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2 道试题
1 .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御史李定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在长达两个多月的审判过程中,范镇、张方平等栩中大臣以苏轼为人刚正、重仁义、富有才华、上尊皇帝、心怀天下等理由奋力上书,最终苏轼免于一死改贬谪黄州,史称“乌台诗案”。这体现了宋朝(     
A.法律观念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北宋官员朋党观念浓厚
C.纲常伦理道德得到强化D.司法审判深受佛道影响
2023-08-22更新 | 306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诗人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
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
3 . 唐宋时期,酒在文学中大都与官宦文人、风流雅士或深山隐士相随出现,并大多是诗酒相连;明清时期,售酒与用酒不再分身份和职业。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酿酒技术进步B.经济发展水平
C.政治权力干预D.理学思想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龚自珍(17921841),祖父、父亲皆为进士出身,外祖父是清朝著名学者、《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母亲段驯能诗工画。龚自珍精于经史,中过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的官,生活的乾、嘉、道三朝,“圣朝”的威风依然,而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他在倡导经世致用学说时,成为众所共认得摇旗呐喊的有力人士。由此,一些士子学人从书斋转向社会,由宋、汉之学转向经世致用。在龚自珍的文献中,论及西方殖民主义的有两篇,一是《罢东南番舶议》,一是鸦片战争前的《送钦差大臣候官林公序》。“夫中国与夷人互市,大利在利其米,此外皆末也”,西方“所重者”,皆中国“不急之物”,“宜皆杜之”。在龚自珍身上集先进与落后于一体。他是中国传统思想向近代发展的一个最初步的中介,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

——摘编自茅海建《龚自珍和他的时代》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龚自珍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简要评价龚自珍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有关秦朝历史的叙述。这些叙述说明,秦朝(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汉)司马迁《史记》
“彼之所深恶者,百家之邪说,而非圣人之言。彼之所坑者,乱道之儒,而非圣人之徒也。”(清)朱彝尊《秦始皇论》
A.忽视传统文化传承B.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C.以法家为治国思想D.焚书坑儒的合法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A.强调人的个性B.屈从命运安排
C.反对宗教教义D.相信社会进步
2023-06-21更新 | 4708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推动了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中提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能参预天地之职)。”

——整理自《老子》《荀子》

材料二   隋唐时期,采取开放政策,不仅吸收了外域文化,而且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俗的巨大影响而中国化了。在隋唐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的顶峰,并对中国传统诗词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以禅语入诗,二是以禅趣入诗,三是以禅法入诗。

——整理自豹云天《探索中国古代隋唐时期的历史脉络和特征》等

材料三   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经过一系列民族大征服,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至9世纪前期,阿拉伯帝国达于极盛,经济繁荣,政治强盛,文化发达。9世纪中后期,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所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汇成,这是介绍中国的第一部阿拉伯著作。14世纪最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他在游记中详细记述了北非、中亚、南亚、东亚诸国的风土人情。

——摘编自《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老子和荀子的主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内涵,并予以合理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佛教的角度,说明隋唐时期“不仅吸收了外域文化,而且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简析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诗词书画艺术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并指出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2023-03-22更新 | 3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等4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七步诗》真伪辨

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的“曹植七步成诗”已广为人知,讲述了曹丕因曹植与之争太子之位而耿耿于怀,称帝后欲暗害而不得的故事。

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注:杀)(曹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注:豆茎, 可作柴烧)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曹植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建安”一词来源于当时的 (     )(单选)
A.谥号B.庙号C.年号D.尊号
2.《世说新语》的记载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 (     )(单选)
A.半个世纪B.两个世纪C.八百余年D.两千余年

然而,后世学者对该故事的真伪一直存疑。先后提出了以下证据:

证据一:此五言六句诗非当时创作主流,风格与曹植相去甚远。曹魏时期曹植曾亲自编订自己的作品集,亦未收录。至南宋前,诸多《曹植集》皆不录此诗。直至明清时期,《七步诗》才逐渐真假难辨。

证据二:此事不见于《三国志》等正史。考《三国志》等文献,曹丕称帝后与曹植见面不过三次,无一次符合《世说新语》所载场景。

证据三: 《世说新语》本身,编纂过程乃采汉晋以来轶闻小说加上刘义庆的创作综合而成。唐代刘知几曾评此书“皆载调谑小辩,嗤鄙异闻。虽为有识(者)所讥,颇为无知(者) 所悦”。

证据四:郭沫若曾说: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做诗为借口?……而且如果要杀他的话,诗做成了依然也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讽刺而便深惭?

3.以上证据分别通过哪些角度对“七步诗”故事提出质疑?
4.以上证据是否足以证伪“七步诗”真实性?   

故事虽然存疑,但其产生与流布也与当时的时代息息相关。

曹丕命曹植七步成诗的方式, 自然让我们想起相关的佛教故事。……(当时诸多汉译佛典)都不约而同地说佛祖诞生时,自行七步而颂16字自赞偈。……《七步诗》关键词在“煮豆”,但以此为诗,最早亦似出于汉译佛典,它描述的本是鬼卒(用铁釜在地狱)拷治罪人的场景。

——李小荣《<七步诗>生成流播过程中的佛教因素》

《七步诗》的出现和传播与曹氏父子在历史上形象的变化互为因果。晋室东渡后,北方为少数民族统治。隅居江南的中原人心怀不满,开始出现曹操“篡逆”之说,只因东晋地处一隅,情势同于蜀汉而殊于曹魏。贬曹之风对文化发展和文学创作起了导向作用。南宋时期,朝廷开始否定曹魏正统。有利于污蔑曹氏父子的故事和诗作大行其道,亦不足为怪,《七步诗》开始为一些《曹植集》收录,亦在此时。加之民间流传的三国话本逐步成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整理自宋战利《<七步诗>托名曹植考》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七步诗故事的产生与流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6.通过时代与故事产生、流布之间的关系,可以最典型地体现出怎样的唯物史观?(     )(单选)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2023-11-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是选自《意大利诗选》中彼特拉克写的一首诗(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A.人文主义者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赞美B.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对教权的猛烈批判
C.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不懈追求D.浪漫主义是知识分子感情抒发的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朝的科举取士中,试诗的科目非常少,而试“策”的科目较多:秀才科试“方略策”,进士科试“时务策”,明经科试“经义策”,其他明法、明算等亦各试相关学业之策。材料表明唐朝(       
A.关注官员的治国理政能力B.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C.扩大官僚政治的社会基础D.试图调整人才选拔的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