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63 道试题
1 . 《管子》中对“履亩而税”有简略的记载,它是指从西周后期到商鞅变法为止,以实行井田制形式下的租税改革,视土地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而征收田税。依此可见“履亩而税”
A.推动了铁器和牛耕的出现B.标志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C.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D.有利于新生产方式的出现
2 . 明清时期兴起一些手工业中心,商业和长途贩运日益发展。但与此同时,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自然经济得到新的生产技术的支持而更趋稳固。这表明(     
A.明清时期经济转型面临严重的阻碍
B.明清时期生产技术进步阻碍工商业发展
C.明清工商业的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
D.明清时期技术进步促使小农经济的转型
4 .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四个政权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A.都曾定都长安B.都处于全国分裂之中
C.都曾统一或据有过黄河流域D.都因少数民族入侵而结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B.唐诗繁盛辉煌C.市民文化兴起D.科学技术发展
6 . 唐朝政府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最高学府“国子学”;同时地方上设立的郡学也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并由官府提供费用。这些举措(     
A.完善了科举制度B.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C.促进了唐诗繁荣D.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关于罗盘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南宋,当时被称为“地螺”,其作用是分度列向定北。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指南工具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
B.南宋罗盘使用得到文物与文献共同印证
C.南宋时期出现专为海外定制生产的瓷器
D.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
8 . 下表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的部分统计数据。这说明苏联“一五”计划
项目1928年1932年
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315578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190341
职工社保总额(单位:亿卢布)13.741.2
高校在校生(单位:万人)16.752
国民收入(单位:亿卢布)70450
A.调整了国民经济平衡B.建立了完整的经济体系
C.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D.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国家
2021-12-01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9 . 胡乔木说:“‘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这里的“伟大事变”是指中共一大
A.促使先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B.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10 . 淮阴(曾名清江浦,现与淮安市合并)在明清之际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岸的“四大都市” 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准阴行旅中转站的地位丧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建之时,竟失去了设市的资格。以上变化说明
A.近代交通起步晚发展慢B.交通发展促进经济往来
C.交通变迁影响城市发展D.交通进步推动了近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