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武帝时有外国使者前来进献后,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奇石、异物。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宋朝主要出口纺织品、陶瓷、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三   从历史维度看,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思想家的推崇。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

——摘编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与汉朝相比,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有利因素。
(2)指出材料二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并提炼丝路精神的核心内涵。
2 . 文化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宋代精神文化也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两宋在其三百余年间,始终受到来自北方民族国家的环伺紧逼,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现实威胁,故而民族意识应时而起,构成宋代文化的强烈底色。也因此,宋代文化注重实用,从根本上关注人怎样生存发展、国家如何安宁强盛。

——摘编自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代表人物在“塑当世之秩序”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2)指出《汉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统治措施,并结合所学简述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宋代文化呈现这些特点的社会背景。
3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假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晏子和,如羹焉。水、火、醯(醋)、醯(酱)、盐、梅,以烹鱼肉

——引自《国语》《论语》《孟子》《中庸》《左传》

材料二 南宋思想家杨简在初见陆九渊时间,人的“本心”(禅学用语)如何?陆九渊援引了《孟子》中论到善之四端的一段:“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杨简说,他从孩提时代便已学过这一段,却始终不明白人的本心何所指。杨简时任富阳主簿,在谈话中间还要出去处理一桩诉讼案,然后回来又与陆九渊继续谈话。陆九渊说:刚才你断案,知道怎样判断是非,这便是你的本心。杨简问:仅止于此吗?陆九渊大声回答说:你还要什么?杨简就此顿悟,由此成为陆九渊的弟子。

——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   主权与治权紧密相连,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就意味着可以行使治权。因此,像管治内地省市那样管治香港,是完全符合主权原则和国际惯例的。但中央政府把香港设立为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作出的政治决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已经是区域性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独特的营商环境、法治规则和国际联系,是任何一个内地城市都不具备的。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后,香港以其独特的优势,助力国家发展,弥补国家短板,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保留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香港继续繁荣稳定,也可以令香港为国家未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可谓利国利港,一举两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华文化中“和”思想的内涵,指出其对中国人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指出陆九渊学说的名称并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中华文化的特点。结合佛教传入并影响中国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不断发展。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制度依据及原因。
2023-04-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等四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耳曼人的家乡在欧洲北部,他们不断向西迁徙……几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 人也开始了大迁徙。6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国日渐兴盛。东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 则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个行省和意大利。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   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等

材料二   被骗出洋而死于难者,每年以千百计。有半途病死者,有自经求死者,有焚凿船只者。要 之,皆同归于尽。即使到岸,充极苦之劳工,饮食不足,鞭挞有余;或被无辜杀戮,无人保护, 命若草芥。华民无辜,飘零数万里,而受如此之刻酷乎!

——郑观应《救时揭要》

材料三   1990年至2005年期间,世界迁移者年均总数增加了3600万,从1.55亿增加到1.91亿, 增长率从1990—1995年的1.4%增加到2000—2004年的1.9%。2005年,全世界的1.91亿迁移 人口中,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大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 1/3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达国家。以此可知“南南”迁移者与“南北”迁移者大致一样多。 但总体上看,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大于向低收入国家迁移数的增长。2005年所有迁移 者中的75%居住在28个国家,少于1990年的30个国家。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 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新入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 增加了1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日耳曼人所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特征,并就文化特征例举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华工出国的原因,并指出华人为美国发展作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特点和主要动力。结合所学,指出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社会所呈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与主要问题。
2024-04-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里特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航海时代到来后的大西洋,孕育出了连接寒冷欧洲、亚热带、热带的西非与美洲的海洋商贸圈。这一商贸圈结合了大西洋三角贸易与批量生产商品性农作物的种植园。西欧的商人组织和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而国家给予支持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宫崎正胜《人类文明史》、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却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近代早期“大西洋商贸圈”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对工业化时代欧洲地位的认识。结合所学从“世界视野”角度论述工业革命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并非“微不足道”。
6 . 技术进步引发生产力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古代的上百项发明创造传入西方后,才引起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西方乃至全人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指出:“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古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因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完全在于它们的实用价值和效益,至于事物的微观结构和原理则不去研究。”

——摘编自李传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英】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信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信网络得以形成。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李约瑟和爱因斯坦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所学,举例说明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的突破。
(2)阅读材料二、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阅读材料三、概括指出科技进步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从世界格局变动的角度,对工业革命的作用进行简要评析。
2024-04-2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美国的外援活动既受国际环境影响,也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12月中旬,英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资金购买武器。这一情况使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种既可以帮助英国继续战斗,又不违背美国形式中立的方法,并提交给国会讨论。美国国会经过长时间辩论,于1941310日通过了《①》。该法案的正式名称为《加强美国防务法》,该法案规定:授权总统可以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军事物资,给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重要关系的国家政府。

——摘编自郝健《二战期间美国对华和对苏租借援助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以杜鲁门政府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开端,其后美国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的外援活动。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的一些重要战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1945-1952)》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使美国充分认识到:“要同化独立的主权国家,光搞掠夺是不行的,还需要贷款和投资。”为了同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美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到19686月底,美国对外援助总额为1335亿美元,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总额是775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58,其中约583亿美元是经济援助,占发展中国家受援总额的75

——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


(1)指出材料一中“①”法案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外援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这些外援活动对西欧国家产生的影响。
(3)综合材料二、三,指出美国外援活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成因。
2021-04-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利坚人”是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的新人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0178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估算:)(单位:人)

项目/年份162016801720175017701780
白人2,282144,536397,346934,3401,688,2542,204,949
黑人206,97168,839236,420459,822575,420
总数2,302151,507466,1851,170,7602,148,0762,780,369

——据美国商业部国情调查局《美国历史统计:殖民地时期至1970年》

材料二 自17世纪初开始,欧洲移民和非洲裔强制移民源源不绝地到来,并在这里扎根生息,使北美变成一个多种族社会。与此同时,土著印第安人却急剧减少,这和白人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天花、麻疹等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英国政府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到英属美洲定居。移居各殖民地的非英格兰移民,均能取得合法身份。1740年英国议会专门制定了殖民地外国移民的入籍法。到18世纪,大量德意志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苏爱人、法国人和意天利人纷纷到来,与原来的英裔、荷裔、瑞典裔和芬兰裔居民—起,构成—幅五彩缤纷的族裔风情图冷从人种学和民族学的角度看,众多族裔居民之间的通婚混血,遥就了一个不同于欧洲任何单—民族的新人种——“美利坚人”,但掏成“美利坚人”的主体仍然是英格兰裔居民。英裔居民具有强烈的种族意识,对印第安人进行持续的文化征服,对黑人则实行严厉的歧视和奴役,少数种族和族裔始终处于北美社会的边缘。英裔居民基于对人种、文化和宗教差异的理解,逐渐使种族观念演化为种族主义,为种族歧视的合理性制造了依据;而种族歧视的强化,又使种族主义更_多地进入北美居民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

——据李剑铭《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20-1780年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利坚人”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新人种”形成产生的历史影响。
9 . 秦朝不但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且还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陵园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注:秩千石指官员俸禄),受公卿奏事,举劾按幸。监御史,秦官,掌监郡。……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与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监察官员的高效行使权力。浙考联盟资料群提供

——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材料二   兵马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监察系统的官员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以来的古代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019-05-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10 . 经济全球化既是过去历史发展呈现的一种趋势,更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的观点?
材料二: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萌芽阶段(16C—18C);②发展阶段(19C初—19C中期);③进一步发展阶段(19C晚期—20C初);④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中);⑤制度化阶段(二战后期——20C80年代);⑥迅速发展阶段(20C90年代以来)。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不同经济模式使世界市场处于分裂状态。期间,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但对列宁来说,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 “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罗斯福则变化了企业与政府关系,有人这样形容: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3)指出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的内涵?结合新政有关工业方面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政府是二老板。”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为应对全球化迅速推进的趋势,采取了哪些重大内外举措?联系材料三,指出中国入世并在区域经济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有何新的特点?
2019-01-30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浙江杭州市及周边地区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