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学者统计,北洋政府主管经济部门的47人中,留学欧美日本的有23人,受过国内新式教育的有6人;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
A.推崇实业救国思想B.注重加强近代化建设
C.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致力于唤醒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西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下表反映了两汉时期(     
时间类别西汉初年(高帝—景帝)西汉中期(武帝—宣帝)西汉后期(元帝—平帝)东汉(光武—献帝)合计
博士1881225
师从名师或入太学者381829
未任博士的名儒153743
合计18216797
在文化状态可考公卿中所占比例(%)2.715.732.330.325.9
A.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B.学校教育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
C.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D.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 . 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1992年比1978年增长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24000亿元7.18倍
国民收入17400亿元5.78倍48.6倍

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
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国古代主要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测定方向。1668年,康熙命钦天监官员与传教士南怀仁同测正午日影和星象,结果钦天监官员所测皆误,南怀仁推算分毫不差,康熙震怒,“复用西洋历法”。1705年,教廷派遣特使多罗来华,多罗宣布禁止中国教徒敬孔祭祖,引起清廷与教廷严重冲突。1712年,纪理安等传教士不愿在中国使用欧洲新天文表,康熙对欧洲传教士失去信任。康熙认为,应师洋人之“技艺”,为我所用,只有编撰历算著作,才能达到摆脱洋人垄断之目的。1713年,康熙下旨设立蒙养斋算学馆,亲自主持编撰《律历渊源》,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历象考成》42卷,以前朝《崇祯历书》为基础,部分引用了传教士所传天文数据。有学者认为:“《历象考成》与当时西方天文著作相比,其差距要比《崇祯历书》与以前西方天文成就相比的差距大得多了。”

——据韩琦《科学、知识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在历法改革中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历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历法改革的影响
5 . 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分析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B.铁路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先决条件
C.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成为中华民族。

——据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1979-2004年深圳市人口变化趋势


注:按照深圳市统计局统计口径,2002年以前以1年为标准,居住1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称为暂住人口,2002年以后把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称为暂住人口。

——摘自陈图深等主编《深圳人口与发展:挑战与对策》


(1)据材料一,归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1979-2004年深圳市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趋势形成的时代背景。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口迁移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大公报统计,1905年至1911年,全国共创办报刊933种,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广州地区的邮局,从1902年的11个城镇9个邮局23个邮政代办所,增加到1908年的近300个城镇上百个邮局287个邮政代办所:上海电政局所辖电报线路里程从1907年的38000余里,增至1910年的40000余里。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   
A.为革命大势的发展提供基础B.5实现了近代电讯事业的转型
C.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D.说明全国各地信息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
英国1.94.39.519.922.918.5
美国0.10.82.47.214.723.6
中国32.833.329.819.712.56.2
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科技进步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D.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而1905年则猛增到827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新式学堂的出现导致
A.知识分子的职业观更加多元B.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湖
C.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开始起步D.学堂选官制度得以正式确立
2021-01-29更新 | 826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石藤惠秀统计,从1901年到1911年毕业于日本各校的中国留学生总数为2831人。而留美学生共650人,仅留日学生人数的1/4强,特别是1905年赴日学生人数达到顶峰7285。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和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程度
B.甲午战争和1904年日俄战争结局对有识之士的刺激
C.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成立,大批革命党人赴日本寻求资产阶级革命理论
D.清末新政鼓励大批士人赴东洋求学
2021-01-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