内,欧洲诸幅员广大的帝国几乎全已消失。从这一意义上说,这20年是欧洲在政治和军事上衰落的20年。但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日益统一,西方的思想、制度和技术正以不断加快的速度传遍全球。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时期既是欧洲衰落的时期,又是欧洲胜利的时期,这一点似乎是有悖常理的。

——摘编自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的相似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20年间欧洲发生变化的认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出现了思想活跃的局面。黄宗羲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和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主张“君臣平等”。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应“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实行“众治”。三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识到权利和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约束权力才能保障自由,有节制的权力之下才会有真正自由,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是节制权力唯一可行的方案。

——摘编自谢斌《论启蒙运动在律思想史中的地位》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的主张在美国实践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