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经学

“六经”作为先秦的重要典籍,经孔子整理后,成为儒家的经典。后来《乐》经失传。汉代,“五经”流传,并出现了对“五经”的注释、训诂等方面的学问,称为经学。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被认为是经学确立的标志,“五经”成为社会公认的经典。此后,儒学的发展便采取了经学的形态。

因儒学章句繁杂,注疏极不一致,唐太宗时,孔颖达等人撰定《五经正义》,后颁行全国。经学至此虽归一统,但长期以来墨守成规,僵化缺乏生命力,明显呈现出衰颓趋势。唐末及五代时期儒家的道德信念逐渐丧失。宋代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重建对儒家道德的信仰,他们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朱熹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为四书做注,“四书”之名确立。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编纂颁行《四书大全》《五经大全》诸书,用于科举取士。

——摘编自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等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经学的产生与发展。
2023-05-07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宋代是中国第一个留下丰富皇帝肖像画的朝代,而且宋人特别强调肖像的真实性,于是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自己的“证件照”。这些御容画像被供奉于各地御容殿中,“如朕亲临”,供百姓瞻睹天颜。这些御容画像(     

A.兼具政治和情感的功能B.意在展现皇帝风姿神采
C.营造了神秘抽象的帝威D.凸显了艺术世俗化趋势
3 . 经济建设

材料一   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1941年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计划》,提出边区经济建设要由半自给发展到自给自足,以适应抗战和民生的需要。边区各级党政军民学一起出动,上山进沟,开展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劳动,组织集体开荒造田,垦荒种地,发展植棉。同时,进行织布纺线、养猪养鸡、打柴烧炭。1943年,陕甘宁边区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实现了“足食”,部分群众开始有了余粮。同年,除了粮食以外,棉布自给率达到73%,牛、羊、驴等牲畜饲养量也取得了快速增长。公营纺织厂可以供给机关、部队、学校等所需布匹的70%,还有万合毛厂、民生纸厂、元华工厂等数家工厂。而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手工作坊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起来。

材料二


   

1979年,国家经委召集京、津、沪三市的8家企业讨论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决定在这8家企业进行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允许它们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要安排生产,实行利润留成,并在人、财、物方面拥有相应的自主权。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1)在维护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外商投资,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对投资者给予特殊的优惠;(3)实行一套适应特区性质和要求的管理体制。1992年9月,国家计委宣布,从1993年起由国家计委管理的农业、工业、物资、商业、外贸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一半,农业除粮、棉、油等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以外,其它农产品一律取消生产计划指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归纳机料一种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概括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趋势并加以分析。
2023-05-2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现代化

材料一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215年,国王签署《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1628年,国会通过《权利请愿书》,限制国王的征税权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
1836年,洛维特领导成立“伦敦工人协会”
18361848年,宪章运动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材料二   1945年,成立了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8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开始临时运行,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逐渐降低各国的关税。凭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战后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主要西方国家GDP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年份
国家
195119591960196919701979
法国4.85.74.1
美国3.34.23.2
日本7.211.66.1
联邦德国6.95.03.3
英国2.63.02.3
意大利5.56.63.2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影响近代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
(2)20世纪50—70年代初被称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这一现象。
2023-04-01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理解与思考下列为徐蓝教授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
冷战的起源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战后美、苏国家大战略的对立
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英在东欧、中欧和中近东的
对抗与冲突
美苏冷战政策相继出台
冷战的爆发
冷战的高潮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演变与世界其他力量中心的成长
东西方关系的变化与冷战高潮
中美关系的紧张与松动
西方阵营的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态势的演变
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新的国际关系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终结

(1)阅读材料,为《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拟定一个标题。
(2)依据《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组思考题。要求:设计3~6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部分材料的主要内容;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6 . 《史记》记载“(汉文帝)治霸……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使得人们对霸陵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近年对“江村大墓”考古时发现,大墓布局呈现只能有皇室使用的“亞”字形,并出土了车府、中司空印等中央机构的印章以及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金银器。经一系列考古发掘确认,“江村大墓”即是汉文帝霸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历史出现了由多元向一体的发展趋势
②汉初尊奉黄老思想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③中司空、车府等官职都隶属于皇帝掌控的中朝
④考古发现为解决历史争议提供有力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8-16更新 | 924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近现代的殖民活动与民族解放斗争

材料一   美国学者伯格森和舍思贝格提出了一个关于殖民主义发展的理论模型——“殖民扩张与收缩的长波”。其主要指的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殖民主义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一种“扩张-收缩-再扩张”的长周期波动趋势。

——摘编自董正华《长波理论与殖民主义史研究》

材料二   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的长周期示意图


——【美】科林·弗林特等《政治地理学:世界-经济、民族-国家与地方》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是指哪两个周期,分别说明其成因。
2022-05-30更新 | 4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
A.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B.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
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
2021-09-27更新 | 4242次组卷 | 3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北京专用)
9 .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它兴于唐家,盛于明清。藏区产骡马而需要茶叶,川、滇地区产茶叶而需要骡马。宋期时西南边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元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开驿路、设重驿站。明清时期加强对驿站的管理

——摘编自《茶的丝路》等



(1)读上图,描述中国通往境外的茶马古道的路线。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茶马古道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民族观念扩散的趋势,可以从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申报》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中看出端倪。“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对外宣言:“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1920年后星现渐增多的势,1928年进一增加到183条,1939年更达到371条,

——摘编自黄道炫《战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田绕“中华民族观念的扩散”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1912-1945年的重大事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1-05-1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大事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万隆会议召开;《罗马条约》签订
20世纪6070年代柏林墙修建;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欧洲共同体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柏林墙拆除;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并加以说明。
2021-05-28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